同學們,如果動物王國評選最佳歌手,你猜一猜青蛙與公雞誰能獲勝?
你看,比賽開始了。青蛙胸有成竹地躍入池塘式的舞臺,大唱搖滾,一唱就是一整夜。“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它反反復復地唱這兩句歌詞,唱得口干舌燥。而評委們熬到半夜,都呼呼大睡了。第二天黎明時分,公雞準點上場。它只是“喔喔喔”地唱了兩句短歌就結束了。評委們一個個都聽得十分入神。
比賽結束,評委們一致評選公雞為最佳歌手。青蛙很不服氣,評委會公布了評選的標準:歌唱得好不好,不在于時間長短,而在于是否有用。公雞一唱天下白,它被評為最佳歌手理所當然。
同學們,這個來源于《墨子》的故事,你們讀了受到什么啟發(fā)呢?你們可能會想到:寫文章也要有點“公雞精神”。
《胡蘿卜須》的作者列那爾就曾經(jīng)說過:“一個用得好的詞,比一本寫得壞的書強。”他在《自然記事》中的簡潔,達到了無一字多余的驚人地步:蝙蝠——“枝頭上一簇簇破布”;蛇——“太長了”;蝸牛——“他只會用舌頭走路”。為了簡潔,他甚至給自己規(guī)定,每天只寫一行。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也認為:“天才的姊妹是簡練”,“寫作的本領就是把寫得差的地方刪去的本領”。
有同學可能心中有疑問了:寫作文,重點部分不是要寫具體嗎?不錯,重點部分確實要寫具體。但具體不等于啰唆。一般情況下,只要把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不需要反反復復,喋喋不休。有位先生寫信啰唆,被朋友批評后覺得有道理,就回了一封信:“您的來信句句在理,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萬萬沒有想到,我這啰唆的毛病是這么嚴重,我的內(nèi)心很感動,很激動,也很感激,久久不能平靜。從今以后,我一定要把文句寫得簡潔、簡潔、再簡潔!” 如果用簡潔的語言來說就是一句話:“你說得很對,我以后一定把文句寫得簡潔些。”當然,還可以更簡潔些:“一定改正,盡量簡潔。”你覺得這封回信寫得如何?
語言要簡潔,還表現(xiàn)在注意文章各部分的合理比例。文章的開頭、結尾或其他需要略寫的部分,篇幅上要盡量壓縮,語言上要盡量簡練。例如習作《家鄉(xiāng)的田野》開頭是這樣的:“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尤其是秋天里那金色的田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雖然沒有春天那么萬紫千紅、百花爭艷,也沒有夏天那么生機盎然、郁郁蔥蔥,但它有著自己特殊的美──對人類的無私奉獻。”單獨來看,這段文字很美。但是考慮到全文僅300字,100字的開頭就顯得過長了。為了文章的勻稱,上述文字可改成:“我愛家鄉(xiāng)秋天的田野。”這樣,語言就達到了簡明的要求。
如此看來,我們寫作文確實需要一點“公雞作風”,千萬不能做那個啰唆先生。同學們,古人提倡“惜墨如金”,意思是說,要用極少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nèi)容。在語言的運用上,我們要盡量做到整篇文章沒有一個廢詞、廢句、廢段。
(制作建議:排二頁,有空間插圖,活潑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