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快46億歲了,雖然在宇宙中,它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但是,對于在地球上前仆后繼出現的生物們來說,它實在太老太老了,以至于考古學家提起地球的歷史,就有無數個稀奇古怪的稱呼,什么“中生代”“白堊紀”“泥盆紀”“二疊紀”……實在太復雜了!因此,我們不妨把地球的歷史壓縮成普通的24小時,一秒約等于5萬3千年,這樣,你很快就會明白地球上曾發生了什么。
早上0:00-4:00
在約有40分鐘內,地球上一片混沌,沒有海洋,大氣層里也沒有氧氣,只有來自太陽星云的氫和氦。小行星和太陽系形成后剩下的物質一直在不斷地撞擊、撞擊……溫度太高了,使得地球在這個階段完全是一盆“火熱的熔化物”,較重的元素沉下去,較輕的元素升上來,從而制造了地球的不同層次。
地球表面慢慢地變冷了。在大約上午0時47分,固體的地殼形成了。隨后,地球又經歷了一場大撞擊,蒸氣從地殼內逃出,火山多次爆發,釋出氣體,第二道大氣層形成了。火流星撞擊了地球,帶來了更多的水分。云層開始形成,雨水落下從而形成海洋,此時,地球又一次開始冷卻了。
早上4:00-晚上8:00
約在上午4點鐘,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出現了,遺憾的是,在此后的16個小時里,單細胞生物幾乎沒有多大進步。地球上繼續一片沉寂。
晚上8:00-晚上9:00
到了晚上差不多8:30分,這一天已經過去了六分之五,地球這才向宇宙拿出點成績,但也不過是一層靜不下來的微生物。
然后,由于這時的海洋中十分溫暖,第一批海生植物,藻類,終于出現了。20分鐘以后,又出現了第一批水母,以及雷金納德·斯普里格最先在澳大利亞看到的那個神秘的埃迪亞卡拉動物群,它們呈古怪的管狀和藻體狀,普遍不能移動,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復雜多細胞生物。
晚上9:00-晚上11:00
晚上9點4分,三葉蟲登場了,在那時的海洋中,三葉蟲幾乎沒有什么有力的競爭對手,因為,它們橫行霸道,幾乎稱霸了地球。遺憾的是,美好的日子沒有多久。緊接著,更多的形狀美觀的動物也出場了,依然在海洋中,各種鸚鵡螺在四處覓食,三葉蟲及腕足類在海百合組成的“叢林”中緩緩爬行,還有許多蠕蟲類和節肢動物藏匿在藻叢和泥沙中,一派生機勃勃。
快到晚上10點鐘了,地球上最重要的一員,植物出現了,隨著陸地面積的擴大,它們的生存范圍也從海洋來到大地上,并慢慢形成了森林和沼澤。
過不多久,在這一天還剩下不足兩個小時的時候,第一批陸生動物接著出現了。
由于10分鐘左右的好天氣,地球上陸地、海洋一派繁榮景象。
到了10點24分,地球上已經覆蓋著石炭紀繁榮起來的大森林(如蕨類植物、銀杏、蘇鐵等),它們的殘留物變成了我們的煤。第一批有翅膀的昆蟲也亮了相。
晚上11點剛過,恐龍邁著緩慢的腳步登上了地球的舞臺,它們發展的勢頭極為迅猛,尤其是陸生恐龍(因為陸地植物的存在),它們獨霸地球,說一不二,可憐的哺乳動物,大多都是像老鼠一樣不起眼的小個子,晝伏夜出,鬼鬼祟祟,委委屈屈地生活在這些“暴君”的陰影下。時間長達三刻鐘左右。
就在午夜前20分鐘,意外發生了,也許是很多小行星撞擊了地球,產生了高溫高壓,地球表面持續彌漫著塵埃,大批動植物死亡,生物鏈被迅速瓦解,恐龍消失了。可能也有少數恐龍僥幸躲過了一時的災難,但它們不會延續很長時間,因為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了徹底破壞。哺乳動物的時代到來了。
千呼萬喚,人類終于在午夜前1分17秒出現了,開始創造屬于自己的歷史。遺憾的是,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全部有記錄的歷史只不過幾秒鐘那么長。就是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們創造出了更多的文明,當然,也“消滅”了更多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