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沂
音樂和歌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彭 沂
(長江大學,湖北 荊州 434025)
在分析音樂、歌曲和語言定義的基礎上,剖析它們的關系和相互影響,提出了音樂應用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列舉和探討了三首音樂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應用的課例。
音樂;歌曲;語言;大學英語教學;課例
音樂是通過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歌曲是由人聲演唱的一種音樂。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音樂和歌曲對二語習得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音樂和歌曲是很有必要且頗有裨益的。
物體規則震動發出的聲音稱為樂音,由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就是音樂。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比較而言,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音樂不以說教方式來傳播,更多的是通過熏陶及感染的途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心靈,使其得到更多的美的滋潤。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托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奏或聽,都包含著關聯人們千絲萬縷情感的因素。特別是對人的心理,會起著不能用言語所能形容的影響力量。
歌曲是指帶有歌詞,由人聲演唱的一種音樂。歌曲從一開始就伴隨著人類文明的起源,共同渡過了漫長而艱辛的悠悠歲月。歌曲是綜合的藝術體裁,包含音樂性與文學性。歌曲的變化反映時代的變遷,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特點,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記憶和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極高的審美價值,完全可以起到修復人類心靈的作用。歌曲帶給人們的是全方位的藝術享受,優美的旋律使人能夠產生高尚的情操,豐富人類的感情,促進他們理解人類情感的深邃內涵,達到心靈的和諧以及與自然的契合。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借助語言來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的成果。語言是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進行思維和傳遞信息的工具,是人類保存認識成果的載體。語言具有穩固性和民族性。人類創造了語言之后又創造了文字。文字是語言的視覺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語所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音樂和語言的關系。從上述語言定義上來講語言是一種狹義的語言,它的特點是導致文字的產生并可以關聯文字。如果從廣義來說,音樂也是一種語言,雖然音樂不能關聯文字但它也可以傳遞信息,起到和人交流的作用。這種作用就像舞蹈或者繪畫這些藝術表現形式一樣,所以我們有一個詞匯叫“藝術語言”。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人們在用狹義語言交流的過程當中使用了音樂,信息的傳遞會更加準確,充分,富有激情。歌曲也因此而產生。如前面所提,歌曲既有音樂性又有文學性,人們對它的應用可以更好地產生藝術效果,同時也完善了交際效果。
語言教學。語言教學的主題是學生,是人。音樂對人的影響主要有生理及心理二個層面。在生理層面部分,音樂能刺激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而其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的心跳、呼吸頻率、神經傳導、血壓和內分泌。因此科學家們發現輕柔的音樂會使人體腦中的血液循環減慢;而活潑的音樂則會增加人體的血液流速。另外,高音或節奏快的音樂會使人體肌肉緊張,而低音或慢板音樂則會讓人感覺放松。在心理層次部分,音樂會引起大腦主管人類情緒和感覺的自主反應,而使得情緒發生改變。許多研究結果顯示,平靜或快樂的音樂可以減輕人的焦慮。由于音樂能影響人的生理及心理活動,特別是情緒活動。因此,人們就能夠用音樂來改善和調劑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進而達到治療疾病、增進健康的目的。
語言教學中使用音樂是必要的。我國的二外教學主要是英語。英語是全球最流行的語言,有關英語音樂的資源是很豐富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有很寬廣的選擇。適當地應用音樂到英語課堂是很有裨益的,事實上,也是很常見的,但在中國英語教育當中絕對不是主流,音樂的應用主要局限在英語的早期教育中。中國各地都有很多雙語幼兒園,里面的老師大量地應用了兒歌來教會4-6歲的兒童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和句子。在小學和初一的開始階段,英語教材也引入了適量的英文歌曲來幫助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到了初中的中后期和高中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音樂淡出了英語課堂。最后,在大學階段,英語專業教育會使用英文歌曲幫助學生增強專業興趣和培養語感,但是非專業的大學英語教學是很少使用音樂的。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在經歷了10年的教學經歷后,深刻地感覺到音樂是一種很有效的語言教學載體,不僅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需要,教授非專業的學生也是很有必要使用音樂的。
大學英語教學的第一任務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的學習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學習,它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同時因為它是給人類提供方便的一種工具和文化傳播的載體,所以又具有相當的變化性和隨意性。教師在大學的第一堂英語課就應該使學生明確這一觀點。
如大學生入學第一堂課所能播放的歌曲: 《神龍帕夫(Puff)》。該歌的主題是“the loss of innocence(失卻的純真)”,談到小孩子長大的過程及對環境的感受。歌詞中的Puff實為一虛構的奇異龍,用此來影射孩子小時候很喜歡小玩具,長大后就把奇異龍甩掉,因為孩子已慢慢長大,對這種虛構的東西已不再有興趣了。教師在播放這一首歌后就可以根據歌詞的內容和學生討論歌詞的主題:純真的失去。接著,可以讓學生思考一下:這首歌曲還有別的含義沒有?其實,這首歌還被指影射毒品大麻,而且在香港和新加坡也已禁播。怎么回事呢?原來有些人想到這個小男孩的名字Jackie Paper是代表用來卷毒品的卷紙,而歌中出現的autumn mist秋天的霧氣是指吸大麻時的白煙,連地名land of Hanalee也是說夏威夷的Hanalei城,因產大麻而出名。當學生們了解到這一含義之后一定會覺得很驚奇和感慨,對歌詞的分析居然可以有完全不相關的結論,于是教師可以引出大學英語學習與高中階段不同的一點:對于語篇的分析和評論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只要能說得通,就是一種可以接受的觀點。英語學習再也不是簡單的背單詞套語法,語言是自由的,同時是和文化和歷史緊密聯系的,有相當的變化性和隨意性。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冊第四單元課文A的題目是“真愛的測試 (A test of true love)”。該文講述了一個戰火紛飛年代的愛情故事:一位美麗善良的姑娘給一個部隊每個戰士都寫信,鼓勵他們努力戰斗,祝福他們凱旋而歸。只有一個戰士收到信后給姑娘回信了,隨后兩人通信頻繁逐漸產生了感情。戰后,小伙子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約好和姑娘見面,在見面的過程當中小伙子經受住了姑娘設置的考驗,最終和自己真愛的人走到了一起。
有一首歌曲原本標題為《提燈下的女孩》,但后來以《莉莉瑪蓮》而著名。此歌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交戰國雙方所喜愛,甚至出現了戰壕里協約國和同盟國的士兵同時哼唱此歌戰斗的場景。當戰士們哼唱這首歌曲的時候,都會想起家鄉等待自己回家的妻子或女友。
大學英語的聽說課是近幾年在各高校逐漸流行起來的一門課程。該課程旨在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對英語進行大量的聽和說的練習,是一門強調實踐操作的課程。恰當地在該課程當中應用音樂,可以對學生聽說技能的訓練起到強化的效果。
《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視聽說教程》第一冊第八單元的主題是“工作和志向 (Jobs and ambitions)”。為了在課程最開端就讓學生興奮起來,使他們對本單元的主題感興趣,作為課前的熱身活動,教師可以選擇一首歌曲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最好是一首節奏感強烈的歌曲,而且必須和本單元主題一致。這里給出的推薦歌曲名為《我是勝利者 (I'm a winner)》。該歌曲內容積極向上,旋律極富節奏感,而且歌詞當中多次提到不同職業的英文名稱,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該歌曲的歌詞 (職業名稱空出)并要求他們在聽歌的過程當中將聽到的職業名稱填空。一首歌,三分鐘,學生們既聽了英語,又做了填空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被帶動了,他們的學習精神也會更加飽滿。
在實際英語課堂當中,如何更好地引入音樂,使音樂發揮最有效的作用,還要根據具體的學生特點和教學設備情況來調整。無論怎樣,人類不能缺少音樂,英語課堂也應該多加入音樂元素。
[1]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2]秦秀白.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視聽說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Application of Music and Song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eng Yi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434025)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alysis of music,song and language,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influences,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appli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by presenting three music exampl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usic;songs;language;college English teaching;class example
G640
B
1008—8350(2011)02—0057—02
本文責編 安春娥
2010—10—10
彭 沂(1979—),男,湖北荊州人,長江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