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北京醫院(100730)袁莉娟 劉愛民 傅得興
甲磺酸倍他司汀(敏使朗),是用于治療頭暈、血管性頭痛的藥物。筆者就其藥理作用及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癥狀和原因進行了分析探討。
倍他司汀是一種新型的組胺類藥物,其化學結構和藥理作用與組胺相似,是組胺H1受體弱的激動劑。其藥理作用主要表現為: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擴張腦血管、心血管,特別是對錐底動脈系統有明顯的擴張作用,能顯著增加心、腦及周圍循環的血流量;對內耳的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有松弛作用,從而增加耳蝸和前庭的血流量,消除內耳性眩暈、耳鳴和耳閉感;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進細胞外液的吸收,消除內耳淋巴水腫等。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呼吸道疾病,其臨床特征為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或更長時間,并可長期反復發作[1]。支氣管哮喘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大多數研究認為與變態反應和氣道炎癥及氣道的高反應性有關[2]。哮喘患者在接觸抗原后,體內產生抗體,并結合于肥大細胞表面,使肥大細胞致敏,當再次接觸抗原后,抗原與致敏肥大細胞表面的抗體結合,使肥大細胞裂解脫顆粒,釋放過敏反應介質如組胺等介質。這些介質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黏膜下多種炎性細胞如巨噬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多形核粒細胞浸潤,刺激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氣道黏膜水腫,黏液分泌增加,從而導致氣道狹窄、阻塞甚至氣道構形重建。引起了氣道的高反應性,更易誘發和加重哮喘。
倍他司汀在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常被用于梅尼埃病、急性腦血管病及其所致的中樞性眩暈、腦動脈硬化、多種原因引起的頭痛等病癥的治療。說明書中所記載的不良反應較少且輕微。但在注意事項下明確指出支氣管哮喘的患者需慎用,因倍他司汀是H1受體的激動劑,當患者服用本品后,產生了組胺樣作用,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引起黏膜充血、黏液分泌增加。這一系列的作用導致了廣泛的小氣道狹窄,誘發或加重哮喘。
臨床醫生和臨床藥師在接診時要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和用藥史,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藥物說明書慎重使用此藥。對于支氣管哮喘的患者要盡可能避免使用倍他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