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勇
(渭南市澗峪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 陜西 渭南 714000)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旅游業發展迅猛。近幾年,水利行業依托水利工程形成了大量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發揮水土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水利風景區建設,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目前,全國各地水利風景區建設如雨后春筍,發展迅猛,我國已批準建立了272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1000多個省級水利風景區。這些水利風景區為我國建設秀美山川,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人與水和諧,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渭南市是我國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圈的東部中心,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近年來,城市規模擴展較快,目前市區人已近40萬人。渭南市澗峪水庫位于渭河一級支流赤水河上游西峪峪口,距市區31km,是以城市供水、灌溉、防洪為主,兼有發電作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庫總庫容1284萬m3,年供水量2255萬m3,其中城市供水1300萬m3,農業用水955萬m3。目前渭南城區的用水60%由澗峪水庫供給。水庫地處秦嶺北麓生態保護區,植被覆蓋率90%以上,無生活和工業污染,原水水質達到GB3838規定的Ⅰ類水水質標準。
澗峪水庫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開展風景區建設是水庫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澗峪水庫“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內容。現在澗峪水庫風景區建設的各項籌備工作已開展,由于肩負著40萬人口的城市供水任務,因此風景區建設與管理以及水源安全保護工作有其特殊的要求,作為管理單位必須科學規劃、合理開發、綜合利用、有效治理、加強保護、高標準地建設好澗峪水庫風景區。
依托水利工程建設水利風景區是水利單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水是生命之源,積極開發利用和保護好水利資源,是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水管單位的責任和義務。澗峪水庫是一個新建的水利單位,有著得天獨厚的水利風景資源,作為管理單位要認真研究,制定措施,確定專人負責,服好務、把好關,積極發揮水行政主管部門在水利風景區建設中的主導作用。澗峪水庫風景區的建設和管理,涉及水利工程安全、水土保持、水源水質安全及環境保護等問題,有其特殊要求,因此一定要搞好規劃,健全機構,完善制度。依據《水利風景區管理辦法》,要保證滿足水功能安全、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科學性、合理性地規劃出風景區特點。澗峪水庫風景區建設要突出安全供水的重要性及庫區水源地生態保護的科學性,以循環生態經濟思想為指導,建設生態良好,保護措施到位,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原生態特色的水利風景區。
澗峪水庫地處關中東部華縣境內,秦、晉、豫三省交界之處,黃、渭、洛三河環繞而過。東看有潼關古城、西岳華山,與被譽為陜西“九寨溝”的少華山毗鄰;北望奔騰不息的渭水環繞華州城府,與紅色圣地渭華起義紀念館攜手而坐;西去有古都長安、半坡文化、臨潼華清宮、秦始皇兵馬俑,與渭南城近在咫尺;南依秦嶺,奇峰秀水,曲徑通幽,宛如仙境。
澗峪水庫是渭南一顆璀璨的明珠,四十萬城區人民唯一的綠色水源。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優質的水體、茂密的植被和種類繁多的生物,是吸引旅游者前往的重要因素。探索景區建設和綠色水源地保護之間的相互關系,實現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依托水庫大壩樞紐工程和庫內原生態水源地建設獨具特色的休閑度假勝地,應當有利于加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有利于保障水庫供水安全運行,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依托澗峪大自然綺麗風光,以陜西建設秦嶺國家山水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為契機,積極打造澗峪山水旅游精品板塊,建立澗峪水利風景區休閑度假中心。澗峪水庫集城市供水、農田灌溉、防洪及發電功于一體,因此可根據不同功能區域,規劃不同主題的開發項目,以有別于常見的休閑娛樂項目。
在壩后可以從景觀布置、休閑休憩、科技發展、文化宣傳、紅色教育等方面進行具體規劃。建設花卉展示區、景石碑林區,種植四季花卉樹木,利用景觀石頭展示渭南歷史文化,名人詩詞,打造以渭華起義為紅色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休閑度假區、嬉水休閑區,提供生態化居住設施,推出綠色農產品,設置水車、水桶、扁擔等農具,讓游客參與相關農事活動。建設太陽能、沼氣池,將垃圾生態化處理,發展新的生態能源。建設景觀綠地、人工湖及冷水養殖,建設飲水思源紀念碑,水庫建設里程碑,告誡人們吃水不忘挖井人。設置項目周全的服務店、茶水亭、旅游紀念品店以及亭、園、臺、榭等,起到休閑、休憩、娛樂和宣傳教育作用。
大壩樞紐部分主要以工程功能介紹為主。雄偉的大壩主體是工程的核心,宣傳大壩的科技含量、日常運行的管理機制及確保大壩安全運行的應急機制。大壩作為主要光景平臺,設置“生態澗峪、人水和諧、綠色水源、安瀾渭南”的宣傳牌。觀賞明珠般璀璨的綠色湖泊,喚起人們對保護綠色水源的意識。設置澗峪水庫工程簡介板,讓游客了解澗峪水庫的建設情況。在上壩路及壩面上設置景觀燈、導向圖及綠化帶,增強觀賞性。沿水庫東坡迎水面,修建參觀廊道、觀景臺等,一直通到庫尾,突出親水性的特色和亮點,讓大家了解水庫庫域及附近的生態狀況。在保證游客游興的同時,要嚴格控制游客對水體的無意破壞。
庫內觀光游是指從庫尾往里的整個流域。該流域地貌為“U”型秦嶺石質山區,河谷及山坡大多基巖裸露,流域植被良好,林草覆蓋率90%以上。河道內流水清澈見底,一路進去,依水而行,青山環繞,潺潺水聲不絕于耳。沿途所經之處有石門、兩岔、波墨巖、鷹咀石、小九寨、龍潭等自然景觀,進一步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庫內的景觀設置應注重生態保護,在空曠地帶建設生態林,靠近水域建設綠色生態屏障,確保水源水質安全。生態建設和景觀建設緊密結合,依托山水和森林等自然環境設計旅游項目,要嚴格控制踐踏、垃圾、污水及山體開挖等對水體的破壞和對環境的污染。庫內的景觀設置以自然景觀為主,流水、奇石、異草、飛蟲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只需在險段設置安全護欄,龍潭設置安全圍欄,趟河的卵石加固以及設置部分休憩平臺、雕刻一些文人的詩詞歌賦等。
加快旅游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加強風景區的宣傳和營銷工作。通過送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借鑒學習新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經驗,提高風景區管理人員素質。深挖地域和文化內涵,避免“千篇一律”而“千城一面”,建設“和而不同”的風格獨特的澗峪水利風景區休閑度假中心。通過電視、報刊、網絡和各種媒體展示澗峪水庫風采,注重景觀的參與性、服務性、趣味性、可達性,提高社會認知,擴大影響,提高風景區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綜上所述,建設澗峪水庫風景區的核心是打造一個關中東部原生態的休閑度假中心,強化精品意識,突出地域和水文化特色。同時必須加強供水安全和水源地保護各項措施,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活動,積極倡導環保理念,樹立綠色文明意識、生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實現人與水、人與自然的和諧,建設別具特色的澗峪水庫風景區。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