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強
(銅川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陜西 銅川 727031)
銅川市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興起“挖塘熱、養魚熱”,現有養魚戶百余家,從事水產養殖的專業和兼業人員千余人,全市境內有中小型水庫30座,興建的池塘面積達千余畝,年產草、鰱、鳙、鯉、鯽等水產品數百噸。在這樣的背景下,適時發展休閑漁業,提升休閑漁業在漁業經營中的地位,把發展休閑漁業作為壯大漁業經濟主導產業,必將成為銅川今后漁業經營的熱點和亮點。
銅川是一座城鎮化水平比較高的城市,全市下轄三區一縣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城鎮消費群體41.6萬人,占總人口的49.98%,城鄉比例接近一比一。銅川周邊社會經濟和漁業發達的西安、咸陽、渭南地區,休閑漁業早已興起。銅川的休閑漁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全市釣魚愛好者1995年有六百余人,目前每年參加休閑垂釣活動達萬余人次。過去,銅川許多企、事業單位都成立了自己的釣魚俱樂部、釣魚協會、釣魚小組等,如鋁廠釣協、供電局釣協等等,這些釣魚組織自發開展了本地的釣魚活動,有些參加了國家、省內外組織的釣魚比賽。隨著這項活動的日趨普及,推動了銅川成立規范市級釣魚組織的進程。1997年至2000年11月這一時期,銅川成立了市天鷹釣魚協會,掛靠市園林局。在天鷹釣協管理經驗的基礎上,2004年9月15日成立了市釣魚協會,掛靠市水務局,業務主管為市體育總會,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開展釣協活動。這項變更體現出漁業、體育部門行業對口管理,發揮出水產站強勁的專業優勢,把休閑垂釣同水產養殖緊密聯系起來,促使銅川漁業生產、休閑漁業雙豐收。
全市現有休閑漁業經營場所十余處,這些以池塘和水庫為主的經營場所,投資主體有村集體、個人和企業、城鎮居民,以市內投資為主,也有少量市外資金注入。如桃曲坡水庫、玉門川、友誼水庫、太和漁場、銅川公園、三里洞水上樂園、銀河大酒店垂釣池、秦晉休閑度假山莊、玉華宮休閑山莊、小河溝翠溪垂釣場、龍泉山莊、關莊垂釣池等,經營規模3千余畝。
近幾年全市舉辦了幾場比較有規模和影響的釣魚賽事,如在印臺區紅土鎮太和漁場舉辦的市釣魚協會成立首場釣魚比賽,印臺鄉順河村的市魚種場舉辦的羅非魚釣魚邀請賽;在位于新區牡丹園的秦晉休閑度假山莊舉辦"秦晉聚友杯"釣魚比賽,銀河大酒店體育活動中心垂釣場舉辦的銅川市2007年"太保杯"釣魚比賽;在耀州區寺溝鎮舉辦的銅川市2008年“實創杯”釣魚比賽等。多場比賽中涌現出了一批如王保銀、任泉明、李朝陽、任波、季曉名等等釣技和毅力優異的競技釣高手。全市主要商業街區各種漁具店、觀賞魚店應運而生。在《銅川日報》等報紙雜志常??梢钥吹叫麄骱徒榻B銅川環境優美、設施較齊全的漁業水域圖片和文字以及對釣魚活動和釣魚愛好者事跡的新聞報道,《中國釣魚》雜志也多次記錄了銅川釣友的精彩成績。
銅川具有發展城郊型休閑漁業的潛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受空閑時間的限制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影響,目前一般居民家庭喜歡短期城郊休閑消費。與外出旅游相比,城郊休閑游具有距離短、花費少、有效休閑時間長的優勢。銅川地處西安和延安市中部,城鄉間交通發達,游客一般都能在一兩個小時內到達目的地,已經融入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十分適合發展“短、平、快”式的城郊休閑漁業。
銅川屬于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之一,號稱“渭北旱塬”。人們以水為貴,十分珍惜現有的水面。銅川境內有水庫30座,其中中型4座、小型26座,總水面近7千畝,全市相繼建成池塘面積達千余畝。銅川95%以上的水面分布于比較偏遠的河道、溝道中,遠離市區,環境幽雅,氣候宜人,黃土高原氣息濃厚,很適于從事休閑漁業經營。據調查統計,銅川適于開展休閑漁業經營活動的面積達6千余畝,范圍主要分布在耀州區的廟灣、小丘、照金、關莊、寺溝;王益區的王益、王家河;印臺區的印臺、紅土、廣陽、高樓河、玉華;宜君縣的五里鎮、彭鎮以及新區。銅川水產養殖業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成熟的生產管理技術為休閑漁業提供生產角度的技術支撐,這為發展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休閑漁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耀州區廟灣鎮玉門川連片池塘自然環境優越,2009年取得無公害水產養殖產品產地認證,能滿足人們回歸自然及取得安全水產品的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城市居民渴望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消費需求日益迫切,城郊旅游休閑活動逐日興起。近年來,垂釣娛樂活動較快發展,垂釣休閑已成為一些城鎮居民郊外休閑的一項選擇內容??梢酝ㄟ^開展垂釣經營,不斷豐富銅川城鄉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活躍群眾積極健康的戶外生活,滿足銅川及外地區釣魚愛好者的需求,提升漁業經營的綜合效益,為全市漁業經濟發展開辟新的致富途徑。
總體來說,銅川的休閑漁業是漁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目前尚處在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制約因素。一是對發展休閑漁業缺乏完整的總體規劃;二是現有的休閑漁業項目難以滿足多層次需求;三是經營者對發展休閑漁業缺乏相應的經營管理經驗。
3.2.1 大力加強休閑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銅川發展休閑漁業要以水定產,根據自然資源情況和目前的現狀,按照休閑游樂、享受生態、享受漁業文化的理念,立足黃土高原特色資源、加強養殖基地、釣位、餐飲等設施的高品位建設,迎合游客垂釣、玩水、觀景等方面的需求。分期分批續建新建集休閑、觀光、娛樂于一體,突出農家田園特色,展現田園風光魅力的旅游綜合配套型休閑漁業基地,形成具有濃郁黃土高原地域特色的休閑漁業新格局。今后應重點抓好以下五個大型休閑漁業服務區∶
(1)太和寺休閑垂釣娛樂基地。該服務區在銅川西北郊的印臺區紅土鎮,交通便利,環境幽靜,遠離喧囂城市,空氣清爽,符合休閑的需要,發展休閑漁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落實漁業水面和陸地面積100畝,建設內容主要是購置游艇、內陸垂釣塘、停車場、水上飯店等。
(2)玉門川生產垂釣漁業基地。該服務區以耀州區廟灣鎮玉門村養殖場為基礎,以新區為依托,充分發揮山區香山旅游資源的優勢。落實漁業水面500畝,主要建設內容是改建規范標準的養魚塘,農(漁)家樂等。建設成為集觀景、揮竿垂釣、自由農耕農作的綜合性休閑基地。
(3)小河溝休閑垂釣基地。該服務區在王益區王益鄉小河溝的北雷水庫下游,臨近繁華的北市區。落實漁業水面60畝,建設規范的鋼筋混凝土池塘,設置釣位,增加休閑景觀和設施,改善餐飲和娛樂條件。
(4)趙氏河流域新區段旅游觀光漁業一條溝。該服務區利用緊鄰規劃建設中的新區優勢,建設以玉皇閣水庫、魚池村、陳坪村為基礎的休閑漁業,落實漁業水面和濕地資源1000畝,主要建設內容是改造魚塘和釣魚池,綠化庫區周邊,增加水庫魚類品種,改善餐飲和娛樂條件,構建新區“漁業和果業、花卉并舉”的漁業新格局。
(5)庫區旅游度假觀光垂釣基地。該類型服務區以耀州區桃曲坡水庫(錦陽湖)、印臺區五一水庫(馬蓮湖)、宜君縣福地水庫(福地湖)為基礎,充分發揮山區大水面旅游資源的優勢,建設成為集觀景、揮竿垂釣、旅游度假的綜合性休閑基地。主要建設內容是綠化庫區植被,建設釣位、停車場、農(漁)家樂,購置游艇等。落實漁業水面3000畝。
保障實現全市經營休閑漁業項目10個,其中生產垂釣型2個、休閑垂釣型4個、旅游觀光型4個,經營規模4千畝,年接待消費者5萬余人次。
3.2.2 加強管理機構建設,對從業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
由于休閑漁業的從業者大多由從事傳統漁業生產的農民和工礦企業職工轉崗轉業而來,因此要加強轉崗轉業人員的培訓,提高休閑漁業從業者的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要快速發展和壯大市釣魚協會,會員增加至200人~500人,吸收協會工作人員3名~5名,培養釣魚比賽裁判員5名~10名,每年開展市級釣魚比賽3場~5場,組織參加省級、國家級釣魚比賽1場~3場。在協會建設中,對內縱向要加強與市體育總會的上下級聯絡和匯報,橫向擴展和乒乓球協會、摩托車協會等兄弟協會的配合與協作,對外縱向接受省釣協的工作指導,橫向加強與西安、咸陽、渭南等地市釣協地合作與交流。成立區(縣)釣魚協會,區(縣)會員增加至1000人~2000人,吸收協會工作人員5名~10名。要加強宣傳,提高休閑漁業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
銅川市休閑漁業的健康發展,將會拓寬漁業融資渠道,促進漁業和休閑垂釣協作管理共同發展,培育休閑垂釣的先進典型,完善漁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休閑垂釣的規范化管理和服務,提高休閑垂釣業的社會知名度,倡導和傳播漁文化,為廣大的釣魚愛好者服好務,為全市百余戶養魚專業戶的致富奔小康服好務,為銅川漁業發展與壯大做出應有的貢獻。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