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劉建軍
(1.上海京海工程技術公司,上海 200122; 2.上海東亞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上海 201318)
物探技術在水下管線探測中的應用
陳軍1,2?,劉建軍1
(1.上海京海工程技術公司,上海 200122; 2.上海東亞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上海 201318)
簡述了水域磁測、淺層剖面、側掃聲吶等物探方法的原理及工作方法,通過工程物探實例,展示了這些物探方法在水下管線探測中的應用效果,并簡要分析了這幾種方法的局限性。根據物探方法的適用性,合理地選擇將要實施的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物探方法;水下管線;磁測;淺層剖面;側掃聲吶
近年來,為了發展區域經濟、改善交通,解決民生問題,東海大橋等海域橋梁工程及跨江的大橋與隧道等項目陸續上馬。這些江海施工作業遇到水下管線的問題越來越多,以東海大橋為例,大橋跨越了6條埋設于海底的光(電)纜。水下管線特別是海底管線,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海底管線施工后的資料與管線在海底的實際情況相差很大,而海上樁基施工等作業對海底管線要求比較高,如果沒有明確管線位置則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目前,探測水下管線的主要方法為磁法勘探、淺層剖面勘探、側掃聲吶等物探方法。側掃聲吶主要探測裸露于水底面上的管線及采用開挖溝槽施工且溝槽痕跡清晰可見的水下管線;淺層剖面則用于探測具有一定規模的水下管線,如水下的雨污水管、燃氣管、給水管等;磁法勘探主要用于探測具有磁性異常的管線,如光(電)纜、鐵質的給水、燃氣等管線。
2.1 磁測原理
地球的基本磁場是一個位于地球中心并與地球自轉軸斜交的磁偶極子的磁場,在整個地球表面,都有磁場分布,而且磁場強度、磁傾角、磁偏角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但對于某一工程,研究的是局部小范圍的磁場,我們可以把地磁場在該區域看作均勻分布的,一般在無鐵磁性物質的土層中,其磁場強度就是地磁場,即背景場。自然界各種物體都受地磁場的磁化作用,在其周圍產生新的磁場,對鐵磁性物質而言,由于其自身的磁化率非常高,它相對于其他物質而言所表現出的磁性要強得多,這種磁場相對于天然磁場分布而言,稱之為磁異常。由于各種物體的磁性不同,那么它產生的磁場強度也不同;物體空間分布的不同(包括埋深、傾向、大小等),使其在空間磁場的分布特征也不同。由于探測范圍內磁場的分布特征由該區內的物體分布情況及空間位置來決定,通過用專門的儀器來測量、記錄測區磁場分布,根據所測得的磁場分布特征就可以推斷出地下各種磁性物體的形狀、位置和產狀。
任何物探方法都有一定的地球物理前提條件,磁測方法也不例外,當其周圍有較強的干擾磁場時,測試的磁場不穩定,測試效果差,無法獲得正確結論,因此必須根據現場條件、磁性差異和干擾情況,合理地選擇磁測方法及儀器設備。選擇磁測方法及儀器設備的原則是避開強干擾場,壓制較弱干擾場,突出探測物體的磁異常。對于在水面上實施的磁測,采用加長探頭距船體的距離,消除船體干擾磁場的影響,選擇海磁測試總場△T。
2.2 淺層剖面探測原理
淺層剖面是利用聲波在水中和水下地層中的傳播和反射特性來探測水底地層構造。發射機給聲發射換能器一強功率電脈沖,從而在水中產生一個短促的聲脈沖,當此探測脈沖在向下傳播途中遇到海底和各地層界面時,由于界面兩側聲阻抗的不同,而有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來,并被接收換能器所接收,反射聲信號在換能器中被轉換成電信號,傳入主機,經信號處理、成圖,反映出地下各種地質體的分布情況。
2.3 側掃聲吶探測原理
側掃聲吶是利用專用的探頭發射聲吶信號。聲吶探頭發出的信號呈扇形向下傳播,扇形在水平角方向為0.6°~1.9°,而在垂直角方向為32°,當聲吶信號到達江底時,就會產生反射和散射。接收器接收來自江底的返回聲吶,儀器設備根據接收到的聲吶信號的時間及角度,經過計算機處理就可以描繪出該扇形區域江底的相對深度變化,從而得到江底的地貌起伏情況和存在江底(海底)的沉船及其他近表面的物體等的具體位置、形態和尺寸。
各種物探方法均采用連續測量的工作方式,測點定位采用動態GPS導航系統,測量時,數據采集系統自動將物探儀器與GPS的定位數據對應起來,實現導航與定位的統一。各種方法均采用連續工作方式進行,工作前把設計的航跡坐標輸入計算機中,施工時在工作艙和控制室分別設一航跡顯示屏,以便測量人員和船只駕駛員隨時注視和調整航向,船只的航跡圖同時顯示在屏幕上,便于測量人員根據航跡與測線的對比,隨時調整航向,確保航行測線滿足設計要求。定位時,將動態GPS接收探頭置于船中心,信標接收機置于工作艙中,為保證工作精度,定位采用差分方法,同時將動態GPS接收機收到的信號經差分計算之后,輸入到各測量設備中,實現實時定位目的。同時,為了消除潮位的影響,需要在測區附近進行潮位觀測,潮位觀測每10 min一次,早于物探作業開始,晚于物探作業結束。
3.1 磁法探測水上工作方法
水域探測主要受測試船本身的發動機、船體等金屬物質的磁場影響,因此選用噸位較小的木船,拖纜長度通過試驗定為50 m,削弱了船體的影響。選用海上磁測方法探測海底光、電纜產生的磁異常△T,通過對測試的線狀局部磁異常及地質背景磁場的分析,確定光、電纜的形態、走向及具體位置。水域采用水域專用的高精度磁力儀,測量參數為△T。為保證工作精度,數據采樣率為10次/秒,船的航速控制在10.0 km/h內,將保證至少20.0 cm左右的采樣點。在船上的操作員及時記錄測線周圍的船只通航及附近岸邊的實際情況,以排除由于過往船只或附近磁性物體的影響,同時記錄測線號及本測線的開始工作時間和結束時間。當天工作結束或本測線工作結束后,將數據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
3.2 淺層剖面探測水上工作方法
淺層剖面勘查的聲波震源為水下拖曳的電火花聲源系統,該系統和接收器以固定的間距(0.5 m左右)裝在同一容器中,習慣上稱之為拖魚。工作時將拖魚放入水中,通過信號電纜和裝在船上的信號采集器相連接。淺層剖面工作采用船側懸掛式工作方式,發射和接收探頭被固定在船側水下2.0 m深處,工作頻率為2 kHz~7 kHz,掃描長度32 ms。工作中連續采樣、實時顯示。室內對實際的測量資料進行航跡分析、測線定位、帶通濾波、縱向濾波等處理。
3.3 側掃聲吶探測水上工作方法
該方法是將側掃聲吶掃描拖曳探頭放入水中,并固定在船側進行工作,拖纜長度一般小于50.0 m。為增加分辨率,工作頻率為325 kHz,脈沖長度小于0.01 ms。水平聲速角為0.6°,垂直聲速角為32°。工作過程中,量程一般設置為50.0 m。通過處理器將側掃數據以圖像的形式顯示在監視器上,同時通過計算機記錄在硬盤上并實時打印記錄。側掃聲吶工作采用船側懸掛式工作方式,側掃聲吶探頭吊掛在船側水下3.0 m深處,隨著船的運動,側掃探頭在尾槳的作用下呈水平狀。

圖1 側掃聲吶工作示意圖
4.1 磁法探測應用實例
本實例為筆者采用磁法探測技術在蘆洋大橋(現稱東海大橋)成功探測海底光電纜的資料。數據處理以測線剖面處理為主,平面處理為輔。對進行分析的磁測剖面依次進行圓滑、插值、網格化處理,然后對所得剖面的磁異常△T進行化極處理、求取其導數等處理,轉化為磁異常梯度。綜合磁異常曲線、磁異常梯度曲線,進行極值點與拐點的分析研判,確定單個異常點(光、電纜)位置。多條測線平行排列,就構成磁異常的平剖面圖,把多條測線的解釋結果相連就構成光、電纜的線位。同時,把全部有用的磁測數據按其平面坐標,繪制磁異常平面圖,并分別進行化極處理、向上延拓、向下延拓,以達到壓制干擾、突出異常的目的。
圖2為1431測線海底動力電纜磁測剖面圖,其中實線為實測磁異常曲線,異常形態特征為以負異常為主、正異常為輔,正負異常間有較明顯的梯度變化,負異常寬度約為60.0 m,各測線的負異常的幅值在-1100 nT~-1500 nT之間,正異常幅值在600 nT~800 nT之間。與無限長水平圓柱體正演異常結果相比,梯度相對變化較緩,負值相對寬度較大、幅值較大,推斷該異常為疊加異常,直接從實測數據中較難推斷出電纜的位置。經過對磁異常向下延拓8.0 m、化向磁赤道,經計算得到剩余磁場異常(圖中虛線部分),虛線圖中出現了明顯的正、負峰值,中間有一平臺,已經將疊加異常很好的分離,推斷極大值和極小值所對應的位置為方向相反的兩條動力電纜的位置。

圖2 1431測線海底動力電纜磁異常剖面圖
圖3 為6397測線海底動力電纜磁異常剖面圖,其中實線為實測磁異常曲線,正異常峰值明顯,正負異常間有較明顯的梯度變化。與無限長水平圓柱體正演異常結果相比,受斜磁化的影響曲線形態不對稱,推斷為一根動力電纜引起的,為了準確推斷出電纜的位置,通過對磁異常做了向下延拓8.0 m、化向磁赤道,并計算出剩余磁場異常(圖中虛線部分),圖中正極值所對應的位置為動力電纜的位置。

圖3 6397測線海底動力電纜磁異常剖面圖
4.2 淺層剖面探測應用實例
本實例為筆者采用淺層剖面技術在黃浦江探測合流污水倒虹管獲得的資料。在某越江隧道工程的綜合物探中,在淺層剖面的實測剖面圖上,發現的異常中,有不少異常反映的深度基本一致,而且這些異常的分部基本呈一條直線,根據這些異常并結合已知資料得知,這些異常正是排在一起的兩根直徑大于2 000 mm的合流倒虹管的反映。圖4為淺層剖面上反映該合流倒虹管的異常點之一。

圖4 合流倒虹管的淺層剖面探測原始圖
4.3 側掃聲吶應用實例
本實例為上海京海工程技術公司上級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物化探研究所采用側掃聲吶探測得到的資料。圖5是一段裸露于海底面上的電纜的側掃聲吶圖像。該電纜為多年前采用水力噴射埋設方式鋪設,但是由于鋪設時未能準確地將該電纜放入噴射處溝槽內,從而導致該電纜露在海底面上。

圖5 海底管線的側掃聲吶圖像
通過前文所列探測實例,我們可以看出應用磁測、淺層剖面、側掃聲吶對水下管線進行探測的效果比較明顯。應用這三種物探方法基本能夠探明水下管線的狀況。同時,這幾種物探方法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對于埋于水底面以下的管線,側掃聲吶是無法探測出來;而對于水底面以上光(電)纜,應用淺層剖面則無法達到探測目的;對于磁信號干擾強烈區域的水下管線則不能應用磁測進行探測。因此,在實施水下管線探測工作前,應充分分析已有資料,了解管線的性質、規模,調研其埋設方式,然后再根據各物探方法的適用性來選擇合適的一種或多種物探方法實施探測工作。
[1] 劉建軍.磁法勘探技術在建設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與商業網點,2009,46:241~244
[2] 肖都.海洋物探方法技術在工程勘查領域的應用[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07,29(1):280~284
[3] 劉建軍,馬文亮,盧秋芽等.工程物探在地鐵越江隧道勘查中的應用[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007,29(1):275~279
[4] 劉建生,馬蔭生,錢耀中.物探技術在大橋建設工程中的應用[J].上海地質,2006,(2):1~4
[5] 劉保華,丁繼勝,裴彥良等.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應用[J].海洋科學進展,2005,23(3): 374~384
The Application of Geophysical Technology in the Detection of Underwater Pipeline
Chen Jun1,2,Liu JianJun1
(1.Shanghai Jinghai Geo-Technique Commoany,Shanghai 200122,China;2.Shanghai East Asia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Co.,Ltd.Shanghai 201318,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principles of the magnetic surveys,shallow profile,side-scan sona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methods and working methods in water areas.With cases of engineering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show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ese geophysical methods in underwater pipeline detecting and a brief analysis limitations of the several methods.Based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geophysical methods,reasonably selected geophysical methods to be implemented。Some quite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geophysical methods underwater pipeline;magnetic surveys;shallow profile;side-scan sonar
1672-8262(2011)01-156-03
P631
B
2010—06—20
陳軍(1979—),男,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物探、工程檢測及工程監測的應用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