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 何 遲
四網聯合規劃需考慮的關鍵因素有:一是發展環境,包括行業發展、業務再發展需求,移動數據流量等因素;二是技術發展,增強型2G網絡技術的引入,TD-S、TD-L關鍵技術的引入及使用;三是場景分析,WLAN部署802.11n等;四是競爭環境,我國3G牌照發放將中國電信全業務競爭推入正軌,中國聯通WCDMA在技術、終端、運營模式等方面均處于業內領先水平,中國移動行業競爭壓力巨大,競爭運營商建設加強網絡建設力度等。上述因素主要從網絡定位、網絡后續發展等方面給出較為明確的規劃方向,例如,業務承載的輕重,技術對網絡質量的提升策略,建設規模是否要匹敵競爭對手等。下面著重探討四網聯合規劃的策略及方法。
(一)四網發展目標
GSM網絡:規劃期內仍為話音業務、低速數據業務的主要承載網絡,應充分發揮覆蓋的優勢,規劃期控制GSM無線利用率,保持網絡質量優勢。
TD-SCDMA網絡:規劃期內逐步成為承載移動數據業務的主要網絡,并逐步分流傳統話音業務,整體規模逐步上升,網絡覆蓋和網絡質量逐步接近于2G網絡;逐步提升TD網絡利用率,縮減虧損。
TD-LTE:受技術、設備以及終端的成熟度影響,預計規劃中期采用試點的方式引入,承載密集城區高速數據業務,進行數據業務熱點覆蓋。
WLAN:作為城區熱點地區的補充,與GSM/TD協同,有效分流數據流量,提升數據業務競爭力。
(二)四網聯合規劃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網絡覆蓋策略應依據集團公司指導原則,結合本省移動網絡現狀。GSM網絡發揮覆蓋優勢實現各類行政區域的廣覆蓋力爭無縫覆蓋;TD-SCDMA不再進行原有行政區域外的網絡覆蓋,針對無線環境變化進行網絡優化和補熱建設,提高網絡承載厚度,同時依據市場需求適度進行網絡補充;TDLTE作為移動寬帶數據業務的主要承載,規劃期內主要已與TD-S站點共站部署的方式建設,主要覆蓋TD數據業務熱點區域,機場等交通樞紐、大中型酒店、寫字樓、體育館、會展中心是TD-LTE覆蓋的重點;WLAN依據集團建設意見及本省市場發展策略,主要覆蓋A類熱點建設及擴容有需求。現網高數據流量區域內B類熱點建設現網高數據流量區域C、D類熱點建設,同時針對競爭對手所覆蓋區域,同步網絡覆蓋。
移動業務量在四網中的承載比例及分流直接影響后續網絡建設規模及網絡資源配置。移動業務量主要劃分為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兩大類,用戶分類主要劃分為手機客戶和數據卡客戶(根據現網分析,各類用戶均可被GSM和TD網絡承載)。考慮用戶類型不同以及用戶所使用業務的對應關系。
語音業務量在2G/TD-L/TD-LTE網絡上均有承載,其中指需要關注2G對TD語音業務流量的分流,建議考慮依據手機用戶話務行為相似,但單機話務模型不同的角度出發,考慮后續TD網絡指標提升以及覆蓋深度增強,逐步提升話務量的承載均衡,結合市場手段逐步提升TD網絡對話務量的承載比例。

針對數據流量在各網絡上的承載分類及相互關系,應著重考慮TD網絡對2G數據業務量的分流,建議參考發達省份、先進運營商近期數據業務發展歷程及數據業務(等效數據話務量)在總話務量中的占比變化請況,結合本省同期數據等小話務量占比變化情況,同時充分了解,資費變化情況適度提升TD網絡對2G網絡數據業務的分流比例。對于WLAN網絡,主要針對WLAN熱點分布區域,主要考慮對數據卡所產生數據業務的分流,建議進行校園調研;分析話務、數據兩類業務承載及業務內相互關系,同時應充分考慮規劃省份各城市不同區域業務承載現狀,合理分析現有網絡資源的優劣,結合實際地區業務發展情況,平衡數據、話務兩類業務的發展目標和網絡定位。
計費時長法:通過計算忙時集中系數、忙日集中系數等集中系數,結合業務預測部門所提預測規劃期計費時長,來計算忙時話務量。需注意基礎數據采集中計費時長準確性。
趨勢外推法:對比一次曲線、二次曲線、指數曲線三種趨勢外推的方法,各類曲線均有自身特點,根據原始數據量的大小以及規劃時間的遠近進行匹配。
增長趨勢法:增長趨勢主要是根據要可生成計算結果的兩個或多個相關數據的歷史數值,推延其增長和變化的情況,來判斷計算結果的增長變化率,建議配合計費時長法使用。
GSM:平衡好近期和遠期的關系,規劃初期確保2G資源配置,保證話音質量,保持 網絡領先優勢;規劃后期要考慮業務量下降后,GSM網絡資源可能面臨浪費的風險。GSM網絡以承載話音為主,結合本省目前現狀和集團公司要求(無線利用率、實裝率等指標),進行合理資源配置。
TD-SCDMA:結合本省網絡情況,盡快使TD網絡具備業務量有效分流的能力,穩步提高TD-SCDMA無線利用率,對于頻率資源緊缺地區分階段引入A頻段資源,室內分布熱點區域根據未來業務需求分階段引入E頻段資源,同時,單基站載扇配置應結合覆蓋區域類型分類配置。
TD-LTE:建議宏基站為三扇區,每扇區配置1載波(20MHz),室內分布配置單小區或者兩扇區,每基站20MHz。
WLAN:應加大力度,重點考慮按2G/3G+WLAN原則進行建設,找準熱點、確保投入、精確建網,根據熱點業務量及用戶數等因素合理配置資源。
在針對該省各網絡資源配置的同時,應著重分析現有網絡問題,細化無線場景,結合網絡優化部門、市場部門意見,最終綜合的得出各類區域資源配置原則,以及針對特殊場景的新技術引入需求,實現網絡資源合理分配及潮汐現象的應急能力。
主要應考慮,基礎網絡資源、傳輸資源、核心網、業務平臺等資源的共用,在資源整合的同時,同時避免異系統間干擾,確保網絡建設一步到位。
建設規模測算:在上述步驟完成的前提下,以TD-SCDMA網絡規模測算為例,如圖2所示。
通過業務量測算輸入利用率到達指標,推算規劃期內載頻總數,然后依據各類區域、各無線場景單基站資源配置原則,細分無線資源,最后結合市場部門、網絡建設部門以及現有網絡部分特殊區域的解決策略制定規劃期內建設規模。
建議著重考慮規劃期內,不同城市各類網絡發展情況、影響網絡的事件以及政策等重要因素,在合理分析現狀的同時充分考慮市場發展規律以及未來的網絡定位。
投資分析:計算得出建設規模后,依據投資估算原則及本省實際建設資金消耗情況,分專業計算規劃期內網絡建設投資。建議進行各專業投資占比、綜合造價分析,對比歷年工程各專業投資占比、綜合造價,確保投資變化趨勢滿足本省網絡建設需求,同時結合工程建設、發展計劃部門意見對需要加大或減小投資力度的專業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