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震
羅龍杰注重公司的本土化建設,建立了全部由中國人管理的國外工廠、研發中心、設備制造工廠以及貝卡爾特亞洲管理公司,創新了貝卡爾特在中國區的管理模式。
印象中老板總是板著面孔、不茍言笑,但貝卡爾特沈陽工廠董事長、中國區鋼簾線部總裁比利時專家羅龍杰先生卻沒有這種表情。他來中國時間不僅長達6年多,還特意起個“羅龍杰”的中文名字來表達他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喜愛。當談起由沈陽市政府推薦、獲得200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時,他興奮得臉上微微泛紅:“我很榮幸,這榮譽不僅是中國政府對我個人,也是對所有員工工作的肯定。我十分珍惜這份榮譽,這將是我人生中值得永遠記憶的一筆。”
打造中國鋼簾線品牌
在貝卡爾特中國工廠起步階段,生產的設備少,品種單一,生產效率低。針對這一突出問題,羅龍杰組織研發了制造鋼簾線的專用生產設備,大大改善了簾線成型的質量,從而使中國鋼簾線生產水平提高了至少30年,躋身于世界最先進的行列。
在羅龍杰的帶領下,公司不斷推出新的、先進的鋼簾線產品,一直引領中國乃至全世界鋼簾線生產的趨勢。如引進生產的新型電梯傳輸帶用的先進鋼簾線產品,目前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新材料,是對電梯提升系統的一次革命,大大提高了電梯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性,具有減少占地面積、節能等技術優勢,此產品全球范圍內唯獨在中國沈陽獨家生產,填補了國際空白。
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羅龍杰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生產技術、節能環保安全的先進設備帶到中國,現有150多項專利技術已在中國注冊,公司已經擁有成熟的技術和研發經驗,具有了完全自主的生產、技術能力,建立了全方位的具有自主生產、技術、工藝、改進能力的生產平臺。
推動相關行業發展
羅龍杰注重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不僅使中國鋼簾線生產水平躋身于世界最先進的行列,也使中國鋼材深加工水平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為中國鋼材深加工行業、輪胎橡膠工業、電子行業等行業的發展和產業升級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共同發展。
大力推動與科研機構和輪胎廠商合作,注重產品國產化建設,積極與中國的鋼鐵材料供應商合作,研發高性能的鋼簾線和輪胎制品的原材料,使原來只有日、韓、德國等技術先進國家才能生產的鋼簾線用盤條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填補了國內高等級高質量鋼線材的空白。如貝卡爾特公司與鞍鋼從2004年開始合作研發的高性能鋼簾線專用線材,材質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為中國金屬制品行業提供了大量優質原材料,并獲得了中國鋼鐵行業頒發的“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
為中國外資企業樹立榜樣
羅龍杰注重公司的本土化建設,建立了全部由中國人管理的國外工廠、研發中心、設備制造工廠以及貝卡爾特亞洲管理公司,創新了貝卡爾特在中國區的管理模式。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為在華外資企業的管理提供了一個成功案例,同時也為中國外資企業管理樹立了榜樣。
他制訂了中國區的人才發展戰略,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開發和管理體系,并詳細地制訂了人才開發和管理計劃。通過與中歐商學院、人民大學的合作,貝卡爾特投入大量資金開發了適合于貝卡爾特公司中國高管的MBA課程,為中國員工量身制訂各種培訓課程和輔導課程,確保了員工和公司的共同發展和提高。
羅龍杰創造性地推出具有貝卡爾特特色的以與客戶、員工和成本相關的三大核心價值觀及相關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的質量屋模型,簡化了內部基準,加快了學習速度,創造性地發展了貝卡爾特鋼簾線中國區的獨特文化,使貝卡爾特鋼簾線中國區成為貝卡爾特集團的標桿,也成為中國外資企業的標桿,在貝卡爾特全面質量管理文化的傳播和推廣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貝卡爾特大力推行環境、健康、安全(EHS)管理方針。幾年來,投入大量的高性能、高技術的先進生產設備和設施,以及新工藝新產品,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及對健康、安全的危害;定期評估環境、健康、安全狀況,以持續改進環保、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鼓勵員工在工作、家庭及社會生活中履行EHS職責。在他的推動下,自2008年起,將每年的25日定為貝卡爾特安全日。
升華“公民”的責任感
“上海世博會是我看到的最為精彩的盛會。”提到上海世博會,羅龍杰絕口稱贊,尤其是各個場館讓他感到極為震撼:“這些恢弘的建筑堪稱巧奪天工,讓我驚嘆中國人民的偉大和智慧,我被這個美麗的國度所深深吸引,我愿意扎根在這里,并努力成就我的夢想,也為這里的建設盡綿薄之力。”
羅龍杰十分注重中比交流與合作,積極搭建中外友誼橋梁,愿意為中國的發展盡己所能。在羅龍杰的努力下,中方先后邀請了比利時王儲和夫人、比利時首相、歐盟官員等知名人士訪問中國和貝卡爾特在華工廠,宣傳中國,促進合作。特別是協助遼寧省政府在比利時成功舉辦了大型招商洽談會,協助沈陽市政府在比利時成功舉辦了沈陽周活動,并積極促成沈陽市和比利時弗拉芒大區結為友好城市,促進了比利時弗萊芒大區積極在沈投資建廠為比利時與中國沈陽的經濟文化往來搭建了友誼橋梁。
只要在沈陽,羅龍杰都會努力融入到當地社區當中,踢毽子、打太極拳成為他最喜歡的活動。“大家玩得都很高興,在這個氛圍中,我感受到中國人的熱情和友善,自己仿佛成為了中國公民。”
“中國太有魅力了,現在工作太忙了,以后有時間了,我會選擇帶著家人到中國各地旅游,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感受這個古老東方國度的神奇。”羅龍杰目光篤定且不無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