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澎 丁志峰
劉安勝是一位特殊的國際人才,因為他以中國民間人士身份創造了三個“傳奇”。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永恒的兩大主題。1988年第4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把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定為“國際科學與和平周”。
2011年9月27日,第二十三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組委會聯席會議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市長協會等65家主辦、協辦單位及有關社會團體的代表80余人參加了會議。在會上,筆者結識了一位特殊的國際人才一被社會各界譽為“和平大使”、“中國民間大使”、“天才外交家”,更被聯合國駐華代表稱作“U.N.Man”的劉安勝先生。
說劉安勝是一位特殊的國際人才,是因為他以中國民間人士身份創造了三個“傳奇”:一是駐北京的168個外國駐華使館和21個聯合國駐華機構他幾乎百分百去過,并建立良好的關系;二是1996年外國駐華大使和聯合國駐華代表他幾乎百分百拜訪過,其中許多人成為他的好朋友;三是征集到上海世博會全部178個國家館為他創作的“和平長卷”題詞、簽名和蓋章。他們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為他們都知道,劉安勝是為和平而來。
劉安勝的和平事業起始于16年前。199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紀念日,這天劉安勝在哈爾濱市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5歲的兒子陶原看到電視新聞里的戰爭場面,問媽媽誰能不讓“壞蛋”殺人,媽媽告訴他只有聯合國才能管。于是,小陶原給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加利寫了一封信:“加利爺爺,我不要玩殺人的武器玩具,刀、槍、大炮、坦克……”劉安勝當時就深為感觸:孩子不僅呼吁世界和平,還提出了禁止暴力武器玩具的具體建議,真是十分難能可貴!
隨后,劉安勝找到了時任聯合國駐華代表賀爾康,請他把信轉交給加利,并隨信附上了他對此事的感想和建議。7月27日,劉安勝收到了加利的回信:“尊敬的劉安勝先生:感謝您5月18日寫給我的那封思想深邃的來信。我很感興趣地讀到你的小朋友陶原關于玩具武器的談話。你們的關于停止兒童玩各類玩具武器、使兒童免受殺戮意念影響和暴力意識毒害的建議,毫無疑問應當受到進一步的關注和支持。”
加利的回信,讓劉安勝萌生一個想法:自己要做一幅“和平長卷”,征集100位各國大使簽名,呼吁世界和平,禁止暴力。馬上,他便付諸行動。
一位普通的百姓,到各國使館去征集簽名、題詞談何容易?那神秘、森嚴的大使館可不是常AN以隨便進入的,劉安勝也不例外。為了叩開大使館的大門,辛苦、流汗、花費的心血無法衡量。他經常騎著一輛舊自行車,風里去,雨里來,各種酸澀滋味,只有劉安勝自己知道。好在劉安勝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再加上他的耐心和真誠,那一扇廖充滿神秘色彩的大門終于被他叩開了。那一位位外國首腦、大使和要人被他感染了。
劉安勝介紹說,各國首腦、大使和要人對“和平長卷”的支持,超出了他的預料。從第一位簽名的加拿大大使貝祥先生開始,到目前“和平長卷”已經長達105米,2位聯合國秘書長、32個國家總統和總理、480多位各國駐華大使和38位聯合國駐華機構代表在和平長卷上簽名、題詞和蓋章。其中英、法、美、德等國家參與簽字的大使多達5任以上,最多的達8任大使。兩任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和安南也都在這一“和平長卷”上緊鄰簽名,堪稱世界獨一無二。加利的兩次訪華,劉安勝均參加了會見,加利用英文和阿拉伯文兩種文字在“和平長卷”上簽字,并拍著劉安勝的肩膀贊許說:“你做得很好!”
由此而得名的?民間和平外交大使劉安勝,自然成為近年來新聞媒體追蹤報道的熱點人物。他雖不是外交官身份,卻有著外交家的風范,儒雅、睿智、得體的談吐、爽朗的笑聲……每每感染著周圍所有的人。只要看到他,外交官都會親切地和他打招呼或拍拍他的肩膀,如同見到老朋友一樣。
劉安勝秉性好學,且富有正義感。他在學校時是優秀學生;在部隊時是見義勇為、舍身救人的好戰士,曾為搶救落水青年榮立過部隊三等功;目前,他還擔任了大慶市、蓬萊市、丹江口市、烏蘭浩特市、棲霞市等十多個市縣的政府顧問,他為他們招引外資搭建橋梁,并把這些縣市成功地向國際社會推介。
劉安勝多才多藝,愛好音樂,是中國音協會員,喜歡拉二胡,彈鋼琴,演奏揚琴。在一些駐華大使家中做客時,他經常為他們演奏《二泉映月》、《良宵》等中國名曲,使在場的大使和家人無不陶醉其中。有些外國朋友還跟他學拉二胡,因而更拉近了距離,增加了交流和友誼。他先后教過美、英、法和加拿大等外國友人學拉二胡,并跟挪威原駐華大使葉宏德成了切磋二胡技藝的琴友。因此,也有許多人稱他為“二胡外交第一人”。
劉安勝喜歡收藏,在他的辦公室里,到處可以看到世界各國的旗幟、徽章、樂器、紀念品等等,給人的感覺仿佛進入了一個微縮的世界和聯合國。
劉安勝做事執著,熱愛和平,征集“和平長卷”簽字的活動從未間斷過。12年前他就已被吉尼斯紀錄認定為征集駐華大使和平簽字最多的人,并在2000年獲得吉尼斯紀錄最佳項目獎,還因此成為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理事。他所征集的百國大使和平簽字、題詞已被列入初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書。
1995年明18日劉安勝在給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信中說:“人類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如何才能徹底消滅戰爭,使全人類一步一步走向全面、持久、真正的和平。我們認為,生活在不同國家的每個公民都是世界公民。每一位公民對維護世界和平都有一份責任和義務。”
2000年10月24日劉安勝在聯合國駐華代表處舉辦的紀念聯合國成立55周年活動中應邀發言時說:“今天是聯合國日,我認為同時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最大節日。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不僅僅是他自己國家的公民,同時也是世界公民,我也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一起攜手為了兒童努力工作,為了人類的和平努力工作,共同迎接和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的新世紀。”
2010年12月5日劉安勝應邀出席“第六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暨首屆世界生態安全大會”展示其“和平長卷”并作主題發言時說:“我們是人類,我們同時也是動物,甚至是最壞的動物。因為與其他動物相比,同類殺同類,以人類為最。人類互相殘殺已愈5000多年,現在還在繼續殺下去,愈顯人性中的愚蠢和殘忍。我們是動物,但換個角度看,我們畢竟是不斷文明發展的人類,所以,面對未來,我們必須具有足夠堅定的信心:人類最終一定會終止戰爭,實現永久和平!”
劉安勝告訴筆者:“我正在爭取第三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和平建議的支持,我相信潘基文會支持的!”
說劉安勝是一位特殊的國際人才,還不僅僅是他所創造的三個近乎百分百的“傳奇”和眾多的感人事跡、新聞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作為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國公民,為了世界和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執著追求,他是中華兒女愛好和平的杰出代表,他所代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和平的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