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高等體育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為此,本文通過探究問題的關鍵所在,旨在提高高等體育學院學生管理質量和水平。
一、我國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一)工作的實效性和時效性未受到應有重視,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通過對湖北省部分高等體育院校的學生輔導員和專職輔導員的訪談發現,學生管理工作中時常會出現實效性和時效性難以協調統一的問題,即要么注重的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而忽視管理工作時效性,要么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加強了,而又忽視了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從而影響了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出現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時效性與實效性不統一的問題并非偶然現象,而是因為學生管理工作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管理者管理水平有限、管理者積極性不高等多方因素造成的。在新時期,協調處理好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而迫切。
(二)學生管理者作風問題尚待解決,使科學發展觀難以落到實處
在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不難發現,一些院校的學生管理者存在作風問題,而導致管理工作出現偏離科學發展觀的做法,如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做法,違背管理規律、盲目蠻干的做法,只看短期效果,不顧長期效果的做法,熱衷于做表面文章、搞面子工作的做法,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來替代學生管理工作的做法等等。這些做法都是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發展觀的終極目標極不對稱的。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者對學生管理工作起著主導作用,學生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直接決定著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者的作風問題不解決好,科學發展觀就很難落到實處。
(三)學生管理體制不順,管理工作機制不暢
就學生思想觀念來說,學生的思想觀念由過去小生產的傳統觀念、封建殘余觀念、守舊的就業觀念等向開放、獨立自主和創造性等觀念轉變。就學生的價值取向來說,學生的價值取向受到市場經濟、教育改革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價值取向彰顯出兼容性、多元性、矛盾性、務實性等特征。就學生管理工作的職能來說,學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職能由原來的行政職能為主導逐漸向服務職能為主導轉變致使原有的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當代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的思想觀念、學生的價值取向的深刻變化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普通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體制的改革。因為這些變化已經成為了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體制不順,管理工作機制不暢的“罪魁禍首”之一。
二、提高我國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舉措
(一)采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果和效率
采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策略無疑是提高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明智務實之舉。“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就是一手抓住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一手抓住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且將二者作為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徑。一方面,以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為重要抓手,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突出工作的效果。管理者應積極主動地針對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病癥”,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對癥下藥”,使學生管理工作切實取得效果。另一方面,以學生管理工作的時效性為主要抓手,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強調“預、快、準”,對學生管理中可能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管理工作的預案,并作出快速敏捷的反應,不僅應準備處理一般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也要準備處理突發性事件。對學生已經發生的不良行為應判斷準確,積極采取果斷措施處置,令行禁止,切不可猶豫不決,更不能縱容和小視學生的不良行為。
(二)以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者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切實把科學發展觀真正落到實處
從前文中不難看出,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者作風問題對學生管理工作而言其意義重大。換句話說,只有堅持不懈地抓好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者作風建設,采取辦培訓班、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不斷教育和引導學生管理者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自覺糾正違背科學發展觀的觀念和做法,扎扎實實地解決好鉗制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矛盾,才能真正促進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才能使科學發展觀成為指導普通高等體育院校管理工作的有力武器。
(三)以生為本,創新思維,推動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的改革
把“以人為本”的理念具體落實到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的創新中就是“以生為本”,就是著眼于新形勢下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從學生需要出發,在傳統的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的基礎上改革和創新使其既能適應高等體育院校發展的要求,又能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在“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下,創新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就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性化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創新學生管理體制和管理工作機制既要符合現代管理理論,又要能夠切實解決好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所面臨的實際問題,使普通高等體育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走向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汪風濤,科學發展觀與高等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