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排架是圖書館日常必做工作,如何便于管理人員快速歸架,讀者快速查找,藏書排架方法起著決定性作用,是延續傳統的排架方法或擯棄并開創新的方法,提出在計算機管理方式下,可以將分類排架法改為順序號排架,以減少歸架、倒架次數,并提出具體實施建議和方法。
目前我國多數圖書館都是采用的分類排架法,而分類排架功能和分類檢索功能對分類號的要求又是矛盾的,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因此,我國情報機構分類排架索書號的排架功能很不理想,此方法對圖書館的排架、整架、上架、取書以及讀者的架上選擇,借閱圖書,館員的架上推薦圖書等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一、圖書館延續至今的排架方法主要有
(一)分類號和種次號組成排架號
分類號表示圖書內容的學科屬性或其它特征,圖書經過分類以后,給予每種書一個確定的分類號,再按種次號進行排序,這樣就能做到同類性質的圖書集中在一起,這樣在架位上同類性質圖書圖書集中排放,以方便讀者查找,這種排架方法一直延續至今,大多數圖書館仍采用此法。但隨著圖書館管理模式改變,開架借閱給歸架帶來了不便,特別是流通量大的館,管理人員每天只能疲于應付上架,由此,分類排架也顯現出一些不足:
1 浪費書庫空間。書庫的主要功能是藏書,對排架方式最主要的要求之一是充分利用書架的有效空間,最大限度地收藏更多圖書。但是按分類排架法,書架一般需要預留有1,3甚至一半的空架位,勢必造成空間浪費和造成增大建庫投資費用。
2 增大管理工作量。由于分類排架是依據《中圖法》的分類體系進行排列,類目有時可細分到最細級類,數字冗長,有的架標在10位數以上,加上排架有許多復雜的規則與技巧,即使熟練的工作人員排架時也難免出差錯,加上頻繁的歸架、清架和倒架,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量。
3 讀者的困惑。分類排架法的主要優點在于方便讀者直接從書架上按專業、學科查找圖書,但實踐表明,分類排架法也不能盡人意,特別是在開架模式下,藏書不能及時上架到位或因亂架而不在原處或已被借閱,使讀者花費大量精力按類查找,卻失望而歸。
(二)分類號和著者號組成排架號
著者號是按圖書著者的姓名組成編號,根據一定的編號方法取號,然后根據所取的著者號碼順序排列,這種編號方法的優點使同類同著者的不同著作排放在一起,方便讀者通過著者名查找某一著者的所有著述,這種方法優點是在變更分類法或修改分類法后,基本不動它就可以將新舊兩種分類目錄統一按新的分類體系組織起來,但在排架歸類時仍顯示不出優越性。不足有:
1 號碼冗長,相對于利用種次號排序,著者號更顯得繁雜,管理人員排架要先找到著者拼音第一字母,字母相同再排數字,數字又是不連貫的,因此還必須比較數字大小,有時還會出現重號,更增加了歸架時間,同樣需預留空間,同一著者著書不斷增加,也常需要歸架、清架、倒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排架難問題。
2 目前解決排架難的措施。從筆者檢索到的一些排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模糊排架法。其觀點認為:在書次號精確化的前提下,大體仍按《中圖法》規范的順序排架,只是通過新舊分排、高效粗排、突出主題等變通的辦法,表現為:(1)把藏書按一定的標準分成新書和舊書,分別排架。(2)根據各類書的數量來確定排架類目級數,一些類目圖書數量較少,排架所用類目級數可短一些。一些類目圖書數量多,排架所用類目級數可長一些。(3)把部分借閱量大、流通頻率高的專題圖書分別集中排架。以上雖然解決了實際工作中具體問題,但體現了其不確定性,分類體系被四分五裂,由于各館制訂標準不一致,隨著時間推移,確定新舊之分,主題之分也會變更。
(2)RFID定位法。RFID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縮寫,這個系統一般由內部存儲器中記錄著各種ID信息的RFID電子標簽,通過無線方式通信的讀寫器以及存儲與ID關聯信息的數據庫構成,它有自動識別、自動追蹤、多標簽閱讀和存儲信息量大等功能,在書庫管理中優勢明顯。但因此法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廣,對大多數圖書館應用不實際。
(3)細分粗排法。即將圖書細分入各類,排架不用按細類排,而是把同類圖書不按先后順序隨便排放,此法對于按種次號排架還是按著者號排架都比較省事,但由于架位的不確定性,查找起來也有困難。
(4)索書號加順序號排架法的可行性。索書號加上順序號即在圖書書標索書號下增加一個順序號組成排架號,實現排架號與索書號分離,其形式為分類號+種次號(著者號)+順序號,藏書歸架時只看本書大類和順序號。藏書可按到館先后順序號排列,具體可按一個大類順序排列或一個大類從二級類目按先后順序排列,總之一種書一個固定架位號(順序號)永遠不變,這樣既方便管理上架,又方便讀者頻繁索取。
(三)本法可行性依據
1 開架模式下方便管理。多數圖書館本著為讀者服務理念實行了開架閱覽,這一方式方便了讀者,同時又帶來了新的矛盾,即藏書歸架困難,頻繁取書,頻繁歸架,給讀者找書,管理人員上書帶來了困難,如采用此法,簡單明了,方便存取,排架號為自然順序號,簡單、直觀,取書、歸架、清架都很方便,且不必倒架,減輕了工作人員負擔,特別是很多高校將圖書上架實行外包,每年還需投入一定經費,實行此法由于架位固定,基本不變,管理人員上架,讀者重復借閱都一目了然,甚至可取消代書板。
2 計算機檢索可彌補各細類書按大類排放缺陷。通過網絡檢索讀者和管理人員仍可了解各類專業書的實際情況,如通過各種檢索手段(題名、著者、主題、索書號)等,總之適合不同排架法圖書館使用。
3 讀者的查閱習慣。實踐表明,多數讀者對分類法不甚了解,即使知道也停留在大類目上,到圖書館查找文獻也需要查看架標和工作人員引導,平時去書店或網絡檢索多數是通過大類查找,主要有書名、著者、關鍵詞等,而通過索書號查找微乎其微,《中圖法》分類主要是針對圖書館工作人員而設,起到分類編目作用,對排架意義不大,因此變更排架方法對讀者查找文獻影響不大,即使有部分讀者有目的查資料,通過計算機查找同樣可獲得。因此減化排架方法,減少排架難度,可對書庫管理工作帶來一定便利。
4 節約書庫空間。分類排架需預留書架空間,由于進書不確定性,預留往往不盡人意,仍免不掉倒架、清架,采用順序號排列,不必留出太多空間,實行密集排架,可大大節省館舍面積和書架購置經費。有利于藏書剔舊,由于藏書由到館先后順序排列,采購日期大體與圖書新舊并行,剔舊工作也變得比較容易和簡單。
結語:分類排架在我國圖書館已經使用多年,由于過去采用閉架模式管理,管、借矛盾不突出,隨著圖書館管理模式開放化,藏書排架矛盾急需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本文在此就改變舊方式進行了一些探討,相信隨著網絡化管理不斷完善,會給圖書館傳統管理帶來變革,借閱服務會變得更暢通。
參考文獻:
[1]劉新文,也談開架管理條件下的圖書排架——與蔣洪標同志商榷,情報雜志,2004(4)
[2]王科,從精確排架到模糊排架——合并院校圖書館藏書排架法探討,圖書館學研究,2003(3)
[3]梅國華,近十五年分類排架研究綜述,圖書情報工作,2004(3)
[4]吳昌合,書次號新論,圖書情報工作,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