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鄉大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地區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以往不被觸及的廣大農村也被卷入其中。廣泛存在的事實讓我們忽略了對存在的合理性的反思。而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之快,也讓人們來不及反思。盡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探究欣欣向榮景象掩蓋下的危機和不足,分析當前問題產生的根源,借鑒相關的經驗教訓,提出解決的構想。
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由來及核心思想
1961年,女記者簡·雅各布斯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一份對城市生活的熱愛寫出了關于城市建筑的經典著作:《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該書對現代嘗試規劃和城市設計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并提出了一些基于社會和經濟考慮的城市規劃思想。從內容到寫作方式,主要由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在內容上。
簡·雅各布斯的主要觀點:“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城市功用的多樣性是個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則。要理解城市去規劃發展它,就必須將功用的多樣性作為基本的現象來正確對待。簡·雅各布斯考察了美國的許多城市特別是大城市,得出的結論是充滿活力的街道和居住區都擁有豐富的多樣性,而失敗的城市街區多樣性都明顯匱乏。
(二)簡·雅各布斯反對傳統的城市規劃。
她認為傳統的城市規劃設計正在扼殺多樣性,正如她在書中的開篇聲明:“這本書是對當前城市規劃與改造的抨擊”。她用一種獨特的城市生態學觀,以女性主義的視角來闡釋她的觀點,并不像勒·柯布西耶、霍華德那樣從“空中”看城市,而是像日常的步行者那樣來看待城市。她從街道開始,對鄰里、人行道、交叉路口及其他公共空間進行了深入的微觀研究,反對城市規劃中“公式化設計”和“標本制作術”。
(三)在論述方式上。
簡·雅各布斯采用的是一種直白的平民口吻來分析問題。突破了“傳統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那種局限性體現在把研究的方法僅僅建立在歸納或者演繹法上,而忽視了敘述法——因為在傳統看來敘述法代表“不科學”。或許正是因為她所講述的關于城市的故事比起“城市規劃原理”或者其他“理論專著”更加接近那個時代那個地點的真理,40多年來,這部著作在美國一直被視為城市研究的經典,被專業人士和普通民眾津津樂道,以至被很多規劃建筑學校列為必讀書目。
可以說,《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這部著作在整個歐美開啟了一個反思的時代,對正統的城市規劃和改造提出了批評,雖然是針對當時美國大城市的發展提出的。但對我們當前的新農村建設來說,仍然不乏許多有益的啟示。
二、目前中國新農村規劃設計的城市化和單一性
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方針,目標明確,內涵豐富。可是,一經提出,各級政府爭先恐后,大搞試點示范工程。盲目跟風,造成了千村一面的局面。傳統的地域特征被無情地破壞了,失去了多樣性。新農村建設按照城市居住區的規劃和設計方法,城鄉差異在這里被“有效地消除”。可是原本優美的田園風光蕩然無存,農村城市化了。
城市化、單一性是目前我國新農村的規劃設計中所普遍暴露的問題。今天在中國廣大農村發生的故事,40年前在美國大城市已經上演過。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可是更驚人的是我們沒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三、《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對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今天的中國新農村不同于40年前的美國大城市,想要直接從《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找到指導中國的新農村的建設的方法根本行不通。但是這本書中的核心思想卻可以啟迪思維,為我們提供分析問題的參考。
(一)新農村建設要避免城市化
當簡·雅各布斯談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她將矛頭對準了當時正統的城市規劃理論,甚至直接批判霍華德、柯布西耶、賴特的理論觀點。簡·雅各布斯完全開啟了另一個思維,人們開始認識到生活的活力和多樣性,或許比表面上“賞心悅目”的城市花園更加貼近生活本身。一個“多元的社會”才是真正健康的社會。這兩種社會價值觀截然不同,但是我們并不能就此說,簡·雅各布斯的理論觀點比霍華德、柯布西耶、賴特等人的更高明,畢竟換了地方。今天中國的新農村正在走“城市花園”的道路,這正是田園風光被破壞,農村建設城市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新農村建設不能單一性
今天中國的新農村建設生機勃勃的多樣性的被扼殺。忽視多樣性,無視復雜性,是單一性的根源。在一些規劃設計師的眼里,廣闊的農村似乎是一塊“荒地”,他們無視地域特征的復雜多樣,只顧“快意”地畫圖。“三通一平”這種粗暴的城市建設方式被生硬地應用到了農村,而這又是造成田園風光被破環的主要原因,這在根本上違背了新農村建設的初衷。40年前,簡·雅各布斯在書中針對美國大城市改造談及的問題,今天在中國的新農村建設出現了翻版。
四、新農村建設規劃設計的方案
(一)新農村規劃設計的自然化
新農村建設要想保護田園風光,自然化,就是要避免城市化。一是防止盲目照搬城市居住區的規劃模式、復制城市人文景觀的傾向,不能以城市住宅小區規劃代替自然村落規劃;二是新農村的規劃不能一味地突出一個“新”字,防止和克服推倒重建或大拆大建的傾向。要注意保留農村歷史文化,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將保護文化遺產同生態環境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形成具有優美田園景致的新農村。
避免城市化,并不是說不要堅持城鄉規劃一體化。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是有區別的:一體化的理念是指統一考慮城鄉產業安排、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空間布局。如果沿襲城鄉分治的理念,城鄉政府對各項建設各行其是,勢必造成空間布局無序,重復建設,浪費資源。
(二)新農村規劃設計的多樣性
中國的農村幅員遼闊,人口多,即使一省之內,差異也很大。也正是這些差異才使中國的廣大農村呈現出豐富多樣的地域特色。為此,要將新農村建設得多樣性就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需要針對多樣性和復雜性進行詳細的現狀調查,特別是當地農民的風俗習慣、信仰、產業結構、經濟來源、生產模式等,一定要全面了解。其次,具體分析當地農村具有哪些優勢、哪些劣勢。了解當地農民的生活習慣、儲藏習慣、生產習慣。再者,規劃設計既要保持原有的風格、特點,又要符合農村的生產、生活特點,最終形成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新農村。
結語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農村的面貌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今天中國的新農村建設是否僅僅是讓老百姓住進嶄新整齊劃一、城市化的樓里,我想這是遠遠不夠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這部著作給我們提供一個反思的機會,也為分析問題提供參考方法和經驗教訓,來思考今天中國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參考文獻:
[1][美]Jane 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Cities[M],New York,Random House,1961,
[2][美]Elizabeth Wilson,Book Re——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有感/劉曉宏iew The Death and Life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Harvard Design Magazine,1998
[3]方可,簡·雅各布斯關于城市多樣性的思想及其對舊城改造的啟示[J],國外城市規劃,1998
[4]越鈿等,新農村建設的新思維[J],建筑學報,2006(5)
[5]方彭,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指導原則初探[J],建筑學報,2006(11)
[6]楊崢屏,王磊,新農村建設規劃的思考與啟示[J],規劃師,2007(2)
[7]王炎松,陽新玉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莊規劃及思考[J],華中建筑,2007(3)
[8]王婕,新農村建設規劃的基本思路[J],城市,2007(3)
[9]胡雪松等,村落空間資源化[J],建筑學報,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