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提要】
在《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作者通過對童年往事的回憶,刻畫了一個嚴厲而又慈愛的父親的形象,真摯的情感再一次觸動了我們的心靈。母愛似水,父愛如山,比起母親的細膩溫婉,父親卻以無聲的語言訴說著父愛的深沉和厚重,其中關于愛的力量足以讓我們品讀一生。本文有如下幾點值得學習借鑒:
一、層層設伏,含蓄雋永。文中多次使用伏筆,暗示爸爸已經(jīng)病得很重,可能將不久于人世。比如文章開頭“我”回憶去醫(yī)院看望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jīng)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yè)典禮的鐘聲響起后,作者突然又想到媽媽爸爸,疑惑“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是在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爸爸將去世,很悲痛。而畢業(yè)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趕回家去,這恐怕是一種預感,在文中也成為爸爸即將離開人世的伏筆。至于寫作者進家門以后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向極致。
二、虛實相生,結構緊湊。文中巧妙地將眼前事和回憶過去的事組合在一起。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y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我”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到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我”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的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jīng)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我”闖練,讓“我”到東交民巷的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jīng)過;最后畢業(yè)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我”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章情節(jié)是自然緊湊的。
三、運用插敘,凸現(xiàn)主題。全文多次運用插敘,給人一種時間與空間縱橫交錯的感覺,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在回憶中展示“我”不斷成長的過程,這樣就使文章內容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文章巧妙設喻,以花喻人;層層設伏,處處暗示;雙線交織,結尾合一。清醇的抒情,細膩的筆觸,恬淡的韻味,使作品顯得格外凄婉動人。
【探究練習】
一、整體感悟課文后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題目“爸爸的花兒落了”的雙重含意是什么?
2.課文的線索是什么?
3.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4.全文插敘了哪幾件事?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5.全文以“花”開頭,又以“花”結尾,作用是什么?
6.貫串全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二、深入探究下列問題。
1.結合英子的成長歷程,談談你從中領悟到些什么?
2.結合你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談談你對成長有什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