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扳”同“攀”,牽,引。句意: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
2.一詞多義
(1)自
并自為其名(自:自己。句意:并且題上他自己的名字。)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自:從。句意: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2)聞
余聞之也久(聞:聽說。句意: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
不能稱前時之聞(聞:名聲。句意:不能跟以前的名聲相稱了。)
(3)其
其詩以養父母(其:這。句意:這首詩以奉養父母。)
稍稍賓客其父(其:他的。句意: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
3.古今異義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是:此。今為判斷詞。句意: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2)或以錢幣丐之(或:有的,不定代詞。今義:或許。句意:有的還用錢幣求仲永寫詩。)
(3)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文理:文采和道理。今義是文章內容方面和詞句方面的條理。
句意: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4.詞類活用
(1)忽啼求之(啼:哭著,動詞,做“求”的狀語。句意: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
(2)父異焉(異:奇怪,這里用作動詞。句意:他的父親對此感到奇怪。)
(3)賓客其父(賓客:這里做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句意:請他父親去做客。)
(4)父利其然[利:意動用法,以……為利。句意:父親把這種情況看做有利(可圖)。]
(5)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日:每天,做“扳”的狀語。句意: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
5.古漢語句式
(1)判斷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全句表判斷。句意: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耕種為生。)
(2)省略句
令作詩[“令”后省略賓語“之”。句意:叫(他)作詩。]
還自揚州[省略主語“我”。句意:(我)從揚州回鄉。]
【跟蹤練習】
1.朗讀課文,用文中的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1)方仲永幼年時有怎樣的過人之處?后來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2)產生這樣的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解釋下列句子中黑體字、詞的意思。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2)從先人還家
(3)泯然眾人矣
3.你從方仲永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結合課文,說一說現在社會上有沒有類似方仲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