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正值巴拉克·奧巴馬和他的幕僚開始執政之際,美國發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慶幸的是他們意識到,如果不針對實體經濟采取一些措施,他們將很難恢復銀行系統的正常運營。因此,他們不得不集中精力對待這件事情,并堅決遏制抵押品贖回權流失的勢頭。
在處理危機的后果方面,大家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看法就是:危機并沒有破壞經濟體制中有價值的事物。有些銀行可能已經破產,許多企業和家庭也可能已經破產,然而實物資產仍同以前一樣——相同的建筑、工廠和工人;相同的人力、實物和自然資本。但是危機卻導致自信和信任的喪失,當銀行和企業已經或就要破產時,社會的制度架構也在被削弱,目前的市場經濟使得產權關系更加混亂,不像在正常的破產程序中所有權是從股東那里轉移到債券持有者手里那樣清楚,我們現在經常是不知道誰擁有或控制特定資產。在逐漸演變成一場危機的過程中,資源被浪費,資金被投入到房地產而非其他更有用的地方。但這已是既成事實,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現在的關鍵是:在泡沫破裂之后該如何有效地使用資源?當產生大量損失、資源未能有效和充分使用以及失業劇增時,這個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了。這是真正的市場失靈,但如果當局采取適當的政策予以調控,這本該是可以避免的。然而,最令人擔憂的是:恰當的政策往往不能被付諸實施,不光泡沫生成過程有損失,泡沫破滅后還會造成損失。
刺激
蕭條時期最大的爭論發生在財政保守主義者和凱恩斯主義者之間,財政保守主義者想要控制財政赤字,而凱恩斯主義者認為政府當局應當增加赤字來刺激經濟。在2008年和2009年,當每個人突然間都變為虔誠的凱恩斯主義者時,政府對于采取什么恰當的應對危機之策卻有著很大的意見分歧。當奧巴馬就職時,經濟下滑的趨勢非常猛烈,奧巴馬沒有任何措施可以扭轉這種勢頭,不過經濟刺激方案的出臺及其刺激的力度會決定經濟需要多久才能穩定。遺憾的是,奧巴馬內閣并沒有提出一個關于我們需要什么的明確觀點。相反,他在很大程度上把這個問題留給了議會,讓他們去制定刺激方案的規模和方式,所以面世的方案完全不是恢復經濟所需求的。
一份良好的刺激方案應該考慮以下七大基本原則。
迅速
布什總統的遲疑使得美國付出了更大的代價。經濟政策需要若干個月才能充分見效,因此迅速向經濟領域注入資金就顯得極其緊迫了。
富于效率
富于效率意味著小投入大產出,即所花的每一分錢都要大規模地增加就業和產出。國家增加的國民收入與國家財政投資之比即為乘數,用標準的凱恩斯理論分析就是:政府投資的每一分錢將會帶來遠高于一分錢的國民收入。如果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那么工人就會增加消費,進而會有更多的人增加消費。這樣,鏈條中的每個環節都會增加國民收入,使得國民總收入的增加遠多于政府初始投資。
關注國家長遠問題
低國民儲蓄、巨大的貿易逆差、有關社會保障和老年人項目的長期財政問題、基礎設施老化和全球變暖都將影響著國家的長期前景。一個有效的刺激方案應致力于改善這些方面,或者至少不讓這些方面惡化。
重視投資
經濟刺激計劃將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國家的財政赤字,但一個國家的債務只是其資產負債表的一個方面,資產也同樣重要。如果投資在資產上的刺激資金增加了該國的長期生產力,那么作為刺激的結果,國家將在長期內表現得更好,甚至短期也會使產出和就業增加。因為美國在國外有很多外債,所以致力于改善資產負債表的做法將變得尤為重要。如果一個國家通過借債消費來刺激經濟,那么一旦償還債務的時間到來,即使只付利息,未來的生活水平也會變得更低。而如果一個國家通過投資來刺激經濟,這些投資就會增加未來產出,據此就足以償付利息。這種投資不僅能提高當前生活水平,還可以提高下一代人的生活水準。
公平
最近幾年,相對于上流階層,美國中產階層的境況更加堪憂。任何刺激措施都應考慮這個因素。2001年和2003年布什政府的各種減稅政策曾將多數好處給了上流階層,為了追求公平,這些政策不能再被實施了。
處理由危機引發的短期緊急事務
在衰退階段,州政府通常會花光所有的錢并開始裁員,失業人員通常沒有健康安全保障,如果他們失去工作或者某個家庭成員生病,那么需要努力償還抵押貸款月供的人群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艱難。一份考慮周全的刺激計劃應更多地照顧到這些內容。
刺激目標應確定在失業領域,如果失業將會演變成長期失業,那么刺激方案應該直接加強工人技能的再培訓,以適應未來工作之需要。
有時這些目標是相互沖突的,有時它們又是互相補充的。大部分應對短期緊急事務所投資金是很有效的,乘數也很大,但它并不創造資產。盡管花錢救助汽車公司能暫時保住他們的工作,但是這只是將錢扔進無底洞的舉措;投資于公路建設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而全球變暖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長期問題;投資挽救銀行系統不僅不會帶來任何收益,只會把錢送到富人的口袋里,而且不會產生任何乘數效應;4 也許投資建設一個現代高速公共運輸系統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所做之事與該做之事
上述原則對刺激的規模和方案的設計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一些國家,尤其是澳大利亞,在設計刺激方案時與這些原則保持一致,所以它們的經濟下滑比較輕微,并且是發達國家中經濟率先復蘇的國家。
然而,奧巴馬內閣的刺激方案卻與上述原則有很大的不同——刺激方案應該規模更大、更好,而他們的方案的規模太小了,過多地依賴于(大約1/3的內容)減稅,很少投入到援助州、地區和那些被社會保障體系遺忘的人群,而且投資項目本可以更加有效率。
規模
起初,一項大約8000億美元的刺激組合方案聽起來似乎數目龐大,然而它要分兩年多對一個14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進行刺激,其刺激資金還不及每年GDP的3%。第一年,大概只有1/4的刺激資金投入到經濟體中,而這2000億美元根本不足以抵消州政府和地方支出的減少。簡言之,2009年從聯邦刺激組合方案中扣除各州財政支出的減少量之后的余量沒有產生任何刺激作用。
其實,來自當局自己公布的數字也反映了刺激規模的不足。布什總統和他的智囊團曾聲稱刺激方案將會創造36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或者避免等量的失業(因為他們意識到,很可能在刺激的這兩年期間內不會創造任何凈崗位數量)。但這360萬個工作崗位卻只是遠在未來的日子里。如果在一個正常年份,大約有150萬個新入職者加入到勞動力市場中,而且經濟體也會為他們創造工作。從2007年12月經濟衰退開始到2009年10月,整個經濟減少了800萬個工作崗位。加上充實到勞動力市場的新入職者,這將意味著:到2009年秋為止,能夠將經濟恢復到充分就業狀態的就業赤字已經超過了1200萬美元。
在經濟學中,經濟社會必須趨向穩定狀態,當然也更應該明白實現充分就業目標的難度。隨著勞動力正常的增加和生產力每年2%-3%的增長,為保證失業率不增加,GDP每年必須增長3%-4%。如果想要降低2009年的高失業率,經濟增長的速度要超過3.49%。而“一致的預測”(代表了既非最樂觀也非最保守的經濟學家)認為:2009年到2010年積累的經濟增長(包括刺激作用)是低于15%的,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差距。
仔細分析一下當局公布的數字,大家就會對所發生的事情更加擔憂。政府和媒體公布的數字是經過季節調整的。他們對此解釋說:通常新入職者會在6月和7月加入勞動力市場,正值學生畢業,因此失業規模會在圣誕節前后上升。然而,這種季節調整根本不會在衰退時期發生。他們稱這種調整是“正常的”,而衰退卻是非常事件。所以當政府報告稱:在6-8月之間,大約49.2萬人會失業時,大家舒緩一口長氣,認為惡化的就業形勢有所緩解。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真正失業的數量有三倍多,共計162.2萬人,如果想經濟恢復正常,就必須先創造這些數量的工作崗位。兩個月后,整個經濟已經吞噬掉奧巴馬計劃在兩年內期望創造工作崗位數量的一半。這種刺激方案即使真如奧巴馬當局聲稱得那樣,會完全成功,也別想讓我們相信在2011年年底會接近充分就業。
更多內容請見《自由市場的墜落》原著
[作者簡介]
約瑟夫#12539;斯蒂格利茨
曾擔任白宮總統經濟顧問團主席、世界銀行副行長與首席經濟學家、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重建委員會主席。他提出了經濟全球化觀點,是世界上公共部門經濟學領域最著名專家,著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