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和我是多年的鄰居,她與新老伴老李都是再婚,雙方各自有一個女兒,均成家單過。
老張和新老伴一起生活已近4年了,關系一直還不錯。可是前幾天發生的事讓她很別扭。上月5日是老李的生日,按慣例,都是大媽做一桌菜,請上雙方孩子家庭的所有成員前來“赴宴”,大家熱鬧熱鬧??墒沁@回,老李的女兒說要在飯店請客,他們買單??尚吕习榈呐畠褐谎埩怂麄兝蟽煽冢瑳]有邀請老張女兒一家,大媽一賭氣,到了老伴生日那天,她找了個理由自己也不去了。
老張說,結婚這些年來,她一直精心操持家務,細心照顧老伴,可如今……老張越說越委屈,眼睛也濕潤了。
我給大媽倒了一杯水,讓她平靜下來。大媽接過水,又說起來:“上周三,我在家精心烹飪了清蒸鱸魚,做魚是我的拿手好戲,可我高高興興地把魚端上飯桌,不僅沒有受到表揚,還遭到一頓埋怨。老李說他最不愛吃鱸魚,特別是清蒸的,不僅一口沒吃,還生氣地說,以后再也不要買鱸魚了!你說我這是熱臉貼上了冷屁股,窩火不窩火!還有,為健身,晚飯后我拉他去散步,他經常是不但不去,還沖我發火……”
我對老張說:再婚家庭出現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很普遍的,特別是老年人,脾氣秉性、處世模式、生活習慣等幾十年來都已經成為定式,很難改變。老年人希望再婚生活多些快樂,少些煩惱,有幾個問題是必須處理好的,比如:婚前、婚后各自的財產要清清楚楚;對雙方子女要一碗水端平;尊重對方,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等等。
前兩條,老張和老李做得很好,唯有第3點“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告訴對方自己的想法”沒有做好,由此產生了矛盾。
再說,老李的女兒也邀請了老張,從情從理上也說得過去。如果老張不計較對方孩子有些欠考慮的做法,高興地去“赴宴”,心情就會好得多。
我還給老張講了一個《咸蛋的故事》:
有一對夫妻,感情挺好。妻子喜歡吃咸蛋。一次,妻子做飯時給丈夫碗里也放了一個咸蛋。當丈夫吃飯時發現了自己碗里的咸蛋,非常憤怒,說:“我最不喜歡吃咸蛋。”妻子委屈地說:“我最喜歡吃。結婚前你說結婚后一定要照顧我,可我現在是照顧你,你還不滿意。”后來他們就這樣吵起來了,以至最后找來了警察調解。警察讓他們找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來男方小時候家庭很窮,經常是飯桌上只有一個菜就是咸蛋,所以丈夫對吃咸蛋很膩味了。他的負面情緒不僅是不想再吃,而是看見咸蛋會聯想起許多不愉快的回憶。如果妻子能知道這些,爭吵是不會發生的。
清蒸魚的故事和咸蛋的故事有些相像。我對老張說:“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雙方的誤解,導致爭吵不斷升級。每一次的爭吵,都會形成一個記憶的碎片,停留在你和配偶之間。爭吵越來越多,誤會、埋怨、壞情緒……這些碎片越來越多,最后會形成一堵墻,擋在配偶中間。拆掉這堵墻的方法,只能是當事人雙方的相互理解、接納和寬容。如果任何一方都不愿意做首先拆墻的人,而等著對方,這堵墻會越來越高,直至把夫妻雙方分離。如果老李能夠告訴您自己不愛吃鱸魚的原因;如果您能問清楚老李為何不愛吃清蒸鱸魚,那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