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言來表現舞臺藝術是很困難的,它需要高超的語言技巧。《觀舞記》一文主要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的舞蹈。如“輕云般慢移,旋風般疾轉”“忽而雙眉顰蹙……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作者盡可能多地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語言形象,而又通過語言使讀者發揮自己的想象,從而得到語言和舞蹈形象的雙重審美享受。讓我們從冰心奶奶的文字中吸取營養吧!
【美言重現一】
我應當怎樣來形容印度卡拉瑪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她們的變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她們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來傳達出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擬出她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貧乏的文字,來描寫這驚人的舞蹈藝術。
如同一個嬰兒,看到了朝陽下一朵耀眼的紅蓮,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出他心中的驚喜,但是除了咿啞之外,他找不到合適的語言。
賞析:舞蹈原本就是與詩歌、音樂結合為一的藝術,那么,用柔曼的詩句將其描寫下來,自然是最合適的技法。于是我們看到,作者以頗為作難的設問,引出的四個排比的假設句中,用準確而調和的色彩,勾畫出這一對舞蹈家的“變幻多姿的旋舞”“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以及她們“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形”。可是,作者用這些飽含情意的藝術語言來表達她心頭的驚喜,似乎尚感不足,她又重新設喻,用嬰兒的純真雙眼,突然看到“朝陽下一朵耀眼的紅蓮,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以這些鮮活的形象,來描畫她心中所得的總的印象,和她“滿心的歡喜和激動”。
【美言重現二】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過,我們發現她們不但是表現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極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頸的輕搖,肩的微顫:一陣一陣的柔韌的蠕動,從右手的指尖,一直傳到左手的指尖!
賞析:本段是一個排比句,用“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等比喻表現了印度舞蹈的特點以及卡拉瑪姐妹高超的舞蹈技藝。同時作者也向她們表達了由衷的贊美。
【勤學巧練】
同學們,如果讓你表達對老師或者媽媽的贊美,你能模仿冰心大師的寫作手法嗎?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