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及格的孩子成了作家
葉永烈是上海作協一級作家、教授,他的科普作品影響了幾代人,新時期以來他又寫出一系列重大題材的紀實作品,已出版作品300多部。就是這樣一位著述頗豐的作家,在剛上小學時并不顯得出色,相反,他是一個作文不及格的孩子。葉永烈風趣地說:“有人說很多作家曾是神童,我不是。我是從一個語文不及格、作文也不及格的孩子成長為作家的。”
結緣科普寫作
11歲的葉永烈因發表作品而頗受重視,在學校連升三級,戴起“三道杠”,當了少先隊大隊宣傳委員,主編小報、黑板報,他對文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直到考上北京大學化學系,葉永烈依然喜歡寫作、投稿。他的詩寫了1000多首,散文、小說也寫了許多篇,可是能在報刊上發表的卻很少。
一次偶然的機會,葉永烈看到北京有一家報社叫《科學小報》,就試著寫了篇科普類文章,結果很快被采用了。從此他不斷地給這家報社投稿,寫一篇登一篇。葉永烈說:“這是發揮了我的優勢。因為我是一個化學系的學生,我寫詩不如別人,可是用文學的筆調來寫化學、寫科學那是別人沒法跟我比的,搞科學的人文筆好的不多。我呢,兩者兼而有之,所以寫科普文章成了我的特長。”
與科普寫作結緣的葉永烈一發而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