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詩歌朗讀】
朗誦本詩時,我們要注意:一、二句重在寫景、敘事,點明了夜泊的地點及渲染了氛圍,所以在朗誦時語氣要平緩,語調(diào)柔和、舒緩,稍有曲折,力求讀出句中所營造的夜色清淡素雅的氣氛;“籠”“泊”幾個動詞可略為加重,以強(qiáng)調(diào)出動感,努力還原詩歌中的畫面美。三、四句是寫人,感懷,抨擊權(quán)貴,感情含蓄深沉。朗誦時語調(diào)要低緩,并有抑揚之感;“知”“亡”“恨”“猶”幾個字需重讀,音量逐漸加大,力度逐漸加強(qiáng),并且音節(jié)上揚且拖長,讀出作者隱藏在詩句中沉郁的憤怒與批判。
【精讀品析】
這首詩是詩人夜晚停泊在青樓林立的秦淮時,聽到賣唱歌女迷離的歌聲,觸景傷懷,于六代興替之地發(fā)出感慨,寄寓了自己的憂思和情懷。
詩中首句寫景:深秋時節(jié),幽靜的秦淮河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淡霧,月亮的清輝透過煙霧映照在沙灘上,呈現(xiàn)出一片朦朧之美。此句通過兩個“籠”字,把河、煙、月、沙等景物融為一體,形成了清淡、迷蒙、靜寂的氛圍,為全詩定下了淡淡哀愁和惆悵的基調(diào)。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也為下面的感傷情懷指明了話題范疇。三、四句抒懷感傷,由“商女”清幽的歌聲及靡靡的“后庭花”曲,聯(lián)想到“不知亡國恨”沉溺于聲色的豪紳權(quán)貴,含蓄深沉地鞭笞了當(dāng)時權(quán)貴的荒淫。后兩句,表達(dá)了詩人對國事的深切憂慮,蘊涵著詩人對世道人心的極度憤慨。
整首詩入筆自然,寫景、敘事和議論巧妙融合,情景互襯,語言平易卻寓意深遠(yuǎn),是杜牧絕句中的代表作之一。
【拓展延伸】
1.“煙籠寒水月籠沙”中的兩個“籠”字好在哪里?請賞析。
2.本詩中表達(dá)主旨的是哪幾句?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