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6月23日20時24分,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文科狀元朱竹和她的班主任及另外兩位成績也很優秀的同學接受了“新浪教育高考狀元訪談”節目的現場采訪——
主持人尹俊:狀元家里是否有特殊背景或者父母都是教師或者智商特別高嗎?
班主任祖平:三個孩子,李小序的爸爸媽媽是大學教授,惠天的媽媽是搞研究工作。朱竹家里……
朱竹:我爸爸媽媽都是警察。
一個警察家庭的孩子豪奪北京高考狀元的消息不脛而走。2011年6月28日,筆者在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總隊舉辦的“狀元進警營”主題活動上見到了朱竹。人如其名,內秀文雅中透露著“竹”堅韌不拔的品性,亭亭玉立中展露著“竹”挺拔不屈的風姿,一顰一笑中含露著“竹”清純率真的素養。
竭盡事業的警察爸爸
提到朱竹的爸爸朱益軍——北京市公安局特警總隊最年輕的副總隊長,他相貌清秀儒雅,曾是1.4萬名北京奧運會安檢力量最信賴的指揮官。他畢業于北京理工大學化學系火藥專業,因為喜歡,所以選擇,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市公安局防爆安檢處。從此,他的生活就跟火藥、爆炸事件結下了不解之緣。多次面臨考驗,又多次用智慧化險為夷。最后,他成為全國公安防爆安檢領域的著名專家。在第三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評選活動中,他被授予特別獎。
這樣的警察爸爸,確實鮮有時間顧得上朱竹的學習和生活。但父親的工作、生活態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女兒:面對困難,有自信克服;面對成績,時刻保持平和的心態。我們現在所從事的不是工作,而是事業。工作和事業的不同在于,工作只用來糊口,事業是一生的追求。
在學校,老師經常教育孩子們:以事業心看待過程,以平常心看待結果。朱竹說,剛開始她怎么也不理解老師講的道理,后來,她在爸爸的工作中找到答案了。爸爸一直把工作當成事業來經營,但凡回到家,爸爸除了拖拖地算是彌補媽媽的辛勞外,準會隨手拿起書就讀。他把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都用來鉆研業務,甚至自己花錢購買鞭炮,對比研究爆炸品的新特點,各種爆炸藥物的性能、起爆方式以及如何拆卸和排除等專業知識爛熟于胸。或許爆炸事件對別人來講只是件新聞,但對爸爸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他甚至托關系、走門路,想方設法找到世界各地發生的爆炸事件相關資料,然后潛心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理論。
朱竹記得從2001年7月13日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的那一刻起,爸爸和他的戰友們就成了離奧運最近的人,比別人更早地進入實戰狀態。擔任北京奧運會防爆安檢部常務副指揮后,爸爸肩上的責任更重大。經過細致嚴謹的論證,爸爸提出了奧運安檢最小作業單元的工作理念,每一小時安檢800人、60車的技術指標。那段時間,正上初中的朱竹真為爸爸捏一把汗,回到家的爸爸滿嘴起著火泡,眼睛通紅,渾身是汗。但爸爸有股子不屈的勁兒,他對待挫折和困難的方法只有一個——分析,然后解決。朱竹和媽媽齊心協力都當起了爸爸的義務安檢志愿者,幫爸爸反復計時測算安檢站位和所需的準確時間。
2008年8月8日,14歲的朱竹從美國游學回來,一進關,她急不可耐地打聽爸媽的情況,然后打開手機焦急地等待“鳥巢”安檢的消息,直到爸爸發來短信:近20萬入場觀眾及演職人員全部順利安檢完畢。此時的朱竹才像大人般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說這下她放心了。奧運會期間,奧林匹克中心區2號安檢棚每小時1200人的通過量也再次向世人證明,爸爸用前無古人的工作標準和運行模式,創造了一個安檢工作的神話。
在網易教育頻道專訪北京文科狀元朱竹的采訪中,主持人問道:在學習技巧上,有哪些方法可以介紹給師弟師妹們?
朱竹坦率地回答,透著父親在她的精神品格上的巨大影響:我覺得對待學習,有兩點,就是勤奮和堅持。勤奮不是說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勤奮是一種態度,我是把學習當作事業的。其次就是堅持,要有韌勁。很多時候遇到不會做的難題,不要覺得有多難,再認真琢磨,做出來一道題,就會非常有成就感。
傾心呵護的
警察媽媽
如果說,警察爸爸給了朱竹堅強的意志力,引領了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朱竹的警察媽媽則給了她最溫馨的生活和最體貼的關愛。用爸爸的話說,對這個家庭、對他們父女奉獻最多、犧牲最大還是朱竹的媽媽。
朱竹高考填報的第一志愿就是媽媽任雪梅畢業的母校中國人民大學。1986年入警的任雪梅先后在治安總隊公共秩序支隊、情報中心工作。作為警察,一樣的加班加點,一樣的備勤熬夜,不一樣的是除了干好本職工作外,還默默地撐起了這個家,為丈夫在老人面前盡孝,在女兒面前盡責。
畢竟孩子是稚嫩的,畢竟孩子需要家的呵護。朱竹上初中的那三年完全是自己獨自騎自行車去北二環的學校上下學,因為奧運安保工作忙得不可開交的爸爸一次都沒有接過她。記得那天放學下起了大雨,在校門口朱竹羨慕地看到同學們一一被家長的車接走,她多么想爸爸的車也突然停在校門口啊!但她知道這只是一個奢侈的夢。看到回到家渾身濕透的朱竹,媽媽心疼得心如刀絞,她知道孩子的奢望,她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一邊幫孩子洗漱,一邊安慰道:“爸爸也很想接你,他這會兒忙。”朱竹明白媽媽是怕自己誤會埋怨爸爸,她故意嬌嗔地說:“誰說爸爸累?媽媽才最累!又要工作,還要管我。”那一次,任雪梅再也忍不住,淚水悄悄地從眼角滑出,留下一道淚痕——想不到孩子能感同身受父母的艱辛,能體諒、體貼作為警察的為父為母之心。
就像敬佩爸爸那樣,朱竹同樣敬重著自己的警察媽媽。在這個家里,媽媽的生活最簡單也最瑣碎,媽媽心里裝著的永遠是女兒和丈夫,無論多累多晚下班回來,一進家門滿眼盡是家務。女兒休息時看會兒動畫片,媽媽就陪著看會兒電視;女兒去學習了,媽媽又去忙家務;女兒中考要考體育,媽媽就陪著練體育……正是媽媽把他們這個普通警察家庭的生活釀成了一杯回味無窮的甘露瓊漿。
那是2008年9月3日爺爺80歲壽辰的時候,根本回不了家的爸爸囑咐媽媽晚上帶著朱竹給爺爺祝壽。那天晚上,除了爸爸,朱家人都湊齊了。大伯、小叔頻頻向爺爺敬酒,爺爺還是不太開心,總是若有所思的樣子。媽媽明白爺爺的心思,他是想自己的兒子了。平時滴酒不沾的媽媽滿滿地倒了一杯白酒恭敬地走到爺爺跟前,說:“爸,奧運會,益軍忙,他那有1萬多的安檢工作人員,不敢有半點閃失。我代益軍向您老敬酒,祝您老健康長壽!”說完,她一滴不剩喝完那杯酒。那晚,媽媽醉了,是朱竹把媽媽扶回家的。
這就是北京文科狀元引以為豪的十幾年相濡以沫的警察爸媽。
俠骨柔腸的警察爸媽
其實,在家中,追求事業的爸爸也有俠骨柔情,舐犢情深的媽媽也有嚴厲原則的一面。從朱竹記事起的記憶中,一向儒雅的爸爸從未舍得打過自己一巴掌。上高三時,“大秦帝國”這段歷史朱竹怎么也讀不下來,急得她寢食難安。爸爸得知后鼓勵朱竹說:“丫丫,飯該吃得吃,身體是本錢,這道坎爸爸一定幫你跳過去。”一言九鼎的爸爸抱走了《大秦帝國》全集,放在他的車里、枕頭邊,得空就讀,讀一部分就跟朱竹繪聲繪色地講一部分,直至講完《大秦帝國》整整12冊書。吐哺之情,朱竹終生難忘。
別看平日里媽媽溫婉如水,但要事關孩子的成長教育,她講起原則來一樣有板有眼。朱竹身體長得快,上高中身高已達172厘米,常愛駝個背。而這會兒見到的朱竹不僅個子高,身條還直,就像練過舞蹈的演員。原來這是媽媽不斷地提醒:“閨女,腰板一定挺直了。”這聲提醒,媽媽一堅持就是兩年多。
在朱竹的學習、生活里,亦俠骨亦柔腸的爸爸媽媽從來不把自己的喜好和觀點強加在她頭上,而是風雨同舟、共同分享、共同承擔。至今,朱竹還保留著2011年6月23日爸爸發給自己的短信。那天中午12時,辛苦了三年的高考成績要出來了,別的同學都有爸媽相伴,共同承受這個時刻的來臨,而只有她這個雙警家庭的孩子獨自守候在電話旁等待命運的宣判。這時,爸爸的短信響了:“丫丫,無論出什么成績,記住,你都盡力了,你是最棒的!無論選擇哪所學校,爸爸都永遠支持你!”短信撫慰了朱竹忐忑不安的心,她調整好心態,她準備好了,她從容應對一切承受之重。
(編輯#8197;#8197;韓旭)
#8197;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