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報刊閱讀是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報刊閱讀教學不同于精讀課的教學,也不同于泛讀課的教學。報刊閱讀文章多以時事報道為主,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另一方面也因為報刊的當時性即其多是較新的內容與語言,給學習者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報刊文章閱讀教學并非易事。筆者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歸納,把圖式理論閱讀原理運用到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然不足之處在所難免,但圖式理論運用在報刊閱讀教學中,是使學生閱讀水平提高的一個可取辦法。
一、引言
在科技、經濟日益發展的今天, 報刊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廣泛接觸身邊的母語文章,為了更全面了解世界范圍內的新聞信息,人們也開始嘗試外語報刊的閱讀; 而在中國,最為普遍的莫過于英語報刊文章的閱讀。 因此,英語報刊文章閱讀教學也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方面,許多中小學也在閱讀教學中融入了英語報刊的閱讀,以期加強學生的閱讀,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 英語報刊閱讀更是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
二、英語報刊文章特點與難點
報刊文章詞匯多新造詞(有時往往是舊詞新意),內容多新近發生的事情;另外,有時為了能更有力地去說明某些問題,報刊文章的語篇組織結構采取了一些有別于常規文體的形式而有其自身的特點。在閱讀報刊文章的過程中感覺困難正是由于這一系列的特點造成的。
學習者沒有掌握足夠多的新聞語言(如新聞新詞匯,套語等)造成閱讀困難;而一些舊詞新意的詞匯,如果按照常規去理解,很容易造成對文章的歧義或對文章中心思想感到莫名其妙。而報刊文章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多是發生在周邊的事,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了解文章所要陳述的內容和意思,但理解又受到讀者對文章所討論主題背景知識熟悉程度的影響。 而內容主題的閱讀理解也是閱讀的目的與核心之所在。 同時, 報刊文章在體裁篇章組織結構方面的特點也給讀者帶來了理解障礙,報刊文章不拘泥于普通形式的結構特點使得讀者理解吃力,同時嚴重影響了報刊文章的新鮮趣味性帶給讀者的吸引力。
三、報刊英語閱讀教學中碰到的困難
傳統的報刊英語閱讀教學采取讓學生先預習所要學文章,課堂上默讀,教師當堂提問,隨后課堂討論。在教學實踐中,這樣教學模式的課堂很難讓學生活躍起來。并且由于上述提到的一些閱讀障礙,盡管在課程教案設計中將大部分時間分配給學生進行新聞的討論以增加學生對于世界的認知,然而,新聞新詞匯以及慣用法的解釋占據了幾乎大部分的時間,課堂教學也變成了一種對于報刊文章本身知識點的學習,而文章主題內容及背景知識和體裁上的不熟悉也讓課堂討論幾乎無法進行。這種模式的進行耗去了大部分的課堂時間,學習效果卻并不明顯。
那么,這樣一門重要課程的教學有無一種較為有效的辦法呢?在教學過程中,本人針對學生的各種具體情況,不斷摸索,嘗試,發現圖式理論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報刊英語閱讀的效率。
四、利用圖式理論指導報刊閱讀教學
1.加強語言圖式輸入。報刊閱讀中首先碰到的是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基本知識方面的難題,從圖式理論來分析,即語言圖式的輸入不夠。在實際教學中發現,詞匯、語法和句型等基本知識掌握的好壞對學生的閱讀理解有著重大的影響, 大多數詞匯貧乏、語法薄弱、句型結構不清的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差的語言功底成為影響他們理解文章的主要障礙之一。而報刊中又有很多舊詞新意以及新造詞匯,這使得本來就在基本語言知識方面有不足的學習者更感理解困難,,英語報刊在詞匯、句法方面與英語課本中的詞匯、句法有一定的差異,有其獨特之處。因而在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在這些方面加以引導,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足夠的詞匯,引導學生對于舊詞新意及新造詞匯等特殊的報刊英語進行收集整理學習,熟悉習慣的搭配用法,掌握語法結構知識規律,從而建立足夠的語言圖式,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使英語報刊閱讀有利于鞏固學生從課本所學語言知識,使英語報刊閱讀成為他們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得以積累、拓展的途徑之一。
2.增加內容圖式輸入。從前所述我們可知報刊閱讀教學中碰到的第二個難題是關于文章內容背景知識,即讀者對文章所討論主題的熟悉程度,它是決定閱讀理解的核心和關鍵之所在。對文章所討論主題的熟悉程度,內容圖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語言圖式的不足,幫助學習者預測、選擇信息、消除歧義,提高學習者對文章的理解程度。
圖式理論強調關于文章內容的背景知識,如果所讀文章發生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下,對學生的背景知識的介紹就顯得非常必要,即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的內容圖式。
作者與我們存在知識結構,生活閱歷等方面的差距, 圖式缺陷勢必會讓學生對所讀內容排斥,激活學生相關經歷,讓學生對所讀文章產生共鳴,可有助于學生對文章進行最直觀的理解。
同時,還可以采用“窄勢閱讀”的辦法,即閱讀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題的文章,這樣可以熟悉相關文章的寫作風格,從而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窄勢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背景知識,擴展信息獲取。
有了必要的內容圖式,即擁有了足夠的文章背景知識,讀者閱讀起文章來就容易理解得多。可見內容圖式的激活對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增進形式圖式了解。報刊閱讀中碰到的另一個較為常見的難題是對報刊文章的篇章形式,組織形式,即文章的體裁了解不夠,它也是影響閱讀理解的一大因素。 而形式圖式的輸入可以幫助掃清閱讀障礙,進而達到準確理解文章的目的。
在教學中,本人常看到有些學生在閱讀議論文體的文章時一籌莫展,不如讀敘事型的文章得心應手。那么,在學習這類讓學生感覺較難的文章時,教師可從文章結構入手,建立相應的形式圖式,明白文章的行文框架,在教學實踐中,盡管一些邏輯聯系較強的文章讓學生感覺非常困難,但形式圖式的建立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文章特點,記住文章要點層次,從而清晰地分析文章。同時形式圖式也是一種非常直觀的教學方法。
五、結論
在用圖式理論指導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時,主要的方法途徑就是:首先豐富學生的語言圖式,即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學習,其次是輸入必要的內容圖式,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再次,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形式圖式以彌補語言及內容圖式的不足。三者互相補充,互為整體,最后獲得關于閱讀材料的足夠圖式以達到理解的目的。
此外,在報刊英語教學中, 如先給學生下次課堂所要討論的話題,分配學生提前去收集整理一些與話題相關的資料,給機會讓學生口頭報告,讓學生針對自己同學的報告展開討論,這種形式的教學,可以避免由于教師對學生層次水平不清造成的選材過難導致的學習興趣的喪失,同時也可以讓教師脫離英語報刊閱讀教材過于陳舊的束縛, 更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因為學生水平層次不相上下,所選基本可以是全班大多數人的共同喜好話題。這也可以促進學生去主動了解一些報刊文章的背景知識,因為如果了解不充分,在報告時很難去回答同學們的提問,而這種嘗試也從口語方面給了學生鍛煉的機會,讓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總得來說是受歡迎的一種方法。
另外,利用網絡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輔助,能夠讓學生親身感受新聞報道,進一步理解其實質,客觀性及相對性,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進一步變為語言學習而學習為主動的收集掌握最新信息,進而達到報刊教學的目的。
六、不足與缺點
雖然圖式理論的運用能較好的提高報刊閱讀教學的效果,但也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如語言圖式(語言基本知識)的建立,內容圖式(背景知識)的形成和形式圖式(文章體裁)的熟悉,這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 要盡可能有效地利用學習者已有的圖式,再去激發并輸入空缺的圖式。讓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最好的利用圖式來指導教學。而這也說明,在報刊閱讀教學中除了學生主動的學習尋找相關圖式之外,教師要因材施教,多觀察學生圖式空缺,及時補充必要的圖式。
參考文獻:
[1] 羅燕子.圖式理論與大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7(1).
[2] 武姜生.第二語言閱讀研究的交互模式[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
(作者簡介:鄧銀燕,女,武漢長江職業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