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課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教學設計。包括教材內容、教法運用、目標確認以及學情的把握等基本內容。而對說課者進行量化或質性評價則是說課評價,是為了服務更高質量的教學。
歷史新課標的三維目標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就說課來講,其內容也就變了,包括教學設計、目標策略都要隨之變化。最重要的是理念必須轉變,變“重教”為“重學”。因此,說課活動評價標準也要從內容、方法、上跟著改變。以往中學歷史說課中,一個嚴重的問題是重“說”本身,而忽視對說課進行客觀而有效的評價,新課標出臺后,這些問題更加凸顯。雖然是新課改,但說課的基本模式不會改變,說課標、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說程序的基本內容依然存在。下面,文章從新課改的視角,結合“英國的制度創新”來探討中學歷史說課活動評價標準問題。
一、新課標的理解與把握
《中學歷史課程標準》明確闡述了歷史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這就要求說課者必須領會“三維目標”的內涵,并把“三維目標”貫穿于整個說課過程。因此,三維目標的理解和貫徹是評價說課者說課活動成功與否的首要標準。英國的制度創新這一課內容標準也明確了本課學生必須掌握《大憲章》和《權利法案》的基本內容以及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和作用。說課時必須闡明課程標準內容。
二、說課內容在專題或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分析是否合理
說課時,說課者應闡明說課內容所處專題或者教材知識結構中的位置,說知識重點和難點,結合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有尺度地把握知識的深度和難度。英國的制度創新這一課內容結構上可以分成兩大部分,一是《大憲章》和《權利法案》的產生和基本內容,二是內閣制度的來源和作用。另外,中學歷史說課要做到重點與難點分明,過程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評價說課時,不僅要判斷說課者是否清晰地闡明了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而且還要注重課程設計,包括重難點的引入,講解是否清晰易懂。《大憲章》和《權利法案》的內容以及責任你內閣制的含義和作用,包括議會的內容是本課重點。難點在于事件背后因果關系復雜,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歷史理解和思維能力。所以明確課題重難點,并合理有效地突破是評價說課又一關鍵標準。
三、新課標下的教學目標分析
內容標準要求學生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內閣的形成,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從知識與能力講,一場革命最基本的要素包括背景、標志事件、過程,結果和意義。從資本主義經濟的出現和發展到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從蘇格蘭人民起義、克倫威爾上臺到“光榮革命”,最后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責任內閣制形成,資產階級新貴族的統治建立。過程與方法而言,主要是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權利法案》以及《王位繼承法》和《大憲章》的內容。認識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國王權力的變化,以及“君主立憲制”涵義。通過比較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國王與議會的關系變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代議制的涵義,即人權對抗神權、王權的一次偉大勝利,從而提高到情感態度層面的目的。
四、教學方法是否圍繞具體教學目標、學情
具體教學目標下,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很重要。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權利法案》、責任內閣制的學習,理解君主立憲制的含義和特點,學會多角度分析歷史現象,培養學生歷史理解與思維能力。本課可以采用設問法展開課堂討論,完成教學目標。總之,教學手段效果要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才能事半功倍,這也是評價標準內容之一。
好的教學方法一定是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經驗和年齡特征,以及該方法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延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精神。另外,教師的講演和表達能力,以及深厚的專業素養都關系到教學活動成功與否。
五、教學程序的解說
導入時,播放奧巴馬競選演講片段,自然引申到現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的問題。而現代資產階級政治制度是在英國最先產生和發展的。這樣設計,是將社會時政熱點與所學內容相聯系,引起學生興趣。
展開時,1.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播放現代英國議會開幕式錄像。讓同學們仔細地閱讀“從《大憲章》到《權利法案》字段,提出問題:(1)《大憲章》是什么矛盾的產物?主要內容是什么?(2)十七世紀初,議會與王權的矛盾有了什么新變化?導致了什么事件?2.責任內閣制的形成,(1)通過屏幕打出英國議會下院開會時的照片。(2)通過屏幕顯示:2003年8月21日,布萊爾(內閣)政府為獲得對伊動武的議會授權,故意夸大伊拉克生化武器的殺傷力,騙取議會通過出兵伊拉克。后來議會質詢首相布萊爾,為何就認定伊拉克構成迫切威脅。要求學生回答這一段文字說明了內閣和議會的什么關系?并繼續提問:內閣與國王的關系如何?3.代議制下的民主化趨勢,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回答問題:代議制民主制度與工業革命的關系如何?
最后,綜合探究:十八世紀中國的民主政治與同一時期的英國有什么不同?要求每4人一組進行討論,在各組討論出結果后,在班上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后老師總結。
在整個評價說課活動中,既要考慮到量化的評估,也要有質性的評價,只有將量化與定性評價結合起來,結果才更加真實可靠,使整個教學質量上到一個更高平臺,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展現評價標準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姚錦祥.歷史學科“說課”活動的三個環節[J].歷史教學,2009(19).
[2]鄭輝.高中歷史知識的整合與重構[J].福建教育,2010(9).
(作者簡介:黎萬明(1987-),男,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