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地兒童閱讀現狀調查
1、可喜的一面
閱讀,可以幫助兒童的思維發展;閱讀,影響兒童的人生觀、道德觀的養成;閱讀,可能是影響一位兒童一生成長的關鍵。2009年4月23日,國家總理溫家寶參加讀書日的活動并做了重要的講話,他提倡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引導我們要“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他說:大家要記住一個真理:書籍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讀書可以改變人,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總理極具哲理的講話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讀書活動的開展,近幾年,全國各地紛紛舉辦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在推進全民閱讀的同時,著重將世界兒童讀書日4月2日定為中國兒童讀書日,大力呼吁和發展兒童讀書事業。各地的學校、圖書館還有很多家長們都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培養。在我們東陽市的很多學校每個學期都舉辦讀書節、讀書月活動,以此來促進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
2、家長和社會的憂慮
身處“讀圖時代”的我們距離傳統意義上的閱讀已經漸行漸遠了,可以說,我們生活的這個大環境不太適合培養孩子好的閱讀習慣!一是影視文化的大行其道,二是網絡游戲的無情泛濫,三是唯美時尚的“繪本閱讀”(在這里指有害的繪本)的強烈沖擊,很少的文字加上大幅的圖畫,更多的作用是加大視覺的感受力度,孩子們讀電視,讀電腦,讀Mp4,再加上校門口一些不法商販賣給兒童的那些暴力、色情的不良書籍……感官刺激帶來的愉悅讓我們以及孩子們漸漸地疏遠了需要思考感悟的文字閱讀。在孩子們越來越遠離書籍的情況下,如何引導兒童進入良好的閱讀世界,這成為學校、家庭的擔憂問題之一。其實現在的閱讀兒童也不少,但是如何讓兒童正確地閱讀,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是全社會的共同目標。
二、圖書館推廣兒童閱讀的意義
兒童閱讀活動具有許多不成熟性,表現在閱讀隨意性強,圖書的選擇上完全憑個人興趣;閱讀范圍窄,缺乏必要的閱讀技巧,閱讀效率低下;甚至部分兒童存在閱讀障礙,主要表現在沒有閱讀個性的盲從心理和為在關鍵性考試中取得高分的功利心理等等。家庭的閱讀指導非常有限,學校的閱讀指導主要是單純的寫作指導居多。我們東陽市圖書館作為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利用的公共機構,有義務為社會提供社會教育和人才培養。面對現在的兒童閱讀不容樂觀的現狀,圖書館為兒童閱讀興趣的培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當仁不讓。目的和意義只有一個,讓兒童真正愛上閱讀,營造良好的社會閱讀氛圍,逐步形成良好社會風氣和閱讀習慣。
三、圖書館推廣兒童閱讀的具體措施
1、提升兒童閱覽室圖書管理員的素質
我們圖書館是市級圖書館,人員配備不多,兒童閱覽室的管理員是一群年輕的姑娘,面對一大群年齡層次不同的兒童,有時候會束手無策。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做出了如下幾點要求和培訓:
(1)對兒童充滿愛心
兒童閱覽室來的兒童大大小小,各種各樣,我們要求管理員們微笑面對每一位兒童,讓他們能感覺到溫暖和關懷。在工作之余,還要求年輕的管理員們學習兒童心理學,閱讀心理學,了解讀者的心理發展,以便能夠更好地溝通。
(2)無私奉獻的犧牲精神
我們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的開放時間是雙休日兩天,剛好是別人休息的日子,管理員們放棄公休無私奉獻的精神很可貴,為了孩子,他們做到了,而且無怨無悔。
(3)極具耐心的工作精神
兒童們年齡不一,家教不一,表現出來的閱讀素質也是參差不齊。有的隨意取放書籍,做些淘氣的事情,甚至站到桌椅上,而我們的管理員們總能耐心細致地加以引導,不厭其煩地收拾整理各類書籍。
2、本館的各項推廣活動
(1)通過開展閱讀講座推廣閱讀
由于受到館領導的重視和關心,我們館與當地家庭教育群合作,于今年4月、5月兩個月之間連推兩場閱讀講座,借助媒體的力量宣傳閱讀的好處和意義,通過講座,讓廣大的家長和兒童更深刻地了解什么是閱讀,閱讀的力量和意義,還有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來聽課的大小聽眾座無虛席,各類圖書的介紹更是帶給大家一場及時雨,因為有很多的家庭正在困惑該怎么樣給家里的兒童買書、借書。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的介紹吸引了更多兒童走進圖書館,辦借書證,進閱覽室等等,達到了一定的效果。6月1日兒童節,我們館還組織了兒童免費觀看名著電影《夏洛的網》,極大地激起了兒童的閱讀興趣。
(2)把閱讀推向農村
與城市家庭相比,農村家庭,農村的兒童更需要專業的閱讀指導與優質文化的傳播,農村的家長外出打工的較多,即使不出遠門的也大都入鄉鎮企業打工,家庭閱讀氛圍很難形成,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有書可看。農村兒童對書籍的渴望也是很強烈的,《語文課程標準》對兒童的課外閱讀量的要求也體現出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針對這一狀況,我們館采取送書送知識下鄉活動,其中也包括兒童書籍的推廣和傳輸。相信只要堅持,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定能改變農村兒童的閱讀現狀。
(3)大力提倡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又稱“親子共讀”,就是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4)引導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俗話說:家長就是兒童的一面鏡子,此話一點不假。我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告訴和引導家長,要讓孩子喜歡書,喜歡閱讀,自己必須要先喜歡閱讀,所以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每天抽時間陪孩子一起看看書,讀讀報,聽聽廣播。在我們的推廣下,很多家長重回童年好時光,每晚8點半的小喇叭廣播成了很多家庭的必聽節目,也是他們最和諧的親子閱讀時間。
(5)引導家長給孩子大聲地朗讀
研究聽力的專家表示: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和聽力在八年級的時候會達到相同的程度,在這之前,通常聽力比閱讀能力強,因此,孩子能夠聽懂并理解那些復雜的有趣的故事書,卻無法看懂故事書,這也就是有很多小學的孩子看書只能看一會兒的原因。所以我們鼓勵家長們堅持給孩子讀書、讀故事,一直到孩子長大。
(6)幫孩子正確地選書
梅子涵說:一個渴望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的方式當然是閱讀。什么是經典,就是年紀大了,還會告訴自己的晚輩,自己珍藏了一輩子的書。
從兒童的課外閱讀情況看,隨機性比較強,一有機會就見什么讀什么。另外,孩子們有繁重的學習任務,那些寶貴的時間必須用來讀最好最實用的書。在培養孩子有良好閱讀習慣的開端,應讓學生養成善于選擇的習慣。讀什么樣的書才有益呢?家長和老師要加以引導。“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很多的閱讀專家都這樣說。丹麥世界童話大王安徒生的《丑小鴨》是經典;瑞典的童話外婆林格倫的《長襪子皮皮》是經典;羅爾德·達爾的《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經典;日本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是經典;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的《稻草人》也是經典……這些書籍在我們圖書館都能馬上找到,而閱讀這些經典書籍,會讓孩子變得優雅、優秀、完美。孩子們會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雅的心情和感覺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能夠引起他們共鳴、喚起熱情向往和興趣的書,如:童話、神話、民間故事、優秀的卡通和漫畫。中高年級的學生選擇的面會廣一些,隨著身心的發展,他們可以理解感情更細膩、內蘊更厚重些的書籍,可讀的書籍應向文學名著、科普讀物、科幻小說、偵探小說等幾類靠攏。孩子喜歡什么書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一般會選擇熟悉的書名,老師推薦的,同學中熱門的。此外,每個孩子的實際閱讀水平也會有差異,我們要根據對孩子的了解,幫助他制定不一樣的閱讀計劃,有針對性地閱讀。我們專門列了一份孩子適合的書籍名單,供家長們參考。
(7)引導兒童適當地做讀書筆記
通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很多孩子在讀書時都有這樣的習慣:磨磨蹭蹭,一本書讀了好幾天還是最前幾頁;讀完一本書,并不知道它在說什么,連人物也忘掉;讀后沒有感悟,無法從中得到啟迪。對孩子們來說,如何提高閱讀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徐特立先生曾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讀書筆記就是很好的閱讀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此,在課外閱讀時應要求中、高年級學生注意圈點勾畫以加深印象,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家長的榜樣力量也是無窮大的。
綜上所述,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工作中,開展一系列活動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要告訴孩子們:親近文學吧,讓自己閱讀,閱讀,再閱讀,因為閱讀使你有格調,擁有不平庸的眼睛,會讓自己的生活幸福快樂。
參考文獻:
[1]劉軍莉.淺談少兒圖書館的閱讀輔導工作[J].當代圖書館,2006(2).
[2](美)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M].南海出版社,2009-7-1.
(作者簡介:徐向明,男,浙江省東陽市圖書館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