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與群眾通過廣播這個新聞媒體直接進行對話交流,成為新聞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才能使領導與群眾直接對話節目熱播不衰呢?長治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率開辦《政風行風熱線》廣播直播對話節目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只有群眾積極反映問題,領導熱心解決問題,才能使領導與群眾對話節目熱播不衰。
一、熱播之因
長治市的新聞監督,曾在2002年7月引起中紀委有關部門的關注,經過調研,認為這個市當時在新聞監督方面力度空前,堪稱新聞監督第一市。長治市的新聞監督,報紙和電視發揮著主導作用,而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廣播《政風行風熱線》直播對話節目,就充分顯示出這一點。該節目每天定時在8點播出,每次40分鐘,每次至少請一名市黨政部門的領導走進直播室通過專門設置的兩部熱線電話與群眾直接對話,自2002年1月1日開播以來,每次對話中,群眾打來的電話都是一個接一個,群眾把自己迫切需要反映的問題及時反映給領導,領導則耐心傾聽,能當場回復的當場回復,不能當場回復的,也在隨后的時間里盡快給予回復。并把回復的結果公之于眾。從而深深地吸引了眾多群眾,成為越來越受群眾喜愛的節目之一。
二、反映問題
因為領導與群眾直接對話節目是雙方面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手才能擋住兩耳風。群眾反映問題是基礎,領導解決問題是關鍵。二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反映問題是指領導與群眾直接對話時,群眾通過長治廣播電臺公布于眾的兩部熱線電話打進直播室,或反映一些明顯的社會腐敗現象,或反映自己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時的一些問題,或針對當前當地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或針對所處社會生活環境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歸總起來,方方面面的問題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如手續辦了近一年、國家損失三千萬——潞城市民營企業家郝玉香反映自己申請進出口經營權所遭遇到的具體事實,令人痛心;民間移民開先河、舉步維艱為何方——襄垣縣一位叫栗志軍的,購買荒地一萬畝開辦扶貧移民開發中心,從外縣特困區移民二百多人,有關部門卻遲遲不給辦戶口,令人揪心;收了款三年多、宅基地無蹤影——屯留縣余吾村多戶村民錢被收后,卻久久得不到宅基地,令人心酸。以上是一些大的方面的問題,還有一些涉及群眾一般生活的問題,就更多了。一般來說,有了一定的渠道,群眾反映問題的積極性還是很大的。這可以從開播幾年來的《政風行風熱線》廣播節目電話記錄中看出來:幾乎每天都要接到十幾個電話,有時節目播完了,電話還一直打進來,導播因此記錄下來,隨后即反映相關部門。由于反映的問題都有著落,所以才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電話。因此,這樣的電話被稱為熱線則一點也不為過。
三、解決問題
對于群眾反映出來的問題,解決的途徑如何呢?
1.當場回復型。在領導與群眾對話運行過程中,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對話的領導即可當場予以答復。如長治市環保局局長在與群眾對話時,了解到郊區故漳鄉史家莊村土焦死灰復燃危及村民生存環境時,即當場做出答復說,馬上就可以前往了解,只要事實確鑿,一定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這種顯而易見的問題,解決的程序一般是在對話過后,對話部門的領導當即派人前往解決。這是領導與群眾對話最為顯著的效果。史家莊村土焦死灰復燃的問題就是這樣得以解決的:土焦爐最終被鏟除,相關責任人被撤職和處分。
2.媒體督促型。對于群眾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在領導與群眾對話后,在《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編輯記者的督促、協調下予以解決的。參與對話的部門領導根據對話記錄下來的問題,責成有關人員予以落實,一般來說,在節目編輯記者的督促協調下,不太難解決的問題,大都是能得到解決的。如村領導濫伐林木、民選廠長主管部門不認可、企業粉塵危及百姓健康等問題就是這樣得以解決的。
3.“跟蹤追擊”型。這類問題是在領導與群眾對話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后,由于種種原因,或因時間拖久了,或牽涉面廣,或關系錯綜復雜等,解決起來難度就要大些。 這就需要編輯記者的追蹤采訪和多次參與。編輯記者根據群眾反映出來的問題,前往了解情況,追問采訪當事人,把相關資料反饋給對話部門的領導。這樣,經過編輯記者的“跟蹤追擊”和“穿針引線”,往往能起到比督促更好的效果,因為這是一種間接的催逼。
4.疑難問題型。當然,也有群眾反映的一些問題涉及到司法方面,那不是一兩次領導與群眾對話以及編輯記者的“跟蹤追擊”和“穿針引線”所能解決了的。對于這類問題,負責開辦《政風行風熱線》的編輯記者以及導播等一般都要反映給司法等有關部門,讓人家去按程序去解決。雖然如此,由于有了媒體的無形監督,這類問題解決起來也相對要公平些。
總之,領導與群眾通過廣播進行直接對話,始終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等問題而展開,拓寬了領導與群眾對話溝通的渠道,縮短了領導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無形中也密切了領導與群眾的關系,是一種創造性地進行新聞監督的好形式,特別是群眾積極而主動地反映問題,領導始終如一地把解決問題當成對話的最終目標,從而形成良性互動,使這種對話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最終達到熱播不衰的良好局面。
(作者簡介:石玉潔(1968.12-),女,山西長治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記者,現任長治廣播電視臺總編室副主任,新聞作品曾多次獲獎。《一座文明公墓》獲山西省好新聞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