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語課堂教學中存在著的不良教育現狀
(一)干巴巴的知識羅列
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的“滿堂灌”的陳舊模式,課堂上缺少學生的活動,導致學生沒有參與的熱情和動機,學生聽到的只是枯燥的、乏味的說教與布道,學生很容易疲倦。
(二)師生關系為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
教師習慣陶醉于個人的表演,講的內容過多,他所提供給學生獨立掌握知識、主動訓練能力的機會就越少,學生長期處與被動位置,沒能及時思考、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當然更沒法鞏固。
二、原因分析
(一)教師沒有抓住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根據小學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的年齡小、善于模仿并且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具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和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抽象思維能力低,因此,教師應抓住這些特點想方設法創設語言交際的情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教師自身的問題
1.教師沒有注意角色的轉變。過去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教師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而學生在被動的接受知識。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適應現代科學發展的新知識不斷涌現。那些英語教師,沒有經過英語教學法的培訓,沒有起碼的英語教學法的概念,上起課來要么“以前教師怎么教我,我也怎么教學生”,要么“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他們只滿足于把教學計劃完成,已不能適應新世紀的發展,而且學生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氛圍,不利于外語教學。因此,新世紀的小學英語教師應轉變那種陳舊的教學模式的觀念、知識結構、工作方法和行為方式等方面,挑戰自我、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現在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知識的構建者,教師關注的應是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方法缺乏靈活多樣性。沒有調動起同學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明確學習目的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使自己的課生動有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如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引起學生學習的最直接的動力既非遠大的理想,也非美好的未來,而是知識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是讓學生全神貫注地進入課堂學習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對于起始年級的學生來說興趣就是動力。
三、解決措施
(一)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學生的積極性并不是天天有,時時有,有時會因為日常生活小事或心理、生理上的問題而對課堂失去興趣,也有可能因為教師一時之失而降低學生的積極性。所以。當學生表現出熱情時,教師要設法保護,不要讓其失去。教師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不要忘記用well done,very good, thank you等話語掛在嘴邊,或用非言語行為對學生進行表揚和贊賞,以達到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信心的目的。學生參與活動不可能都是成功的,學生在活動中做錯了或效果明顯不佳,要讓他們再試一次,然后用贊揚的語言進行夸獎。
(二)設計貼進現實的活動,激發主動參與的熱情。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書本上的知識只是他人的思想,不等于個體自己的知識的經驗,個體只有通過自身得體驗——在社會生活中參與、感受與體現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才能獲得經驗的增長和發展。”這里提到的“社會生活”,一是要求我們的英語課堂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學習環境,二是要求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活動的“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深刻的印象,然后記得更牢。為了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要活學活用,激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在上反身代詞這一課時,首先明確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七個反身代詞和做主語同位語的主要用法,然后根據學生平時所接受的程度來確定教法。在“聯舊引新”這個環節中,可讓英語成績較差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上黑板寫I—my,you—your(你的),he—his,she—her,we—our,you—your(你們的),they—their七對做主格和作形容詞用的人稱代詞,給他們一個表現機會,老師指著那位男生對全班說(并提醒全班在聽的過程中特別注意最后一個單詞,分析其構詞法),“He can write these words himself”然后指著那位女生對全班說:“she can write these words herself”(每引出一個反身代詞,都把它寫在學生所寫單詞后面)接著,教師在黑板上寫They can write these words____.提問學生這個空格該填什么。學生在前面例子的啟發下,有些填theirself,有些填themselves,而英語中沒有這兩個單詞。教師把正確的寫法themselves告訴他們。此時,正確與錯誤的填法相對照,學生印象深刻,記得牢。
參考文獻:
[1]賀林香.教師博覽[J].江西教育期刊社,2007(1).
[2]張鶯,付麗萍.小學英語教學法[J].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貴州省大方縣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