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詩兩首》中的《天上的街市》和《靜夜》的風格與古代詩歌很相似。尤其是《靜夜》一詩,具有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借此筆者給同學們講一下詩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一、善解意象。鑒賞詩歌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詩歌中的
意象。意象是指詩中融入了詩人主觀
情感的客觀物象,是詩人內在的思想
情感與外在的客觀物象的統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
“物”。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詩人主觀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寄托
著詩人復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
理,承載著詩人強烈的主觀色彩。我們
理解詩歌形象時,總是從感受意象開
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詩歌鑒賞中居
于核心地位的藝術感受能力。如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連續疊用九個意象組成一幅彌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陽圖,烘托出浪跡天涯的
游子思念故土的情懷。那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等意象,都傳遞著詩人的羈旅愁思。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也有一系列的意象,即街燈、明星;《靜夜》中的月光、松林、白云、疏星,這些事物本無感情,卻在詩人眼中產生了變化,成為了他傳達感情的媒介。因此體會這些事物中所寄寓的意義,也正是理解詩人情感的途徑。
解讀詩歌中的意象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熟悉意象的傳統色彩。詩歌中常用一種反復出現的意象來表達特定的情感,它代表了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因而,這些意象有較為固定的意義。熟悉意象的傳統色彩,有助于加深我們對詩歌的理解。如“梅”這一意象,古代詩人反復運用,它已成為堅強、高雅的象征。
2.分析意象的個性色彩。同一個意象,不同的詩人也會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義,要注意結合詩句來辨析。例如:同是秋景,中國古代詩歌中大多寄寓了悲秋的情懷,而劉禹錫卻是“我言秋日勝春朝”,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情感;毛澤東“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詩句表達了詩人以天下為己任、改造舊世界的豪情壯志。因此郭沫若詩歌中的意象,也應該會有自己獨特的意味。這一點,要結合詩人個人經歷和時代因素分析。
二、巧析意境。詩人常通過一系列相關意象的組合,構成具有特定意義的意境。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利用滿天的繁星營造出來的街市情景,體現的是一種朦朧、悠閑的氛圍;而《靜夜》中利用月光、松林、白云、疏星營造出的是一種空靈高遠、寧靜恬淡的意境。
鑒賞詩歌時,首先要指出各類詩歌的共性,同時又需要強調詩歌的個性。在共性與個性之間,體會詩歌所帶來的享受,詩歌鑒賞就不再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