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鳥,它的叫聲好似在說:“麥干草枯。”當農村里到處都能聽到響亮的“麥干草枯”的聲音時,農忙就到了,緊張的收麥栽秧就拉開了帷幕。收獲金色的喜悅,栽下綠色的希望,是農村人對綠色生活的定義。用今天比較時髦的話說,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總也忘不了農村綠色生活的調味劑——“小香檳”。說是“小香檳”,其實就是汽水,綠綠的瓶子里,裝著無色的水,雖說不是“農夫山泉”,但是有點甜?!靶∠銠墶焙鼙阋耍瑑擅X一瓶,但在當時也是奢侈品,它只在請客的餐桌上露面。農村人農忙時請客,多是為了感謝鄉鄰對自家的幫助。農村人三五成群幫某戶人家栽秧,在過去那是常有的事。他們從不收取酬勞,干活認真、細致,無可挑剔。每當這個時候,主人就會割上二斤五花肉,買上兩塊豆腐,再配上自家的綠色食品:韭菜、雞蛋、刀豆腐、黃瓜、青菜等,做一桌好吃的,還不忘買一打“小香檳”來犒勞大家。喝著甜甜的“小香檳”,看著田里栽得很整齊的秧,主人和客人都笑了,都醉了。
有“小香檳”的日子是甜美的,同時又是辛酸的。那是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油是非常寶貴的。有一天,我那有著一頭自然卷發的姑姑用“小香檳”的瓶子裝了一瓶油,準備送給我奶奶。誰知姑姑在半道上被一個剛學會騎自行車的小青年給撞了,瓶子破了,油灑了?;艁y中姑姑發現瓶子從中間摔斷了,于是她顧不得疼痛,趕緊撿起那未灑的半瓶油。而今,誰還會稀罕那半瓶油,誰還敢撿那說不定還掉進去了玻璃碴的半瓶油。但當年,姑姑卻毅然決然地拿著那半瓶油,頂著烈日走了十里路,把未灑的半瓶油送給了奶奶。這半瓶油,奶奶是吃了還是沒吃,我已記不清,但那綠綠的半截“小香檳”的瓶子,我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喝“小香檳”的年代,水是碧的,山是青的,路是綠的。人們在享受綠色生活的同時,更擁有綠色的心境:再怎么忙,不忘幫忙;再怎么苦,不忘父母;再怎么累,不讓心累。
而今“小香檳”已離我們遠去,有些農村人也已擯棄“收獲金色的喜悅,栽下綠色的希望”的綠色生活,紛紛趕往都市淘金。當“麥干草枯”的聲音再次響起時,農村里留守的卻是孩子和老人。
試問離我們遠去的僅僅是“小香檳”嗎?
后記:近年來高考“假、大、空”的文風盛行,不少中學生靠背范文在考試中得了高分。2010年被閱卷者稱奇的那篇高考作文《足不出戶,已到巴西》又是一篇“幸運”的套作。而專家、學者對它的寬容,更是助長中學語文老師鼓勵學生背范文、套范文的不正之風。長此以往,中學生的作文水平將不可想象。筆者謹以此文來表達對“綠色理念”的信仰,對“我手寫我心”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