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采用L9(34)正交設計,用西藏砂生槐(Sophra moorcroftiana)種子幼苗為外植體,研究NAA、6-BA和IBA不同濃度配比對組培增殖系數的影響,采用田口方法對試驗的3個因素及各水平進行S/N值分析。結果表明,用MS+2.0 mg/L 6-BA+0.4 mg/L IBA培養基時,西藏砂生槐種子幼苗接種可獲得最佳的增殖系數。
關鍵詞:西藏砂生槐種子;組培;增殖系數;田口方法
中圖分類號:S792.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6-3421-02
Application of Taguchi Method in Tissue Culture and Induction of
Sophra moorcroftiana Seed
QU Fen-xia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Biology,Hezhou College,Hezhou 542800,China)
Abstract: L9(34) orthogonal design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A, 6-BA and IBA concentrations on the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of tissue culture using the bud of Sophra moorcroftiana seed as explants.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raft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S/N analysis accomplished by Taguchi method. The highest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could be achieved if inoculating the Sophra moorcroftiana seed in culture medium with MS+2.0 mg/L 6-BA+0.4 mg/L IBA.
Key words: Sophra moorcroftiana seed; 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coefficient; Taguchi method
砂生槐(Sophra moorcroftiana)又稱“西藏狼牙刺”、“刺柴”,豆科豆屬多年生矮而多枝的灌木,生于干燥的山坡、沙灘,為西藏特有植物[1]。其主根發達,具有防風固沙作用;嫩枝葉和干葉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有較高的飼用和食用價值[2];藏醫學認為其種實性寒味苦,能消炎解毒,治濕熱黃疸、白喉等疾病;研究表明,砂生槐含有豐富的苦參類生物堿,它具有抗癌、升血、平喘和抗心律不齊等方面的藥用效果,此外還能抑制植物致病細菌和真菌的生長繁殖,是天然藥物和生物農藥的主要原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3]。
長期以來,當地群眾利用其植株進行牲畜放牧或用作生活燃料,不僅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而且野生分布數量急劇減少。對西藏砂生槐人工種植可以一次種植,多次利用,但用種子和根蘗繁殖苗木生長周期長,且繁殖系數低,極大地限制了砂生槐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發展。與其他無性繁殖相比,組培苗不僅能保持原有品種的優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數大,還具有提前開花結果等優點,可進行周年工廠化生產,經濟效益高。我國目前對砂生槐的組織培養技術研究尚屬空白,為了保護開發和利用這一珍貴的植物資源,試驗利用野生砂生槐種子進行無菌培養,選用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和濃度配比,誘導芽苗增殖培養,以期為砂生槐的工廠化育苗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西藏砂生槐種子于2003年9月采自西藏自治區米林縣,自然通風晾曬后用普通干藏法貯存,選取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用自來水沖洗30 min后,用體積分數為75%的酒精浸泡30 s,再用質量分數為0.2%的高錳酸鉀消毒20 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次,把經過以上處理的種子用刀片輕輕劃破種皮,接種在MS+50 mg/L活性炭的培養基上,淺層液體培養50 d。
1.2試驗設計
試驗的因素與水平設計見表1,采用L9(34)正交設計[4](表2),把無菌萌發的西藏砂生槐幼苗切去下胚胚軸和根,將莖苗接種在以上9種培養基中,每瓶接2個芽苗,每個處理接10瓶,重復3次。基本培養基為MS培養基,蔗糖為30 g/L,瓊脂粉為3 g/L(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H值為6.0;光照時間為16 h/d,光照強度為2 000 lx左右,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3±2)℃,培養周期為40 d。
1.3統計分析
調查增殖系數,對調查數據取其平均值,采用田口方法的靜態望大特性S/N值進行試驗分析和試驗優化設計。增殖率=再生芽苗數/接種芽苗總數×100%。
2結果與分析
對于望大特性,從試驗結果表2可見,S/N值越大,代表此因素在該水平處理效果最佳,極差最大的對試驗結果的影響也最大,可知重要因素排序依次為B、C、A,也就是說,6-BA對試驗結果也就是西藏砂生槐芽苗增殖影響最大,其次是IBA、NAA。從S/N值趨勢圖(圖1、圖2、圖3)可以看出,在試驗的三因素三水平中,最佳處理組合為A1B3C2,即MS為基本培養基,加入2.0 mg/L 6-BA和0.4 mg/L IBA為最佳增殖培養基。
3結論與討論
田口方法目前主要應用于機械、管理等領域[5],而在組培快繁技術領域鮮有使用的相關報道。而利用種子幼苗作為組培快繁的外植體,國內研究較多,如雪蓮、羅麻布、普通狗牙根等[6-8]用種子組織培養,獲得了理想的效果,試驗以西藏砂生槐種子為外植體,采用田口方法的試驗設計并對試驗結果進行了S/N值分析,研究了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和濃度對西藏砂生槐不定芽增殖系數的影響,分裂素6-BA對其影響最大,其次是生長素IBA,砂生槐對NAA誘導最不敏感。最佳處理為A1B3C2,即最佳的增殖培養基是MS+2.0 mg/L 6-BA+0.4mg/L IBA。
在組培快繁技術中,從生芽的誘導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誘導過程中還會發生褐化及玻璃化等問題,常常會影響增殖芽苗質量。在西藏砂生槐幼苗組培苗的誘導試驗中,就碰到玻璃化的問題,引起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很多,比如6-BA濃度過高、溫度過高或者光照不足等,對這些問題的解決,還有待深入細致地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 西藏植物志(第二卷)[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717.
[2] 李玉祥. 西藏砂生槐綜合利用價值的研究[J]. 西藏畜牧獸醫,1994(2):55-58.
[3] 馬興銘. 西藏砂生槐生物堿抑菌及殺蟲活性測定[J]. 中國生物防治,2005,21(3):186-187.
[4] 李永文,劉新波.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 郁煒,呂迅.基于田口方法的鈮酸鋰基片CMP工藝研究[J]. 輕工機械,2009,27(1):95-97.
[6] 江曉珩,張毓濤,布早拉木·吐爾遜,等.雪蓮種子不同處理對優化組織培養體系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0(1):89-90.
[7] 劉志華,馬艷紅,曹楓. 羅麻布種子組培再生體系研究[J]. 種子,2010,29(4):5-8.
[8] 姜茜,張琪,鄭麗屏,等.普通狗牙根種子組培技術優化及植株再生[J]. 北方園藝,2010(10):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