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焦作市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經調查,焦作市的代茶植物有18種,隸屬于9科15屬,均具有很高的藥用及保健價值。作者就代茶植物的利用部位、性味特點以及具有的藥理功能做了簡要介紹,并對焦作市的代茶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代茶植物;資源調查;開發利用;焦作市
中圖分類號:S571.9;S502.4;F303.4(613JZ)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6-3325-0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ubstituting Tea Plant Resources in Jiaozuo City
ZHANG Yue-qin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 Jiaozuo 454001,Henan, China)
Abstract: The plant resources in Jiaozuo city were abundant with many different species. There were 18 kinds of substituting tea plants in Jiaozuo city, belonging to 15 genera in 9 families. All these plants had high medicinal and health valu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se substituting tea plant attributes and tastes, as well as their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was given.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ubstituting tea plant resources in Jiaozuo city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research.
Key words: substituting tea plant; resources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Jiaozuo city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發現和利用茶飲料最早的國家,我國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已有3000余年[1]。除茶樹以外,我國民間還用其他野生植物的葉、莖、樹皮、花、根、果或全株制作代茶飲料,它們具有清涼解毒、潤肺止咳、降低血壓、延緩衰老之功效。因此代茶植物資源是一類重要的資源,能從中開發出很多新型的保健飲料。
1焦作市代茶植物資源概述
據調查,焦作市共有高等維管植物1 440種、115變種(變型),隸屬于159科685屬。其中有代茶植物18種,隸屬于9科15屬[2],占我國代茶植物資源總數250種的7.2%[3]。表1對這些代茶植物的利用部位、性味特點及藥理功能等做了簡要介紹。
2焦作市代茶植物資源利用現狀
焦作市代茶植物資源豐富,其中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 Hara]是目前開發利用程度最好的代茶植物。冬凌草系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屬[Rabdosia(Bl.)Hassk.]植物,因其植株凝結薄如蟬翼、形態各異的蝶狀冰凌片而得名。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采用全自動IACP-9000等離子發射光譜進行分析后得知,冬凌草含有Fe、Ca、Zn、Se等24種微量元素,含有丙氨酸、天冬氨酸等17種以上的氨基酸,還有維生素C及抑菌消炎防癌抗癌的冬凌草素、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并且極高的蛋白質含量(11%)和硒元素的積累是冬凌草營養價值的重大發現,從而使冬凌草制成了中老年人的日常營養珍品——冬凌草保健茶。冬凌草保健茶采用生長在無污染的太行山區野生植物冬凌草為主要原料,輔以優質的茉莉花,精煉加工而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健胃活血功效,是新世紀治療咽喉炎、口腔炎等炎癥及攻克癌癥的天然植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保健價值[4]。不過當地還有許多代茶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它們只是經過較為粗放的簡單加工,就在當地以較低的價格銷售,沒有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和市場影響力,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了解較少,從而使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很弱。
3對焦作市代茶植物資源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的建議
3.1加強對焦作市代茶植物資源的保護
首先要保護代茶植物資源生長的原生環境。由于大多數代茶植物都是野生種類,它們只能生存在特定的環境中,所以對代茶植物原生境的保護極為重要。其次要增強民眾的環保意識,保護環境、保護物種是全民性的活動,要對民眾進行科普教育,運用多種形式,持續地宣傳植物資源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提高民眾對保護自然的認識,激發大家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資源的積極性,培養保護自然的良好風尚,這是保護好物種資源的關鍵。第三要加強對代茶植物種質資源保護的科研投入。進一步深化對代茶植物生長發育規律、生態適應性、遺傳變異性方面的科學研究,從提高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引種栽培技術、遷地保護措施等方面著手進行新一輪項目安排;對植物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及可持續利用進行深入探討。從而提高代茶植物的栽培適應性,增加個體數量,確保特有植物的良性發展。
3.2加大代茶植物資源開發力度,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加強市場策劃,擴大市場影響力,營造出一定聲勢,使代茶植物產品在市場上眾多的飲料產品中脫穎而出。扶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加工業,改進民間加工工藝,從色、香、味、形的商品要求出發,再現代茶飲料的傳統風味,突出產品特色。代茶產品應特色明顯而無藥味,突出如健美、安神、醒酒等特色;加香特性上應引進不同香型,克服以往單一的玫瑰香型;造型方面也應著手改進;還應當從飲用方便、符合不同消費者群體的習慣出發,增加速溶、袋泡茶等先進加工工藝的產品類型。
3.3加強野生植物的引種馴化,建立代茶植物的人工栽培和深加工基地
代茶植物多為野生植物,種群小,零星分布。要開發成為飲料產品,使之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必須進行人工栽培。培育“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實現資源開發的規?;⒓s化生產,建立代茶植物資源試驗和生產基地,是實現大面積人工栽培代茶植物的重要措施,以此把植物資源優勢轉為商品優勢,進而成為經濟優勢。生產廠家可與鄉、村或農戶,采用股份制形式,共同建立原料生產基地,大量生產各種代茶植物產品原料,從而不斷地生產出各種保健飲料來供應市場。同時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引進技術、設備、人才、資金等要素,開展代茶飲料產品的深加工,不斷開發研制系列飲料產品、系列保健品等,以拉長代茶植物產品生產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總之,代茶植物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從中開發出國內外市場需要的新型天然保健飲料系列產品。我們應在保護其種質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地進行綜合性的開發利用,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茶業卷編輯委員會.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茶業卷[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8.
[2] 辛澤華,張子健,范喜梅. 焦作植物志[M]. 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2.
[3] 劉國民.中國木犀科代茶植物的多樣性與開發狀況[J]. 貴州科學,2003(1):69-77.
[4] 李欽,馮衛生.冬凌草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開發研究進展[J].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