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編輯部網站的質量取決于編輯部信息資源建設程度。本文在分析我國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現狀的基礎上,總結了編輯部網站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增強網站有效性的途徑和網站建設的重要環節。提出網站設計者應根據用戶需求建設網站,堅持“以讀者為中心”多角度組織信息,合理設計頁面,確保網站的良好運行。
〔關鍵詞〕編輯部網站;信息資源建設;個性化服務;信息服務
收稿日期:2011-02-21
作者簡介:陳 臣(1974-),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校園網主頁”與“蘭州商學院學報網站”建設,發表論文數篇。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6.033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11)06-0130-03
Status Investig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Front-end Performance for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nece Websites in China
Chen Chen Ma Xiaoting
(1.Network Center,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China;
2.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China)
〔Abstract〕Editorial department website quality is decided by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degre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nece website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summarize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method to heighten the validity of web sites and focal segments of web sites construction.The designer of home page should understand users need,persists“taking the reader as the center”,organize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design columns rationally,keep the website functioning well.
〔Key words〕editorial department website;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customized service;information service
隨著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期刊的出版發行工作由傳統的紙質期刊編輯、發行,向以高科技手段對信息進行多媒體處理的多種發行、傳播方式轉變。編輯部網站作為編輯部與讀者、作者、編輯、專家信息交流與處理的門戶,針對不同用戶個性化信息服務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策略和服務內容。同時,也提高了期刊編輯、發行的工作效率與編輯質量,提高了期刊的學術水平和信息傳播效率。
圖書、情報學期刊與其它專業期刊相比有較強的情報信息學特點,其編輯部網站建設目標與任務有鮮明的專業特色。網站功能不僅僅為編輯部信息發布與日常數據編輯、用戶管理工作,而且擔負著本學科專業知識交流、數字資源共享與專業讀者網絡交流空間建設等任務。只有加強編輯部網站功能與水平建設,才能真正成為編輯工作的得力助手,實現“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模式[1]。
1 調查對象及研究方法
1.1 調查對象
作者對我國2010-2011年圖書、情報學18家CSSCI來源期刊及5家擴展版來源期刊編輯部網站做了調查、分析。調查內容涉及網站頁面建設、用戶服務功能、數字資源庫建設及智能化服務4個方面,涉及網站的內容時效性、權威性、功能結構、數據庫建設、檢索易用性、導航功能、用戶友好性、個性化服務、信息更新頻率、開放交互性、用戶訪問量、智能化、網絡博客及論壇、用戶增值服務、網站安全性15個二級指標。將評估二級指標內容分值化,可以真實、全面地反映我國圖書、情報學期刊網站的建設水平與基本現狀。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評估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圖書、情報學期刊網站評估指標
1.2 調查結果
通過對2010-2011年圖書、情報學18家CSSCI來源期刊及5家擴展版來源期刊編輯部網站瀏覽調查,并依據評估指標內容對調查項目分值化,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我國圖書、情報學期刊網站評估結果
從調查結果看,評估結果為優秀的6家期刊雜志,均為2010-2011年CSSCI來源期刊圖書、情報學排名前10名刊物。網站建設方面,這6家期刊網站內容詳實、功能強大,涵蓋了編輯部稿件投寄、專家審稿、作者用戶管理等日常工作。此外,還建設有內容新穎、權威的自建或共享數據庫,有較強的用戶友好性與個性化服務。同時,為了適應新時期期刊編輯需求,個別期刊還初步具有智能化與增值服務功能。評估結果為良好的7家期刊網站,網站較好地保障了編輯日常工作與用戶服務需求,但在網站功能、內容、用戶服務能力建設上存在一定不足。評估結果為一般的6家期刊雜志已初步建設了網站,網站功能以各種通知與用戶信息管理為主,不能為編輯、審稿人、作者、讀者提供功能服務。而不合格的4家期刊雜志,未建立期刊網站,投稿與審稿管理及期刊訂閱以編輯部電子信箱及郵局郵箱為主,自動化水平較低,編輯部信息處理及與用戶信息交流能力差[2]。
2 我國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存在問題
2.1 網站設計目的性不強,一、二級頁面層次結構差 我國圖書、情報學期刊網站的主要功能是輔助編輯進行日常稿件審理、編輯、發行工作,對稿件、作者、讀者用戶數據管理,對圖書、情報學專業數據庫、論壇、博客進行建設。從調查結果看,部分圖書、情報學期刊網站設計目的性不強,不能將專業性與權威性作為網站建設指導原則,過分強調用戶視覺感受。在網站功能設計上不能貫穿編輯部編輯工作與用戶服務兩條主線,網站功能性體現不明確,無法提高編輯工作效率與用戶滿意度。
2.2 網站內容時效性、權威性不強
圖書、情報學專業網站建設有較強的專業性、時效性與權威性,其用戶群為有著較高學術水平的編輯、專家、作者、讀者。要求專業網站所提供的數據庫、網刊、專家博客資料與信息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時效性與權威性,且網站內容易于用戶通過身份識別后與其它專業期刊與數據庫資源共享。部分編輯部網站存在著資料陳舊、更新不及時,資料權威性差的缺點。且專業數據庫建設不規范,不利于數據共享,用戶訪問量低。
2.3 網站信息導航功能不完善,資源檢索智能化程度低 對專業網站內部資源及自建數據庫瀏覽后發現,部分網站頁面信息不豐富,內容僅停留在描述層面,缺乏相關鏈接、導航、智能檢索等動態元素。雖然數據庫內容權威、詳實、新穎,但網站資源規劃不盡合理,數據存儲條理性不強,信息導航功能建設不完善,站內用戶不易查找所需數據。資源檢索人性化、智能化程度低,未設置高級檢索功能或者功能性不強,檢索速度慢,缺乏對用戶二次搜索引導提示,增加了專業用戶資料查詢的難度[3]。
2.4 網站個性化定制服務功能沒能普及
個性化定制服務指網站依據用戶需求,在某一特定的服務中主動提供個性化的信息和目錄,并由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目標和需要進行選擇,確認接受服務的來源、數量、方式和功能等。從調查結果看,我國圖書、情報學CSSCI來源期刊編輯部網站個性化定制服務普及率較低,多為用戶憑借QQ、MSN等第三方軟件自建專業用戶群,或者利用一些門戶網站自建個人論壇或博客進行學術交流。編輯部網站為用戶自主開發平臺種類及數量較少,且平臺用戶間適時交互能力偏低,不能滿足高層次專業用戶學術交流需求。網站不能自動對瀏覽者訪問行為合理分析,并依據用戶習慣動態生成特色頁面,提高網站個性化服務與針對性服務水平。
2.5 用戶交互功能不強,反饋機制欠佳
加強網站與作者、審稿人、讀者的交互性,及時掌握用戶需求與讀者意見、建議,為用戶提供適時服務是提高網站服務水平與親和力,吸引高素質專業用戶,提高期刊質量與網站影響力的關鍵。從調查結果看,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用戶交互與意見反饋方式主要以留言板、電子郵件、意見箱為主,在線咨詢或實時解答方式較少,還沒有編輯部使用智能在線答疑與用戶行為數據自動收集與挖掘系統。這不僅降低了網站的服務水平,也影響了用戶的資源使用效率,造成期刊網站用戶的不斷流失[4]。
2.6 期刊網站提供的增值服務較少
增值服務是網站利用第三方基礎設施與服務為用戶提供的特色服務。圖書、情報學網站增值服務由網站與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共同為用戶提供,包括期刊網站稿件管理與信息發布,手機報,移動3G用戶手機期刊數字資源閱覽,相應的數據資源代理服務,論壇、博客個性增值服務。從調查結果看,各期刊網站提供的增值服務較少,不能滿足高級用戶的個性需求,不利于期刊網站傳統業務活動的延伸和有益補充,降低了用戶對網站的認知感和信任感。
3 編輯部網站建設的幾點對策
3.1 結合編輯部工作重點與服務職能,加強網站功能建設 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與其它類型的網站相比有較強的專業特性與服務職能,其核心職責是服務編輯部專業期刊與網刊發行,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專業閱讀與學術交流環境。因此,結合編輯部工作重點與服務職能,加強網站功能建設是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建設的核心目標與原則。
3.1.1 加強網站編輯管理職能建設
加強網站編輯管理職能建設,提高期刊編輯效率與質量,是編輯部網站的主要職能。從調查結果看,我國圖書、情報學CSSCI來源期刊編輯部每年接收大量專業作者投稿,如何從數量龐大的來稿中選擇優秀稿件發表,是保證期刊學術水平的關鍵。以圖書、情報學CSSCI來源期刊《情報資料工作》為例,該刊物為圖書、情報學雙月期刊,編輯部年均收到作者投稿4 000余篇,而期刊年均發文量僅240余篇。加強稿件網絡接收、評審、刊發管理,構建易于管理、使用的稿件、作者、編輯、審稿專家管理數據庫,可以提高編輯效率,降低編輯部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在數據庫設計中,要結合編輯工作流程與用戶習慣進行設計,特別要注意所開發網站的“界面友好性”與“功能易用性”,不能因片面追求創意新穎、設計精美而影響用戶使用[5]。
3.1.2 提高網站專業用戶特色服務水平
讀者是期刊網站服務的核心,圍繞讀者需求加強網站服務功能建設,提高用戶滿意度是評價網站建設水平的標志。新時期條件下專業讀者的服務要求有了較大改變。以往以紙質期刊為主,與編輯部以1個月或2個月為周期的單向信息交流方式已不適應讀者服務需求。即時、多方式、多流向、海量信息交流成為專業讀者的服務新需求。圖書、情報學期刊編輯部網站建設應轉變服務于單一紙質期刊出版模式,加強專業網刊、共享數據庫、專家論壇、個人博客、站內E-mail系統、留言簿等網站輔助功能開發,確保讀者、作者、編輯、審稿專家間即時、海量、多方式的信息交流,不斷提高期刊用戶滿意度。
3.2 加強網站個性化信息服務能力
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個性化信息服務,指編輯部網站通過對用戶興趣、愛好和需求進行分析,由用戶根據自身愛好定制,或通過網站對用戶瀏覽行為分析而自動生成的專有服務界面。在網站個性化信息服務能力建設上,要針對用戶專業化與個性化特點,加強Web數據庫技術、網頁動態生成技術、推送技術、數據加密技術與專業化增值信息服務平臺結合。對用戶服務模式上,可根據服務的對象、內容、方式、需求,采用信息推送服務、郵件式推送、定題服務方式,為用戶提供準確、全面、高效、即時的個性化信息服務[6]。
3.3 加強編輯部網站導航建設
隨著網站服務能力與功能不斷增強,網站規模變得十分龐大。加強網站導航建設,可以確保用戶快速、靈活瀏覽整個網站內容,提高網站的易用性與訪問率,不斷拓展編輯部外延服務能力。在編輯部導航系統設計中,導航系統由貫穿于整個網站的導航元素組成,特別要加強“網站地圖”的瀏覽示范作用,使用戶直觀地了解整個網站主頁結構、資源分布和功能特點。對站內信息服務目標與功能相似的資源,應按用途與對象將資源按類排列,提高站內資源的利用率。同時,要確保主頁與二級頁面設計風格一致,降低用戶瀏覽迷途率。對站外專業共享資源應重整、分類、集合,建立不同類目的導航資源,方便用戶查詢與利用。
3.4 建立智能化信息檢索功能
隨著圖書、情報學編輯部網站專業自建數據庫與共享數據庫的不斷完善,如何確保用戶檢索資源的深度、廣度、準確性、權威性、實時性、無缺失,是提高用戶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將信息按特性表征組織起來,并根據用戶需求對所需信息進行智能分類檢索,找出有關信息過程。依據編輯部網站為用戶提供數據庫的規模與服務內容,編輯部可聯合第三方建立自己的數據搜索引擎與分析軟件。用戶可通過輸入檢索條件,對網站內所有資料、信息、文件、論文進行搜索,并及時將檢索結果全面、快速、準確地反饋用戶。通過分析軟件對用戶檢索行為與檢索內容智能分析,提高檢索系統的檢索效率與準確性[7]。
3.5 堅持網站建設的開放性、安全性原則
3.5.1 堅持網站組織系統建設的開放性原則
隨著編輯部工作職能、任務不斷變化,網站建設風格與功能、特色也會有較大改變。只有在早期網站建設中堅持開放性原則,采用統一的國際標準,才能構建一個多元化、適用性強、兼容性好的編輯部網站系統,才能確保網站隨著編輯部未來服務對象、內容、方式、規模的變化有良好的可擴展性[8]。
3.5.2 主頁面建設以用戶適用性為依據
主頁面是編輯部的門戶,在設計中要將適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并以適用性為決定性因素。加強頁面導航系統設計,幫助用戶快速獲取信息。在站內數據庫建設中要統一數據標準,降低數據格式的異構性和檢索途徑的差異性,提高數字資源的集約化程度,使站內站外用戶通過身份認證后有效閱讀、下載站內資源。在站內信息組織結構設計中,應從用戶易用的角度出發,根據編輯部網站功能與用戶使用特點,網站主體信息結構設計采用自頂而下的樹型層次結構,子網站資源檢索類采用關聯頁面數據庫模型,而在結構化程度較低的不同內容項之間采用超鏈接方式設計。
3.5.3 確保網站安全運營
加強網站安全建設,是保障編輯部編輯工作與用戶服務的前提。在網站安全建設中,由于編輯部在人員、技術、資金方面的局限性,很難保證專有人員、設備、機房為網站安全建設服務。因此,編輯部可采用租用信譽與實力雄厚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機房與設備的方式,部分技術實力有限的編輯部也可將網站建設、維護與安全運營外包給第三方負責,在確保網站安全、穩定運營的前提下減少建設、維護經費投入。
4 結束語
圖書、情報學期刊網站建設有著鮮明的專業性、權威性、創新性、服務性特點。只有堅持以學術性建設為出發點,以權威性建設為目標,以用戶滿意度為依據,以服務效率為準則。堅持合理定位、統籌規劃、科學設計、規范標準的設計原則,才能提高編輯部的工作效率,更好地為讀者服務[9]。
參考文獻
[1]孫文巖.淺議人本化理念下的參考咨詢個性化服務[J].現代情報,2008,(7):177-181.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http://research.cnnic.cn/img/h000/h12/attach201007151358080.pdf,2010-07-15.
[3]丁楠,潘有能.基于鏈接的公共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網站影響力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7):41-43.
[4]聶應高.基于Page Speed的網站前端性能優化分析[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9,(11):69-73.
[5]吳澤欣.SEO教程:搜索引擎優化入門與進階[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42-51.
[6]周曉英.信息構建的內容框架和發展現狀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10):4-11.
[7]中國國家圖書館[EB].http://www.nlc.gov.cn
[8]張敏.我國高校圖書館網站可用性及其評估方法[J].現代情報,2007,(5):130-132.
[9]王欣,江蕓.國內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剖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11):62-65.
[10]柯平,譚丹丹.Web2.0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網站服務功能創新對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5):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