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旭文
團購網站信譽何在
□ 沈旭文
近日,團購網站高朋網發布聲明承認,此前遭遇網友質疑的0元iPhone 4抽獎活動 “被個別員工利用,確實存在以權謀私的行為”,并已經辭退對此事直接負責的公司副總裁。但這一解釋也引來輿論的質疑。甚至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團購網站CEO告訴記者:“團購網站差不多80%的0元抽獎都是摻有水分的,這已經是當下團購業內公開的秘密。”
較低的技術門檻和較低的前期投入,導致了團購網站幾乎一夜之間“遍地開花”。這種一哄而上的局面,導致團購產品的服務質量難以得到充分保障。然而面對造假、貨不對版、用戶被強迫二次消費等問題,由于相關法律規定的模糊和缺失,消費者往往既無能力,也無精力通過法律手段獲得賠償。低廉的違法成本,使得無良團購網站反而能獲得更高的利潤,進而用成本優勢,擠壓守法團購網站的生存空間。甚至當無良團購網站徹底信用破產后,其運營者又馬上可另起爐灶繼續牟利。最終使“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在全行業內大行其道,進而讓“0元抽獎騙局”這類欺詐行為成為業內潛規則。
不過對于像高朋、24團等大型團購網站而言,使用以灰色營銷手段獲得短期利益,顯然有著巨大的商業風險,可能導致此前積累的口碑信譽和高額的前期投入毀于一旦。然而部分大型團購網站卻不惜鋌而走險,原因在于大量投機資本的涌入。數億網民所蘊含的驚人消費潛力,使得團購行業被熱炒為商機無限的藍海市場,隨之而來便是巨量資本的迅速介入,這其中有相當數量都是希望在短期獲得高額回報的投機資本。于是,不少大型團購網站都將短期內迅速擴大市場份額,進而實現上市等資本運作作為首要經營目標。所以像“0元抽獎”“1元拍鉆戒”之類賺人眼球卻有違法違規之嫌的營銷手段被大量使用,也就不足為奇。
更重要的是,團購行業的盈利關鍵應該是聚合消費者的力量,以在市場價格博弈中獲得主動權,進而拿到更低的折扣從中賺取差價。但目前在團購市場上,盈利模式卻已異化為團購網站在拿到企業報價后,盡可能對折扣進行“包裝”宣傳進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于是原價400元的商品,在部分團購網上卻變成了原價500元甚至上千元。而部分團購網上號稱7.99折的商品,在經銷商那里只有7折甚至更低。
誠如一家媒體所言,高朋的“0元抽獎騙局”只不過是團購亂象中的冰山一角,如果團購網站不戒除資本躁動,不對盈利模式做出反思和調整,那么對團購行業亂局的拷問,就注定無法終結。
如果團購網站不戒除資本躁動,不對盈利模式做出反思和調整,那么對團購行業亂局的拷問,就注定無法終結。

漫畫/沈海濤
□ 編輯 潘 陽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