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一平 陳招旗
康樂海西 模范社區
——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洪塘頭村康樂社區活動側記
□ 林一平 陳招旗

洪塘頭村社區鑼鼓隊在表演。
走進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洪塘頭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鐫刻著“海西康樂社區”的石碑。進入村委會大樓,老人室、健身房、娛樂室、黨員活動室里到處是村民們活動的身影;村中心小學操場上,一群中老年婦女在排練扇舞……
洪塘頭村由11個自然村落組成,現有居民1006戶,人口4531人,原是一個以漁業生產為主、多種經營并舉的村社。近年來,隨著海西經濟區建設的快速推進,同安區濱海一帶開始了大規模的沿海灘涂養殖業退養和土地綜合治理工作。
村里沿海灘涂養殖業被停止,居民原有的土地被征用,雖然得到了政府補償,但失去土地和謀生手段的村民們需要尋找出路。就此問題,村兩委積極組織青壯年外出打工或另行擇業,開辦村企,開辟新的經濟收入渠道,很快就紓解了村民的困境。
但退養在家的老年人和婦女卻成了新的問題。由于整天無所事事,致使村里賭博之風有所抬頭,封建迷信活動開始活躍。村兩委走門串戶搞調研,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以開展村社群眾文體活動為抓手,創建了“康樂村”。村里成立了老體協,組建了村民文體活動展示隊,很快就吸引了眾多村民參加。
目前全洪塘頭社區共有18支文體活動展示隊,骨干隊伍近千人,參加活動的男女老少占社區人口總數的七成多,給社區帶來了和諧和安寧。
讓莊稼漢和漁家女參加健身鍛煉可不是件容易事。不少中老年人存在“三怕”,一怕學不好,二怕讓人笑話,三怕家人不支持。村民王某琴已六十多歲了,平時腿腳不靈活,后在村包片干部的鼓勵勸說下參加了文體健身活動,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現在還當上了文體健身腰鼓小隊的小隊長。
開展村民文體展示活動,不僅帶來社會風氣的轉變,也為該村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村里中年人晚上健身增強體質,白天進廠打工、做生意,精力更加充沛;老年人由于有了精神著落,也減輕了外出親屬的心理壓力。2008年社區居民人均收入8000余元,社區集體收入40萬元,成為同安區先行進入“小康”的富裕村之一。
2008年,社區首次舉行中老年人文體健身展示活動,共有200多名中老年人登場亮相。展示隊還走出家門到外地演出,區元宵節健步行、重陽節登山活動、三八節等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2009年,展示隊先后參加廈門市第十八屆運動會開幕式和同安區第四屆老運會開幕式的健身展示,樹立了新農村新農民的新形象。
洪塘頭社區深入開展“康樂村”活動,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和群眾的肯定。2009年以來,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省老體協主席袁啟彤與省市區鎮有關領導,兩次來到洪塘頭社區觀看村民中老年健身展示,高度贊揚洪塘頭社區創建“康樂村”活動,并稱洪塘頭社區為省里“四個層層抓”作出了榜樣。要求認真總結推廣洪塘頭社區經驗,并授予洪塘頭社區為“海西康樂社區”先進稱號。
洪塘頭社區居委會跨入了廈門市“創建平安家庭先進示范社區”行列。2008年,洪塘頭村成為廈門市開展“創建康樂村活動” 先行試點單位,建成了第一個“康樂村”。其經驗在華東地區和省老體協工作會上做出了發言介紹。
正如洪塘頭村兩委在一次經驗交流會上發言所說的,“我們的創建之路剛剛起步,前面還有許多坎坷,但我們充滿信心,一個社區、一個村雖然小之又小,但追求康樂、享受太平盛世美好生活是普天之下所有人民的愿望。一個社區、一個村所放射出的康樂和諧之光雖然微乎其微,但她折射出的光輝卻照亮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 編輯郭 鐵□ 美編龐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