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棟 姜 倩 姜 超
(戶縣水務局 陜西 戶縣 710300)
戶縣位于陜西省關中平原中部,隸屬于世界聞名的古都西安。南依秦嶺北臨渭河,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是八百里秦川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銀戶縣”的美稱。全縣人口57.8萬人,總面積1282km2。戶縣自然旅游資源豐富,自古就是皇家上林苑,年平均氣溫13℃,平均降水量879mm,全年無霜期219d,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二級標準。戶縣屬富水區,中等年地下水儲量為1.91億m3,不重復儲量為1.01億m3,占年總降水量的10.8%,秦嶺山前地帶300m~500m深處有10km寬的溫泉帶,水溫達60℃左右,地熱水資源相對豐富。
戶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起始較晚,始于上世紀末。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對地熱水的重視,使得地熱水資源發展較快,目前全縣辦理取水許可證的有10戶,溫度在52℃~106℃之間,主要用途有洗浴、采暖、大棚溫室等利用方式,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改善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隨著地熱資源利用領域的拓寬和社會需求的增加,地熱水開發利用給戶縣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人們對地熱資源的綜合利用價值和產業化開發利用的意義認識不足,將地熱混同于一般的礦產資源或水資源,使得目前戶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沒有形成統一規劃,使得全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布局不夠合理。一些開發商對地熱資源的特點認識不清,造成地熱資源得不到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全縣10戶取用水戶,其中縣城范圍內就達5眼地熱井,比較集中,開采量較大,長期過量的開采嚴重的威脅縣城地質環境。而其他區域的地熱水資源卻處于閑置狀態,沒有得到有效合理開發利用。
地熱資源是在特定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和水文地球化學環境條件下形成的,由于埋藏深,補給途徑遠,再生能力弱,其資源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竭。目前,戶縣地熱水資源主要用于洗浴、采暖,利用方式單一,梯級開發利用方式較少,使寶貴的地熱資源開發停留在低層次、低效益的水平上,綜合利用效率不高,極大地浪費了地熱資源。
沒有形成綜合的管理體系,因為缺乏必要的監管措施和有關制度,使得縣區內部分地方存在違規開采開發,不僅擾亂了管理市場,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不利于地熱水的長期開發。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現階段我國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國將要長期面臨的基本國情。地熱水資源是一項清潔能源,用途廣泛。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不僅能夠服務戶縣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形成戶縣經濟增長新亮點,而且能夠為戶縣經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盲目隨意開采地熱水資源,不僅是一個短期行為,而且會引起地質、環境、水利等多方面的危害。因此,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必須要有科學的規劃,統一的調度,嚴格的管理。
根據戶縣實際,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應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思路,以科學規劃、嚴格管理、總量控制、統一調度、綜合利用、持續利用為原則,以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為目標,從經濟環境等多角度綜合考慮進行開發,以服務于縣域經濟發展。

為了使戶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避免造成地熱水資源嚴重浪費,在地熱水資源開發中,應開展地熱水資源儲量調查及勘察,征求有關專家意見,根據地熱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及開采條件,對戶縣區域地熱水資源進行總體部署,制定出切合戶縣實際的《戶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提交縣政府、人大向全縣頒布實施、指導戶縣今后的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3.2.1 開采總量控制
地熱水開采總量控制是指同一熱儲層中年地熱水開采總量不突破該層的年可采儲量,已經突破的即使局部開采強度不高也要控制審批。因在,在開發管理中,應實行開采總量控制,確保在規劃期內達到總量控制不突破的要求,若擬年開采量大于年可開采資源量,原則上不予審批,開采程度一般或者較低的區域原則上允許新建項目,以便于探明新的地熱水資源儲量,為地熱水資源的系統評價奠定基礎。
3.2.2 地熱井的規劃布局
對地熱井的規劃布局必須從縣城地熱水資源均衡開發方面考慮,結合現已形成的地熱開采井格局及縣城發展規劃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適當加大資源較富余,目前開采量不大的廣大農村和中等以下開發程度區地熱水資源開采,嚴格限制深層地熱水開采,控制淺層地熱水開采,控制開采增長速度,建立地熱水回灌制度,逐步增大回灌比重,促進地熱水資源循環。
3.2.3 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適宜性分區
依據地熱水資源現狀分區,結合資源條件和地區發展的需要,戶縣地熱資源規劃可分為:限制開采區、控制開采區、鼓勵開采區、風險開采區和非規劃區。
3.2.4 地熱水資源優化配置
地熱水資源優化配置要分項目、分工程、有重點、有傾向性的配置,需要遵循“戰略性項目優先配置、重要項目保證配置,一般性項目控制配置”的原則,通過科學配置地熱水資源,堅持科技創新,提高地熱水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高地熱水資源利用率和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提倡以能源利用為主的可實現回灌的地熱供暖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控制單一洗浴等純消耗性項目,為提高城市人居環境和促進旅游業服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陜西省水資源管理條例》等國家省市法律法規,結合縣內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戶縣地熱水資源管理辦法》,健全地熱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體系,用以規范戶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程序、秩序及市場秩序。要加大《戶縣地熱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的執行力度,強化監督管理,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和違法必究,確保地熱水管理有序進行。
在用水模式上,要加快從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轉變,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對于縣城范圍內的已成井,由縣水務局統一規劃、統籌安排調度,取水戶按照經批準的取水計劃取用地熱水。對于有富余的地熱水,縣水務局按照統籌協調,綜合平衡原則,實施水量分配方案,利用該富余地熱水的用戶對水權取水戶實行一定的經濟補償,這樣可以提高地熱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同時鼓勵多層次梯級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對于經探明地熱水資源豐富而又未開發利用或利用強度低的區域,為促進經濟發展可以融資或招商開發地熱水資源,服務經濟建設。
地熱水中氟、硫等礦物質元素含量較多,不合理的排放,會導致環境污染。因此在保護舉措上,要從事后治理向事前預防轉變。加強地熱水排放管理工作,強化監測和預警,對地熱水尾水進行集中處理排放,以避免造成一定的危害,防患于未然。
過量開采地熱水資源,在含水層中會形成負壓,從而會引起地面沉降,誘發地震。地熱水回灌是減少熱水資源消耗,控制熱儲層壓力下降,提高地熱資源利用率,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實驗論證的基礎上,在縣城附近建回灌井,將未經污染的采暖地熱尾水進行回灌,補給地熱水資源,以實現地熱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要樹立節約用水觀念,倡導文明用水方式,促進地熱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地熱水資源管理不僅是政府的職責,還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因此,要利用廣播、電視、板報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在宣傳地熱水資源是一種清潔能源的同時,還要讓大家明白,過量開采會引起的災害,在全民中樹立節約地熱水意識。同時加大巡查執法力度,從嚴從重查處地熱水資源違法案件。
總的來說,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地熱水資源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應當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使其能夠既要服務當前經濟建設又要放眼長遠,讓地熱水資源能夠長期可持續的發揮效益。陜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