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李 婧 吉 紅 孫海濤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試驗示范站 陜西 安康 725000;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 陜西 楊凌 712100;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產科學研究所 陜西 楊凌 712100;4.陜西省水產工作總站 陜西 渭南 714000)
安康位于漢江上游流域,水資源占到陜西省的64%,共有水域面積3.63萬hm2,漢江梯級開發還將形成6萬hm2水面,發展漁業生產潛力很大。在當地科學有序地發展水產業,對庫區移民安置、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及帶動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水產業發展均具有重大意義。
匙吻鱘(Polyodon spathula)又稱匙吻白鱘、鴨嘴鱘,屬鱘形目、匙吻鱘科,是原產于美國密西西比河和密蘇里河流域的一種古老的大型淡水經濟魚類。研究表明,匙吻鱘可適應于池塘、網箱,以及投餌和不投餌等多種形式飼養(王恒,2004;黃永川,2000;李修峰,2005)。為了充分挖掘安康地區漁業生產潛力,因地制宜地發展環保型水產養殖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試驗示范站自2007年引進匙吻鱘苗種進行培育和示范推廣養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吉紅,2009、2010)。為了進一步探索安康地區匙吻鱘養殖的適宜模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試驗示范站于2008年7月27日至11月13日開展了池塘和網箱養殖匙吻鱘對比試驗,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池塘養殖匙吻鱘試驗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康水產試驗示范站進行。試驗池塘面積400m2,長方形,東西走向,水深 1.2m,pH 為7.0~8.2,溶氧>5mg/L,氨氮<0.02mg/L,亞硝酸鹽<0.01mg/L,底質為軟泥,養殖用水來源于附近水庫,采用微流水方式。網箱一口設置于安康瀛湖庫區南溪鄉王巖村漢江主河道的一個峽灣里,距岸邊約30m,規格為5m×4 m×3m,竹制框架組裝,采用單層網衣,網目大小為2 cm,網箱上架設有10W照明燈以誘集浮游動物,開燈時間20:00至次日8:00。網箱在放魚種前一周下水,使網衣上著生藻類等附著物,以免魚種進網箱后擦傷。
試驗苗種由安康水產試驗示范站培育,放養前篩選體色正常、體質健壯、規格整齊的苗種。池塘和網箱養殖匙吻鱘魚種放養時間均為2008年7月6日,池塘放養密度為256尾/畝,規格為84.5±13.9 g/尾;網箱放養密度為4尾/m2,規格為75.0±14.7 g/尾。
1.3 日常管理

表1 各種規格飼料的營養組成(%)
1.3.1 投飼管理
池養匙吻鱘在放養2 d后開始投喂商品膨化料,根據試驗魚生長情況換用不同規格飼料,各規格飼料營養組成見表1。每日投喂 3 次,分別為 19∶30、23∶30 和 5∶30。在水溫20℃~30℃時,日投飼率為體重的1.5%~2.5%;水溫20℃以下時,日投飼率為體重的0.5%~1.5%,具體投飼量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攝食情況酌定。網箱養殖匙吻鱘不進行投餌,僅在網箱上架設誘餌燈。
1.3.2 飼養管理
池塘養殖堅持早中晚勤巡塘制度,細心觀察匙吻鱘的攝食及活動情況,且在飼養全程中注重水質調節,保持池塘水質的肥、活、嫩、爽,并保證水體處于高溶氧狀態(>5 mg/L)。飼養前期和后期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 cm以上,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啟增氧機。網箱養殖除雨天外堅持每晚開誘餌燈。定期沖洗網箱,防止網眼堵塞,影響箱內外水體交換。隨時注意加固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分別每隔20 d和30 d左右從池塘和網箱中進行匙吻鱘取樣,測量全長與體重,做好各項管理記錄。池塘養殖時間為2008年7月6日到10月23日,網箱養殖時間為2008年7月6日到11月13日。
1.3.3 病害防治
全長超過15 cm的匙吻鱘很少發病,養殖過程中未用藥物。水庫網箱養殖過程中,在洗箱、測定等環節操作應細心,做到輕、快、穩,防止魚體受傷感染。
經3個月~4個月的養殖,不同時間池塘和網箱養殖匙吻鱘結果和生長速度比較見表 2和表3。成活率分別為 93%和100%。從表中可以看出,匙吻鱘的生長情況良好,池塘養殖放養平均體重為84.5 g和平均全長31.23 cm的匙吻鱘,經110 d的養殖,匙吻鱘平均體重達到691 g,平均全長達57.98 cm,增重7.18倍。網箱養殖放養平均體重為75.0 g和平均全長29.3 cm的匙吻鱘,經過130 d的養殖,平均體重達到441.11 g,平均全長達54.4 cm,增重4.88倍;池塘養殖匙吻鱘的日增重、日增長、特定增重率、特定增長率和增重倍數都高于網箱匙吻鱘。
池塘與網箱養殖匙吻鱘經濟效益比較見表4。匙吻鱘苗種價格為6元/尾,安康本地商品魚價格80元/kg,經110 d的養殖,池塘養殖成活率為93%,產量達275 kg/667m2;網箱經過130 d的養殖成活率為100%,產量達 1176.88 kg/667m2,池塘養殖投入大,生長快,網箱養殖投入低,生長慢,而池塘養殖匙吻鱘投入/產出較網箱養殖低。
匙吻鱘同時具有濾食性魚類和肉食性魚類的器官結構和特征,如鰓耙致密、消化道短、有胃并有幽門盲囊等。天然環境下,匙吻鱘終生以浮游生物為食,也有攝食魚蝦的報道(林永泰,2000)。在人工養殖情況下,經過7d~10 d馴化,可由攝食浮游動物轉食浮性的人工配合飼料(王德生,2008),因此可進行較高密度養殖。李修峰等(2005)在水庫網箱投餌養殖匙吻鱘,單產達27.26kg/m2,餌料系數1.6。常秀嶺等(2001)進行了匙吻鱘不投餌網箱養殖,單產達3.23kg/m2。可見,匙吻鱘食性的可塑性較強,可以結合其食性特點采用不投餌或投餌等不同的養殖模式。而進行人工配合飼料的投喂,匙吻鱘的生長速度更快。
目前報道的匙吻鱘的養殖有池塘投餌主養、池塘不投餌套養、網箱投餌養殖、網箱不投餌養殖、大水體放養等不同模式。研究表明,匙吻鱘池塘投餌養殖和網箱不投餌養殖在安康地區都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與陳昌瑞(2009)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池塘養殖匙吻鱘的結果相比,本試驗中池塘養殖密度是其0.8倍,平均體重高1.34倍,產量高1.79倍;與王甫珍等(2006)在江蘇徐州的結果相比,密度是其0.73倍,平均體重高1.35倍,產量高1.76倍。本試驗放養密度相對較低,獲得了較高的生長速度和產量。
本試驗在網箱養殖過程中采用了燈光誘餌技術,即根據浮游生物的趨光性,通過在晚間開燈,引誘其進入網箱供匙吻鱘攝食。常秀嶺等(2001)報道在網箱上設燈,提高網箱區餌料生物的密度,滿足了匙吻鱘的攝食需要,能促進了匙吻鱘的生長。與謝文星等(2004)在隔河巖水庫不投餌網箱養殖匙吻鱘一周年的結果相比較,本試驗網箱放養密度是其0.96倍,產量是0.81倍,平均體重高1.20倍,養殖周期縮短近2/3。

表2 池塘和網箱匙吻鱘生長的情況

表3 池塘和網箱匙吻鱘生長速度比較

表4 池塘與網箱養殖匙吻鱘經濟效益比較
相對于池塘投餌養殖模式,網箱不投餌養殖投入低,產值高,經濟效益明顯,但養殖周期長,上市時間長;而池塘養殖魚的生長速度相對較快,能較早上市,且上市率高,但投入較大,與黃永川等(2000)報道相似。另外,分別攝食人工飼料和天然餌料,并在不同環境下生長的匙吻鱘的肉質品質差異如何,尚需進一步研究。養殖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銷售市場和養殖技術選擇適合的養殖模式。陜西水利
[1]黃永川,程臨英,鄒德良.匙吻鱘不投餌網箱養殖試驗[J].水利漁業,2000,20(3)∶14-15.
[2]林永泰,蔡志全.匙吻鱘成魚攝食蝦的食性觀察[J].水利漁業,2000,20(4)∶10-11.
[3]常秀嶺,黃道明,胡仕棟.水庫不投餌網箱養殖匙吻鱘試驗 [J].水利漁業,2001,21(2)∶1-2.
[4]謝文星,黃道明,楊漢運.水庫不投餌網箱養殖匙吻鱘生產性試驗[J].漁業現代化,2004,(1)∶3-5.
[5]王恒,張超,黃彬.池塘主養匙吻鱘技術[J].中國水產,2004,(5)∶43-44.
[6]李修峰,黃道明,常秀嶺等.匙吻鱘投餌網箱養殖試驗 [J].江蘇農業科學,2005,(2)∶94-96.
[7]李修峰,張有謙,黃道明等.水庫網箱投餌養殖匙吻鱘試驗 [J].淡水漁業,2005,35(1)∶47-49.
[8]王甫珍,喻梅,王曉陽.匙吻鱘池塘高效養殖試驗[J].科學養魚,2006,(10)∶27.
[9]王德生.匙吻鱘人工馴食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科學養魚,2008,(3)∶67-68.
[10]陳昌瑞.池塘養殖匙吻鱘試驗 [J].水產養殖,2009,(11)∶7-8.
[11]吉紅,單世濤,曹福余等.安康地區利用家魚產卵池培育匙吻鱘苗種技術研究[J].中國水產,2009,(3)∶43-44.
[12]吉紅,單世濤,曹福余等.安康瀛湖庫區網箱不投餌養殖匙吻鱘的周年生長[J].陜西農業科學,201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