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丁遠
據2011年3月24日《南方都市報》報道,記者登錄香港行政會議的主頁,可以看到其左側明顯位置鏈接著“行政會議成員個人利益登記冊”,十幾個文件清晰顯示,包括香港特首曾蔭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等主要官員的受薪工作、土地及物業等個人利益方面的資料。(此消息亦可見2011年3月28日出版的《報刊文摘》第一版)
資料顯示,特首曾蔭權月薪超過35萬,自從入住香港禮賓府之后,他一家四口共同擁有的一個中西區住宅已經出租。他此前與妻子共同擁有的英國住宅早已出售。
出身香港四大家族之一、出身紡織世家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則在申報中說明,已經將他在家族公司的所有股份,都轉往他父親擔任信托人的一個信托中,他本人無權向信托發出指示。除此之外,唐英年名下有4個物業,包括一個位于九龍城區用于自用的物業。
穩坐“樓王”位置的仍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他名下共有8項物業,一個與妻子共同擁有,位于香港中西區,用于自住。其他7個分別位于中西區、東區的住宅單位和商業單位,都屬于他妻子擁有,并用作出租。
是的,香港官員為了廉政,每年都要申報公示他們的工薪和財產,也就是說每個大小官員都要自覺自愿“曬”財產,在媒體或在行政會議的主頁公布,讓每個公民或市民登錄“行政會議成員個人利益登記冊”查詢,便于民眾監督。正如我國廉政建設理論專家黃葦町說,香港的經驗說明官員財產公示,等于讓社會都來監督;同時也是政府信息公開的一部分。
我國香港、澳門以及臺灣官員都要做到自覺公示家庭財產和收益清單,香港的廉政建設甚至在世界排行名列前位,在美國或瑞典之前。
在新時期,反貪工作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復雜,反貪查案的難度越來越大,人民的反貪腐呼聲越來越強烈,黨和對反貪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勢下,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成了重要課題。各級官員“曬”財產,顯然對職務犯罪有一定的震懾力、遏制力。
從“兩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第一次提出政府官員申報個人收入和家庭財產的議案、提案至今,已經有16個年頭了。近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主張官員申報財產盡快出臺這項制度。
為了清廉自己、清廉政府、清廉國家,我們國家的官員申報個人和家庭財產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