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莉君
(南昌大學圖書館,江西 南昌 330031)
ASP全名Active Server Pages,即“動態服務器頁面”,它是Microsoft公司于1996年11月推出的Web應用程序開發技術,是一個Web服務器端的開發環境,屬于Active X技術中的服務器端技術。利用它可以產生和執行動態的、互動的、高性能的Web服務應用程序。與僅僅利用網頁軟件建立靜態的網頁不同,用動態網頁技術ASP建立的網站必須在網絡環境下才能運行。[1]ASP采用VBScript、Jscript等簡單易懂的腳本語言,結合HTML代碼,即可快速完成網站的應用程序開發。當腳本運行在服務器端而不是客戶端時,服務器所處理的工作包括生成HTML頁及傳送給客戶端的瀏覽器。因此,ASP與瀏覽器無關,客戶端只要使用可執行HTML碼的瀏覽器,即可瀏覽ASP所設計的網頁內容。同時在瀏覽器上看不到ASP程序,可以防止程序被竊取,保護了開發者的利益。[2]
用ASP開發的應用系統界面整齊、美觀,操作簡單、方便,并且功能健全。尤其是ASP支持按權限對系統進行操作,即不同類型的用戶要擁有相應的權限對數據庫執行不同的操作。采用ASP技術網絡處理器及微碼轉發,可從不同級別用戶集成不同的可互操作控制或轉發數據單元,提高了系統性能擴展功能,使用戶更加方便地控制和管理數據。
ASP技術直接建立于Microsoft的Web服務器之中,所有Microsoft的Web服務器都支持ASP。目前國內用戶普遍應用的操作系統都是Windows,還有數據庫系統SQL Server2000,這些都是Microsoft的產品,在系統的兼容與穩定性上,都采用同一個公司的產品當然效果會更好。[3]因此,采用ASP技術進行軟件開發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實用性和通用性。
在一般情況下,圖書館各閱覽室和書庫內雖然配置了工作用電腦,但是書架上所有書刊的管理仍處于手工管理階段,即各閱覽室或書庫的館員按架位順序、按類號逐行逐列清點登記書刊索書號及冊數,然后制作數據的電子表格存檔于各閱覽室或書庫的工作電腦里,但因為沒有建立一個內部聯網系統,數據并未上傳到網絡上實現信息共享,所以館員自查和領導督查時均需到各閱覽室或書庫內,進入書架區核查架位數據與電腦存檔數據是否一致,判斷書刊錯架率及偏差值。這種未聯網、分散式的靜態管理存在不少問題,如館員在書刊進出庫添加、修改數據表內容時沒有具體操作時間和變動數量的日志記錄,有的新書刊可能沒有及時上架,或是書刊被取下架未歸位,凌亂的書架有時候沒有整架,書架數據變動未同時在電子表格中修正,書刊架位數據信息的變動因此不能得到及時反映,時常出現讀者在聯機目錄查詢系統檢索到書刊所在收藏地后卻因亂架而無法找到的現象,或是館領導現場檢查的書架錯架率和書刊不在率比較高,這大大影響了書刊的正常借閱,增加了書刊拒借率,降低了讀者服務工作水平。
高質量的館藏是圖書館價值的體現,也是讀者用戶訪問它的直接原因,沒有館藏圖書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4]以ASP技術為核心的架位管理系統從3個角度保障了圖書館館藏的高質量標準。
利用ASP技術建立的圖書館架位管理系統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或局域網直觀、快捷、自主性強和操作方便的優勢,系統具有自主管理和動態維護功能,可實現書庫架位數據的及時積累、查詢,以及對各項數據指標進行統計管理和儲存。即時簡便的架位信息管理系統能使圖書館書刊架位情況的變動、更新、維護變得簡單易行。使用人員按照權限級別通過PC平臺對書庫架位數據進行動態管理,實現數據信息的交互與控制,通過系統的管理界面實現管理流程重新配置和修改,并對系統及數據進行維護。傳統圖書館采用采、編、典、流的流水線式的靜態管理方式,[5]信息流的傳遞或有效利用往往滯后于物流、人流過程,不能有效用于實時的過程控制。本系統突破了傳統圖書館架位管理不能動態管理和在線查詢的局限,提高了管理的自動化程度,并能使圖書館架位信息的管理更加規范化。在書刊架位管理過程中能隨時對架位管理工作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監督和控制,可有效地將書刊架位管理工作情況及管理效率置于隨時隨地的監督之下,從而有利于營造“質量意識”和“競爭意識”的氛圍,增強館員的工作責任感。
基于ASP的圖書館架位管理系統是圖書館目標管理下的量化管理機制,更是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辦法。量化管理就是將質量要求用數量反映出來,比如,規定書刊錯架率不能超過1%。所有人員均通過工作編號登錄系統,通過系統工作日志顯示,館員的架位管理工作時間與工作內容一目了然,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工作情況,使考核做到以事實和數據為基礎,使之具有客觀性、準確性與公正性。這既能激發館員的工作熱情,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也能得到館員的支持,促使更多的館員能隨時整架、歸架,盡量保持架位圖書與檢索目錄相一致。不僅有利于讀者查閱,還能降低拒借率,提高利用率。
實踐表明,對過程信息的及時分析、反饋對后期物流和人流過程的調控更具優勢,是圖書館過程管理決策與調控的一個重要依據。[6]系統還為館領導設計了統計與管理職能模塊,館領導通過系統的日志分析功能進行架位數據監控與分析,通過對每一項工作認真仔細地檢查和考核,借助良好的統計功能統計館員活動和架位數據變動情況,形成不同類型的統計資料,并在全年內綜合分析各閱覽室和書庫書刊架位數據總量及變動情況,據此制定并實施崗位責任制:依據書刊流通量的大小來劃分架位責任到人的制度。
基于ASP的圖書館架位管理系統設計的主要目標是:根據圖書館實際情況,利用開放動態的計算機聯網控制代替靜態的分散管理,使用ASP技術開發出一個可以在線添加、查詢、處理、控制的架位數據集成、控制過程集成的架位管理系統。系統具有身份驗證、檢查、統計、在線交互、查詢等重要功能,可以實現館員在線添加本崗位閱覽室或書庫架位分類號和冊數等架位信息數據,并可通過在線查詢本崗位閱覽室或書庫已經添加經保存后的原始數據狀態;還可以實現館領導通過網絡在線查看各閱覽室書架架位數據變動時間和內容的情況,以及核對庫存數據與電腦數據符合情況,并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系統力圖做到設計規范、操作簡便、執行高效、便于維護管理,以有利于提高書刊架位管理工作效率,減少錯架率和圖書丟失率,從而提高讀者服務效益。
4.2.1 系統需求分析
系統需求分析是指在整個系統開發過程中,解決“做什么”的問題,把要解決哪些問題,滿足用戶哪些具體的需求等調查分析清楚,從邏輯上或是從信息處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統的解決方案,即邏輯模型,為下一階段進行物理方案設計、解決“怎么辦”提供依據。[7]針對目前圖書館傳統架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定系統需求,即主要是解決傳統架位管理的不能在線查詢、檢查、管理架位信息的問題,并實現架位信息的在線管理和動態交互功能。
4.2.2 系統設計
4.2.2.1 系統總體設計
在系統總體設計上,利用密碼技術,根據用戶的不同級別,把訪問權限劃為成3種:一級用戶、二級用戶、三級用戶,[8]分別對應館領導、系統管理員和館員。館領導具有最高級別,可添加、修改、刪除、編輯所有內容;系統管理員負責對整個系統基本信息及數據庫進行維護;館員只能管理自己的編輯內容,無權修改、刪除、編輯其他內容。數據的調用和連接都由程序來完成。當使用人員請求數據時系統驗證用戶的角色和權限,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所有的輸入和輸出都由系統檢測,當有非法數據輸入系統時,系統將拒絕對數據進行操作。
4.2.2.2 系統結構設計
采用典型3層B/S(Browser/Server)架構,前端是Web瀏覽器(Browser),即客戶端采用瀏覽器模式,中間層是Web服務器(Web Server),是根據Web瀏覽器的請求提供文件服務的軟件,基于Windows平臺的Web服務器主要是運行于Windows 2000/XP環境下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Web服務器的主要作用是維護系統,判斷用戶權限和數據訪問權限等邏輯規則。后端是數據庫,數據單獨放在數據庫服務器上,這樣可以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及訪問速度。如圖1所示,Web瀏覽器根據用戶操作向Web服務器發送HTML請求,Web服務器將請求進行分析處理,訪問數據庫進行數據的查詢統計和事務的提交。Web服務器向用戶的Web瀏覽器返回HTML結果,Web瀏覽器將結果顯示給用戶。采用ADO(Active Data Object)與數據庫進行連接,ADO即ActiveX數據對象,是一個ASP內置的ActiveX服務器組件。ADO通過在Web服務器上設定ODBC,來建立與多種數據庫的連接。Web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之間的接口傳送SQL語句和關系數據。Web服務器和Web瀏覽器之間傳送Web頁面、客戶端代碼、數據。[9]

4.2.2.3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圖書館架位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對架位數據信息的添加、修改和查詢等功能的實現,以及對用戶權限的限制,系統劃分為6個功能模塊:登錄模塊、檢查模塊、統計模塊、清查模塊、查詢模塊和管理模塊,每個模塊負責相對獨立的功能。如圖2所示。
①登錄模塊:用戶登錄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是所有用戶進入系統前的身份驗證;
②檢查模塊:實現館領導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架位數據的功能;
③統計模塊:實現館領導對各閱覽室書架架位分類、分布、分架合計及總統計等功能;
④清查模塊:實現館員對所在崗位的書架架位清點核對的功能;
⑤查詢模塊:實現對所各崗位的書架架位的檢查情況進行查詢的功能;
⑥管理模塊:實現所有用戶對個人密碼進行修改的功能以及系統管理員對用戶資料數據及系統日常運行進行維護的功能。
4.2.2.4 數據邏輯設計
數據庫系統采用關系數據模型,數據邏輯設計是完成架位管理的重要依據。根據架位管理工作需要,主要數據模型如下:①用戶(工號、姓名、所在崗位);②閱覽室或書庫(名稱、崗位人員姓名);③架位(索書號、冊數);④清查(閱覽室或書庫名稱、清點人、值班人、清點時間);⑤統計(閱覽室或書庫名稱、分類、分層、分架);⑥檢查(閱覽室或書庫名稱、檢查人、清點人、值班人、清點數據、檢查數據、偏差率、偏差值、錯架率)。
4.3.1 運行環境
適用于內部局域網,其運行要求和設計軟件如表1所示。

表1 圖書館架位管理運行環境的技術標準及適用軟件
4.3.2 數據表結構
數據表結構是指根據數據模型和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系統設計數據庫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系統中使用部分數據表及其結構如下:
館員信息:工號 字符型(12)
姓名 字符型(20)
密碼 字符型(12)
系統管理員信息:工號 字符型(12)
姓名 字符型(20)
密碼 字符型(12)
館領導信息:工號 字符型(12)
姓名 字符型(20)
密碼 字符型(12)
閱覽室或書庫信息:
閱覽室或書庫名稱 字符型(20)
閱覽室或書庫地點 字符型(20)
閱覽室或書庫崗位責任人 字符型(20)
檢查信息:檢查時間 日期型(12)
檢查地點 字符型(20)
偏差值 數值型(5.2)
偏差率 數值型(5.2)
分類錯架值 數值型(5.2)
分類錯架率 數值型(5.2)
清點人 字符型 (20)
值班人 字符型 (20)
檢查人 字符型 (20)
4.3.3 編寫ASP程序
訪問數據庫的ASP腳本程序時使用connection對象建立并管理與遠程數據庫的連接;使用command對象提供靈活的查詢;而使用recordset對象訪問數據庫查詢所返回的結果。[10]編寫程序如下:①用戶身份驗證程序;②建立和數據庫的連接并建立對象程序;③編輯報刊閱覽室架位數據并上傳至數據庫程序。
以ASP技術構建圖書館架位管理集成系統在本校圖書館的書刊清查系統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南昌大學書刊清查系統是針對南昌大學圖書館96個閱覽室書架架位設計的一套采用ASP技術開發的集在線添加、查詢、檢查、清查、動態控制等功能于一體的架位管理系統。該系統應用運行僅1年多就極大地提高了本館閱覽室架位管理工作效率,使錯架率控制在1%以下,提高了圖書館架位管理自動化和讀者服務水平。

現以3樓報刊閱覽室館員進行清查工作為例介紹清查模塊的執行步驟:①打開IE瀏覽器,輸入網址:http://210.35.251.230,出現南昌大學圖書館——書刊清查系統頁面,如圖3所示,輸入工號和密碼,按“確定”鍵登錄系統。②進入清查主頁面,點擊“您可以清查的閱覽室”下方的“3樓報刊2”按鈕,即可進入3樓報刊2閱覽室書刊清查系統業務子模塊。③在第三項的“架位操作”按鈕下設置當前架位面的層數和列數,設置依據是本室實際書架面的層數和列數。④根據本室清點結果填寫當前架位面每一格數據,每一格的上行填寫索書號或分類號(有號碼起止的只填起止號),下行填清點冊數。全部格填好后,點“保存頁面”,如圖4。⑤每一排書架的兩面架位數據都要據實填寫,點“架位操作”下的“增加一面架”,按順序出現新的空白架位面,參照前一步驟填寫該架位面,本室共7面。⑥每天早班值班人員在執行步驟①、②后,進入步驟③點第二項“數據操作”下方的“復制昨天或更早的數據”按鈕,作為當天的數據。要修改數據也是經過步驟①、②后,在要改的格上輸入正確數據,再點“保存頁面”,退出系統時按頁面右上方的“重新登錄”即可。

其他模塊的操作均要先執行步驟①,進入清查主頁面后,不同級別的用戶權限不一樣,在清查主頁面可操作的功能模塊也不一樣,如館領導可操作的選項有A:“您可以檢查的閱覽室”、B:“您可以進行的統計工作”、C:“您可以查詢的閱覽室”、D:“您可以進行的管理工作”,而館員只可操作C、D和“您可以清查的閱覽室”。
南昌大學圖書館書刊清查系統是在數字環境下建立的量化管理系統,是以計算機系統管理模式科學規范圖書館的架位管理工作,做到目標管理、責任到人,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以往閱覽室常把整理排架的工作放在讀者進館之前或離館之后,在閱覽室普遍實行開架閱覽的情況下對于改變亂架現象效果并不顯著。實施運行書刊清查系統能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這種與館員的考核獎罰直接掛鉤的管理系統,能督促館員更加勤于巡查書架,并占用讀者較少的時間進行整架,以保證架位排列正確整齊,減少錯架率。這不僅為圖書館閱覽室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讀書環境,提高了服務質量,為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供切實有效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還極大地樹立了圖書館員辛勤的蜜蜂形象,擴大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作用。
現代圖書館管理的中心已經轉向滿足讀者需求和服務最優化,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ASP構建架位在線管理系統以改善架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對于提高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需求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借鑒意義。
[1] 黃志雄,胡海艷.用ASP建立網站技術淺析[J].科技資訊,2008(10):232-233.
[2] 李光.ASP技術在WEB數據庫中的應用方法與實例分析[J].新疆石油天然氣,2006(4):96-99.
[3] 何陽.基于ASP技術的圖書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6(12):4-5.
[4] 周志奇,張玉蘭,王燕.用戶視角的數字圖書館評價標準及個案分析[J].情報雜志,2009(5):91-94.
[5] 趙艷梅.圖書館人文管理的三個視角[J].圖書館建設,2005(4):70-72.
[6] 季淑娟.圖書館過程管理的信息反饋研究[J].情報雜志,2009(5):1-4.
[7] 楊靖.利用ASP技術構建圖書館讀者需求表單業務處理系統[J].圖書館學研究,2009(8):32-37.
[8] 胡靜芳,吳芳.基于ASP的無紙辦公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6(4):26-27.
[9] 許曰濱等.ASP網絡編程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