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敏
摘 要:本文對高職院校高職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將高職數學教學內容模塊化,教學模式多樣化,教學手段網絡化,配合教師素質創新化,全面實現高職數學改革的目標。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學改革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快速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如何培養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是所有高職院校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高職數學作為高等院校基礎教育的一門核心課程,肩負著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數學素養的教學目的。作為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高職數學任課教師,面對數學課程新的挑戰,筆者也認識到教學應該從高職院校特定的培養目標出發,突出基本知識與基本理論的培養,同時注重與專業知識相聯系,使教育更好地為教育目標服務。
1. 高職院校高職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高職院校高職數學的教學改革引起多方面的注意,許多學者紛紛對此進行嘗試。然而,限于地區及院校間的差距,高等教學改革仍然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1日益提高的培養要求與逐步縮減的教學課時之間的矛盾
隨著高等教育體質的改革,高職院校調整了各專業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將教學重點放在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術人才上。高職院校培養要求的提高對高職數學教學目標提出了考驗,但一方面提高了對數學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縮減了教學課時這就造成教學內容多但教學課時少的矛盾,使一些重要內容沒有時間深入講,一些基本技能沒有時間反復練。這種蜻蜓點水的教學方式必然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培養要求。同時,高職數學比較強調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缺乏應用上的相互聯系,對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不夠重視,如果教師不能在教學過程中強化高職數學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聯系,則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對高職數學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興趣。而逐步縮減的教學課程減少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時間,無疑將影響學生對高職數學的學習熱情。
1.2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與傳統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高素質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因此,高職數學的教學應該緊跟時代步伐,并且注重數學教學與各專業教學之間的互動和聯系,使學生及時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高數的積極性,同時也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然而目前高數教學與各專業教學脫節現象嚴重,對于數學的教學還停留在數學模型的求解階段,而對于模型的建立,卻礙于個專業基礎知識較多難以深入。這就造就數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相互脫節,使學生在學完數學理論后不知道怎樣運用。
1.3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期望與現行評價體系之間的矛盾
考試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加快考試制度改革,完善考試內容和模式,對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目標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素質教育一直處于尷尬境地。由于評價體系的單一化,使得考試仍然是評價一個學生最重要的標準,一張期末試卷定成績仍是大多數院校的考核方式。這樣的考試方式不僅非常不利于培養創新型實用人才,還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正確的學習態度。
2. 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思考
2.1 教學內容模塊化
2.1.1基礎模塊
基礎模塊教學內容的設定是以保證滿足各專業對數學的要求為依據,它是高職數學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內容,對所有學生都是必修課,教師必須精講細講,使學生徹底弄懂。主要內容: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及應用、一元函數積分學及應用,重點是概念、性質及求法等內容各專業學生都必須掌握。
2.1.2應用模塊
應用模塊內容的設定是由各專業課教師和數學教師共同研討確定,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專業課程對數學知識的需求設置。它的主要特點是體現專業性,所有內容都要體現“必需,夠用”,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主要內容:微分方程;空間解析幾何:空間直角坐標系,向量,空間曲面及其方程,空間直線及其方程;無窮級數:級數的概念和性質,數項級數收斂性的判定,冪級數,富里埃級數。
2.1.3拓展模塊
拓展模塊內容的設定是為學生將來運用數學來確定的,在這一部分中主要適當介紹一些現代數學的思想、方法或一些研究內容,使學生對目前最新的數學工具及其發展趨勢有所了解,以便他們日后進一步自學和運用數學服務。主要內容:多元函數微積分,微分方程,Mathematical軟件的使用,簡單的數學建模等(由學生自學)。
2.2 教學模式多樣化
2.2.1必修課
必修課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高職數學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辯證的思維意識和數學素養;提高學生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必要的數學基礎,并為學生繼續學習、終生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基。必修課主要內容:極限與連續、一元函數微分學及應用、一元函數積分學及應用。
2.2.2選修課
選修課可以開設數學建模,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即通過抽象、簡化、假設、引進變量等處理過程后,將實際問題用數學方式表達,建立起數學模型,然后運用先進的數學方法及計算機技術進行求解。以“學數學、用數學”的教育,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利用數學知識、計算機、數學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3知識講座
知識講座可以講述數學史,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用科學精神的去熏陶學生,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不再是空洞和枯燥的,而是現實的、美麗的,而學習數學也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種高層次的享受。
2.3 教學手段網絡化
2.3.1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
在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課件和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既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有利于教師用恰當的節奏形象生動地展開教學內容。必要的板書可使學生領悟數學教師的思維過程,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有不可忽略的功效。而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手能力也同時得到加強。
2.3.2 依托學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建立數學課程網站,逐步實現教學資源網絡化
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教學課件、習題庫、試題庫等電子教學資源逐步上網,極大的豐富了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本課程。
2.4 教師素質創新化
2.4.1 做一名虛心進步、不斷學習、創新改革的教師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時刻保持數學知識的新鮮狀態。給學生一桶水,我們必須有n桶水。因此,建議數學教師要團結起來多學習多研究,共同研究教法和學法,提高自身的創新素質和能力。
2.4.2 做一名能對教材“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教師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對教材惟命是從,不敢懷疑,教材怎么說他就怎么做,教材怎么證明他就怎么證明、教材怎么求解他就怎么求解,教師成了教材的奴隸,教材成了教師的枷鎖,我覺得這樣不好,我們要敢對教材“指手畫腳”,我們要敢對教材“說三道四”,甚至我們要自己編寫適合本院學生特點的高職數學教材。
3. 結束語
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并不可能孤立地進行,它與教育思想、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評價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隨著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手段的優化,高職數學教學也應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改革和創新,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培養和訓練學生應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政;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改革初探[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9)
[2]周卓夫.高職院校數學教改的探索和思考[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