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存
摘 要:中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這就需要有一批“雙師型”的師資隊伍。本文介紹了“雙師型”教師的內涵、發展現狀、建設模式以及保障機制。
關鍵詞:雙師型;內涵;現狀;建設;保障
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不僅必須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還必須有豐富的現代新型知識和實踐能力,既能講課又能指導實訓操作,“教師像師傅” 。建設這樣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打造品牌專業,辦大、辦活、辦強學校,是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現僅就“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雙師型”教師是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的素質要求。職業學校通常將課程分為文化課和專業課,相應的將教師分為文化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所謂“雙師型”教師是對專業課教師而言的。目前對“雙師型”教師含義在職教界有著不同的認識和理解,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雙證書”。既取得普通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又取得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二是“雙職稱”。即取得教師職業技術職稱,又取得其他職業的技術職稱;三是“雙素質”。既要求具備勝任專業理論課教學,又具指導專業實踐教學的素質。這些觀點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雙師型”教師的基本特征,筆者認為“雙師型”教師就是在教學中,能夠把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有機結合的教師。他們應該具有在本專業一線工作的經驗,有能夠勝任專業理論課教學和實踐課教學的任務。 “雙師型”教師的核心在于教師的“雙素質”,其最顯著特征是把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實際結合起來,高效率地教會學生,要達到讓學生“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雙師型”教師所追求的是各種單項知識、能力、經驗結合和綜合表現,體現出來的是教師的“雙素質”。
二、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
目前,從國家到地方,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都非常重視“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對專業課教師提出了實踐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 “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的比例仍然不高,整體素質不強。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雙師型”教師行業經歷普遍不足,“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以我校為例, 90%以上的教師是大學畢業后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的,有過一線工作經歷的教師鳳毛麟角。并且,職后鍛煉的機會也少,絕大多數教師的行業經歷呈空白狀態,實踐能力普遍不強,尤其是與行業動態接軌的實際應用能力相當匱乏。
2、“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不夠健全。職業學校專業門類繁多,參差不齊,組織“雙師型”教師的專門培訓操作困難,運作成本高,且培訓專業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適合學校需求。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往往教學任務較多,專業課教學的替代性差。由于受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多數專業課教師外出培訓與交流的機會很少,部分教師從未外出參加過培訓學習,參加“雙師型”教師專門培訓不足,導致教師不了解新的職教精神,缺乏現代職教理念。
3、“雙師型”教師的人才調配機制尚未建立。目前,職業學校人事分配體制仍然建立在傳統的師資配備觀念與模式上,沒有充分體現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資源的獨特性。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要理清思路。學校要成立專門的課題組與領導小組,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來研究“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方案和管理辦法。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要制定具體培養方案。可以以學校為主陣地,充分借助高等院校、行業、企業等資源,構筑了“雙師型”教師培養網絡,在師德素質優化、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等方面抓好落實,全面提高“雙師型”教師的素質。
1、師德素質優化的培養。
我們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并重、理論與實踐統一、學用一致,引導教師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教學觀,增強教師愛校、愛教、愛生的情感,促進教師個體師德素質的全面提高與群體素質的優化,使之成為德、才、能兼備的先進思想文化和先進技能的傳播者。
2、現代教育理論的培養。
定期聘請高校教師、職教專家來校舉辦講座,選派專業教師參與全國、全省、全市教研和學術會議,編輯教育理論學習資料組織教師學習與研究,分批安排教師到職業教育相對發 達的地區參觀、學習考察,轉變教育觀念,開闊教師眼界,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認識水平。
3、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
(1)開展“師徒結對”活動。教師之間結成對子,共同研討教育教學,促進交流、共同進步;實施“星級教師”培養工程,加快青年教師的進步與成長;
(2)開展觀摩課活動, 定期舉辦各級各類觀摩課活動,提高教師教學相長的能力和水平;
(3)定期開展教學改革專項研究活動,教研組、備課組定期研討教學思想、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4)定期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工具及相關軟件運用培訓,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4、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
(1)分批選派專業教師到相應高校學習、深造,接受行業或國家相關部委組織的專業人 才或師資培訓,豐富、更新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2)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參與社會實踐、頂崗工作、行業研討會等活動; 推薦教師到各級教育學會、專業委員會任職,擔任活動組織、主講等;
(3)各專業成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聘請行業專家、企業老總定期來校指導專業建設、師資培訓及教學指導,幫助專業教師了解行業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和發展趨勢,促進教學與行業、企業、生產實際的融合;
(4)組織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的各項技能比賽,強化教師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機制
1、學校成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規劃、督促、檢查與考核。
2、學校每年預算安排專項經費用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3、學校把落實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情況,作為個人和單位學年工作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
4、學校擬定“雙師型” 教師的認定標準和認定程序。每學年進行一次認定和統計,及時落實相關待遇。在教師激勵機制中: 一是在待遇上堅持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二是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職晉級、評先選優; 三是給予有利條件,我們依托大中型企業以及高等院校,在校外建設了一批高質量的實踐基地和培訓基地,定期組織專業教師到實踐基地或培訓基地接受相關培訓。
參考文獻
[1] 李玉春. 高職教育的新探索,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
[2] 楊振升.談雙師型高職教師的內涵及培養,教育與職業,2005
[3] 詹先明. “雙師型”教師發展論,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