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個國家外交的重要載體,外交語在一系列外交活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外交語的特殊性使得外交語通常會采用模糊限制語、委婉語等策略,這些策略既能充分表達態(tài)度和立場,又簡潔禮貌。本文從語用學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分析了外交語的策略,指出了語用原則在外交語中的巧妙運用。
關(guān)鍵字: 外交語策略;合作原則;禮貌原則
一、概述
外交語屬于政治語言的一個分支。但是外交語因其交際的特殊性有它有自身的特點。外交關(guān)系到國家安全以及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外交官在任何公開場合的發(fā)言都不是代表個人觀點而是體現(xiàn)國家的態(tài)度和立場,因此,外交語的運用必須講究話語策略。外交人員一般都會根據(jù)不同場合和不同需要采取所需各種言語策略,或清晰明確,或含蓄委婉,其目的都是直接或間接傳達話語信息,表明國家立場和態(tài)度。
二、外交語策略與合作原則
合作原則是哲學家Grice在1975年提出來的一個普遍會話原則,是會話參與者"根據(jù)雙方會話的目的或交流方向,在一定語境下提供會話所需的話語或信息"。(Cruse,2000:355)合作原則包括質(zhì)準則、量準則、關(guān)系準則、方式準則。這些準則不同于語法規(guī)則,語法規(guī)則一定要遵守,否則句子就是錯誤的,交流就無法進行;而合作原則可以遵守,可以違反。一般情況下,人們?nèi)暨`反合作原則,就表明說話人在交際中所傳遞的并非話語的字面意思而是另有含義或者目的。在外交語言中,違反合作原則隨處可見。
外交語中常常采用的策略之一是使用模糊限制語(Hedges)。模糊限制語是G. Lakoff在1972年首先提出的概念。他指出模糊限制語是在說話人因為對話語中信息真實程度、涉及范圍等進行主觀推測時進行的修飾。說話人由于特定的原因往往將信息來源模糊化,使得聽話人無法判斷信息的真實性。說話人運用模糊限制語的情況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說話人本身不知道信息的精確來源,也不知道信息的真實性。第二,說話人知道信息的精確來源及其真實性,但是為了避免交際中不必要的沖突而采取了模糊限制語策略。J.Chennell認為"能否正確地使用模糊語言代表著一個人的語言運用水平,因為它是語言交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Channell,2000:194-195)在外交語中采用模糊限制語這一策略往往是出于一定的外交需要。比如在一些外交部門例行記者會上,面對記者的提問,發(fā)言人在回答問題時通常會使用"有關(guān)方面"、"有關(guān)國家"、"有關(guān)說法"、 "個別團體"、"有關(guān)報道"這些模糊限制語。從合作原則來看,這些模糊限制語違反了數(shù)量準則。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準則要求說話人"使自己所說的話達到(交談的現(xiàn)時目的)所要求的詳盡程度"(何兆熊,2000:154),顯然這些模糊限制語并沒有達到所要求的詳盡程度,而是盡量避免和省去了提及具體的指代。然而,違反合作原則中的數(shù)量準則卻是外交語中所必須的策略。這些模糊限制語一方面即避免了提及具體指示而帶來不必要的直接沖突,同時又能使其回答更加簡明扼要,能夠提高語言的表達效率。這里也沒有必要對所有模糊指示語逐一進行詳細說明,否則不僅達不到外交目的,反而顯得累贅,而且還有可能使部分不壞好意的記者利用其中的個別詞匯進行歪曲和毫無根據(jù)的推敲,造成不必要的復雜情況。
三、外交語策略與禮貌原則
禮貌原則是語言學Leech在1983年提出來的一個重要的語用原則,是合作原則的一個重要補充。合作原則雖然解釋了話語的字面意義和真實意思之間的關(guān)系,但是卻無法解釋人們在社交中間接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的原因。Leech指出人們之所以在有的情況下含蓄委婉地表達意思是因為禮貌的需要。Leech進一步講禮貌原則分為了六個準則,即策略準則、寬宏準則、贊揚準則、謙虛準則、贊同準則和同情準則??偟谜f來,禮貌原則通過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惠"、"損"程度和變化來判斷話語的禮貌狀態(tài)。一般說來,話語越是直接,聽話人受損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說話人的受惠的可能性越大。相反,話語越是間接委婉,聽話人受損的可能性就小受惠的可能性就越大,話語就越禮貌。在外交語中出于禮貌考慮而含蓄委婉表達的策略經(jīng)常被采用。
含蓄委婉是外交語的特點之一。比如在外交部門例行記者會上,經(jīng)常都會涉及到一些國與國之間有爭議的問題以及關(guān)系國家安全等敏感的內(nèi)容,因此發(fā)言人就需要"謹慎的低調(diào)陳述"(Nicholson, 1963:91),主要目的是為了表明立場、保守國家秘密、表示禮貌等。委婉語作為禮貌原則中的一條重要策略經(jīng)常被采用。發(fā)言人采用委婉語可以很好地避開直接回答問題又遵循了談話的禮貌原則。比如"目前我沒有這方面的消息"這樣的回答即遵循了禮貌原則種的策略準則,又委婉地避開了一些敏感問題。
四、結(jié)語
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都是一般人們在交際所遵守的原則。違反合作原則和遵循禮貌原則都是社交談話的一種手段,利用巧妙的語言成功達到社交目的。這些策略廣泛地被用在外交語領(lǐng)域。外交語不同于人們在一般社交關(guān)系中的談話,外交無小事,作為外交的一個重要載體的外交語,關(guān)系到一個國家的安全、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因此,在外交場合中,外交人員用詞造句都必須十分謹慎,需要巧妙地表達立場和態(tài)度,特別是對一些敏感問題的發(fā)言既要清晰明了地表達態(tài)度和立場,又要遵循外交語中的一些語言策略。從語用學理論的角度去捕捉和分析這些特殊的外交語可以讓我們管窺到外交語的藝術(shù)和魅力。
參考文獻
[1] Cruse,D.A. 2000.Meaning i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Channell. J. 2000.Vague Language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3]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Cole& J. Morgan (Eds.).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 Lakoff,R.1972. Language in Context[J]. Language (48)
[5] Leech, G.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angman.
[6] Nicholson.H. 1963. Diplomacy[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 Thomas.Jenny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8] 何兆熊. 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9] 冉永平.2006.《語用學:現(xiàn)象與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陳英(1980-),女,湖北恩施人,貴州民族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在讀碩士生,研究方向: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