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筱紅
(北京鐵路局 貨運處,北京 100860)
保額不足是指托運人在托運經鐵路運輸的貨物,向承運人提報的貨物保價金額低于貨物標的的實際價值。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僅影響了鐵路保價運輸的收入,而且一旦發生貨運事故,托運人、收貨人也不能按照貨物的實際損失得到應有的賠償,甚至會給貨運事故處理帶來困難,直接影響鐵路聲譽。
鐵路開辦貨物保價運輸業務 20 年來,已取得一定成效并為社會各界所接受。但從北京鐵路局保價貨物所發生的貨運事故中可以看出托運人在托運貨物時投保不足的現象較普遍。從近3年北京鐵路局貨運處保價辦按照權限所辦理的保價賠償案件統計,說明投保不足的情況,詳見表1。

表1 北京鐵路局2008年—2010年辦理保價賠償統計表 批
分析表1數據,北京鐵路局3年中共辦理保價貨物賠償 1688 批,其中 1072 批保額不足,占賠償案件總數的63.5%,在保額不足的案件中,保價額低于貨物實際價值1/2的占3.1%;低于1/3的占1.5%。
另外,還存在個別投保額與貨物實際價值差額較大的問題。例如,某站承運的淀粉實際價值64.8萬元,保價金額為2萬元,僅占貨物實際價值的3.1%;某站承運的儀器實際價值15萬元,保價金額為200元,僅占貨物實際價值的1.3‰。此類貨物發生被盜短少事故后,貨主得到的賠償數額小,一方面貨主遭受損失,另一方面給貨運事故處理工作帶來困難,甚至影響鐵路的聲譽。
對保價額不足的貨物,如果在鐵路運輸過程中發生全批滅失,鐵路按照規定最高以投保金額進行賠償;如果發生部分短少,鐵路則按照規定以損失貨物占全批貨物的比例乘以保價金額賠償。這樣,損失少時,鐵路經辦人員按照規定給予解釋,貨主可以接受;但遇到損失較大時,貨主往往強調各種客觀原因,要求鐵路全額賠償,造成事故處理工作的被動。因此,對保額不足情況必須給予高度關注。
(1)貨主對保價運輸的意義認識不清和存在僥幸心理。有的貨主受社會上亂加價、亂收費不良風氣的干擾,認為“保價運輸是鐵路巧立名目賺錢”,對鐵路保價運輸核收保價費產生誤解,不理解足額保價的好處。因此,出現貨主只顧眼前利益,假報貨物價值,少交保價費的情況。還有以往經常發送貨物的貨主存在僥幸心理,認為過去運輸貨物沒出問題,事故不一定發生在自己身上。有些貨主認為保價費比產生的賠款還要多,寧可等發生事故賠償也不愿足額保價。
(2)一些車站只注重保價覆蓋面和錯誤理解保價運輸自愿原則。有的車站領導認為,不少貨主原來一直辦理運輸保險,現在貨主能選擇鐵路保價,而且保價覆蓋面越來越廣,就忽視了保額不足時萬一發生事故,將會給貨主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有部分鐵路職工對保價運輸自愿原則的理解不到位,認為是否足額投保是貨主的自愿,再加上不了解掌握商品價格,出現保額任憑貨主隨意填寫的情況。
(3)理賠服務不到位,影響貨主參加保價運輸的積極性。個別站段由于對理賠服務工作重視不夠,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推、拖、賴”的現象。這些問題影響著鐵路保價運輸的聲譽,嚴重挫傷貨主辦理保價運輸的積極性,既損害了鐵路的良好形象,也使鐵路保價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
(4)保險公司的競爭和車站存在的保險可以逃避事故的思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個別保險公司為爭取業務,以增加收入比例分成和優厚的物質利益誘惑部分廠礦企業和車站的經辦人員。個別車站對保險的錯誤理解,導致缺乏對加強安全管理的重視,不研究安全運輸的措施、辦法,而是將重點放在保險業務上,致使保額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
(5)一些代辦運輸單位存在投機行為。有些貨主特別是個體經營者,由于不清楚向鐵路托運貨物的辦理手續,委托代辦運輸單位代辦鐵路運輸。真正的貨主所繳納的費用是足額投保,但這些代辦運輸單位在向鐵路車站辦理托運手續時,不足額投保,從中占有差額部分的保價費。
(1)宣傳形式。鐵路各級保價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對保價運輸的宣傳工作。例如,召開路企座談會,集中宣傳保價運輸的重要意義;制作宣傳頁廣泛發放或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廣泛向社會宣傳;在營業廳等醒目處所制作宣傳欄、宣傳牌等;了解生產、商業、物資、服務等行業的生產經營、供銷情況等信息,充分利用企業年初的工作安排會、年末的工作總結會、企業周年志慶、高技術新產品問世、新廠房落成、新生產線投成等機會,逐步同企業建立溝通機制。適時召開現場會,對足額保價和不足額保價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故案例進行剖析,使廣大貨主知曉足額保價的好處及不足額保價的危害,增強足額保價的自覺性。
(2)宣傳內容。首先要讓貨主明確什么是鐵路貨物保價運輸。第二要讓貨主知道為什么要開辦保價運輸。第三要讓貨主知道辦理保價運輸的好處。第四要讓貨主知道保價運輸與貨物運輸保險的區別。
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要明確專人負責,要常抓不懈,真正讓貨主明白鐵路開辦保價運輸的目的、意義及足額保價給貨主帶來的好處,保價運輸為什么優于貨物運輸保險等,才能消除貨主的僥幸心理,使貨主自覺做到足額保價。
(1)切實做好保價從業人員和相關貨運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導職工正確理解保價自愿原則,盡職盡責地宣傳保價,以大局為重,增強法制觀念,增強責任心,不要以犧牲鐵路運輸企業和托運人、收貨人的合法利益為代價,只顧眼前狹隘的小利益而將重心偏向保險。
(2)進一步完善日常保價工作管理。鐵路針對長期發送的大宗貨物,特別是高附加值貨物,要派人深入企業、市場調查商品行情,隨時掌握物價的變化情況,列出明細表;對個別臨時發送的貨物,可以通過查看購貨發票、貨物調撥單等,掌握貨物基本價格,嚴格把好貨物受理關。
(3)不斷完善保價運輸激勵機制。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保價獎勵考核辦法,獎勵足額保價,懲罰保額不足,做好雙向考核,增強經辦人員的責任心,帶動企業自覺做到足額保價。
貨運事故理賠工作是鐵路運輸產品的售后服務環節,理賠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鐵路保價運輸的信譽,必須給予高度重視。財務部門對貨運部門下發的“貨運事故賠款通知書”必須及時向提賠人匯付。只有在理賠工作上使貨主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讓貨主高興而來,愉快而去,并自發地成為鐵路的義務宣傳員,才會促進貨主參與足額保價的積極性。
保價運輸業務開辦初期,鐵路受保險賠付不追查責任的影響,貨運管理、作業質量和各項制度被削弱。在保價開辦4年后,北京鐵路局公布了創建標準化貨運安全室十項工作標準五項工作制度在全鐵路局管內執行,后鐵道部又在全路開展標準化貨運安全室創建工作,同時公布創建標準化貨運安全室十一項工作標準六項工作制度,2005年鐵道部又公布了鐵路貨運事故處理作業標準,其目的就是要加強安全管理,通過抓貨運安全室達標建設,促進整個貨運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保價運輸的開展。針對目前仍有個別站熱衷于保險,認為“保險可以免事故”的做法,考核的側重點應從事故件數和賠款額前移到考核貨運事故查詢數量上來。到站發往裝車站查詢數量的上升與下降直接反映出裝車站貨場的管理現狀和作業質量的高低,即使保險的貨物出了事故也能反映到查詢數量當中。另外,對鐵路代辦的保險業務應加強規范管理與檢查,杜絕違規現象的發生。
總之,貨物保價運輸既利國利民,又利于鐵路發展,消除保額不足,使保價額與貨物實際價值趨于一致,既能使貨主權益不受損害,又能使鐵路保價增收。保價收入上升,用于貨場設備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安全防范的費用就越充足,使運輸條件逐步得到改善,進而更加保證貨物運輸安全。一旦貨物在鐵路運輸過程中發生事故,如果保價貨物做到了足額保價,則能根據快速理賠的原則使貨主權益得到保護,鐵路聲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