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蜂業協會
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地處丘陵地區贛江源頭,有著豐富的蜜粉源植物,僅蓮田就有6萬~7萬畝。有中、意蜂超過萬群,現有專業養蜂戶150多戶,從事養蜂人員300余人,養蜂人的平均年齡超過50歲。縣農業局對養蜂管理和培訓十分重視,特別在利用蜜蜂為白蓮授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2010年6~9月,在石城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石城縣農業局、江西農業大學蜜蜂研究所、贛州市養蜂學會和石城縣福星養蜂場共同承擔了蜜蜂蓮田授粉測產試驗。測產結果如下:有蜜蜂、有昆蟲組結實率為80.58%,顆粒重3.61克;有昆蟲、無蜜蜂組結實率為49.11%,顆粒重3.39克;無蜜蜂、無昆蟲組結實率為:34.98%,顆粒重3.41克。實驗結果表明,有蜜蜂、有昆蟲實驗組比有昆蟲、無蜜蜂的實驗組結實率提高了60.08%,顆粒重提高了6.49%,增產效果74.73%。
石城縣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白蓮之鄉”,白蓮種植面積6萬~7萬畝,有蜂授粉每畝產量在100千克以上,無蜂授粉區每畝產量在36千克左右。通過蜜蜂授粉農藝生產技術措施,可增產蓮籽416萬千克。白蓮收購現價56~58元每千克,即每年可增加經濟收益2.41億元。

石城縣150余戶養蜂場,由于2010年白糖漲價近一倍(410元/50千克)和陰雨低溫天氣,其中12戶已改行另謀生路,另外,有些養蜂專業戶也準備改行或準備外出打工,養蜂生產令人擔憂。具體調研數據見表1。
美國、德國、英國等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都十分重視利用蜜蜂為農作物授粉,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蜜蜂授粉已在這些國家成為專門的產業,是農業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
2010年年初,農業部專門出臺了加強養蜂生產和蜜蜂為農作物授粉的文件。但由于養蜂人收入不穩定,與當年天氣好壞息息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養蜂者的積極性。加上2010年的白糖價格飆升,更挫傷了養蜂者的積極性。許多蜂場出現虧本,或者純收入遠遠低于其他行業。
為了提高養蜂者的積極性,使蜜蜂授粉成為我國農業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們特向有關部門建議:
1.加強養蜂業管理和引導:建議在養蜂重點市縣農業局(或畜牧獸醫局)設立養蜂管理站,其他市縣在農業局(或畜牧獸醫局)有人專管或兼管養蜂工作。以便幫助養蜂場對農業作物實施工作計劃、授粉蜂群數量和場地區域、控制農田隨意噴施農藥、蜜蜂病蟲害防治、蜜蜂育種、蜜蜂飼料糖調配等,做到從上到下,信息貫通,使政府能夠及時了解蜂業實際情況。
2.政府應設立相應管理規定,按一定標準補給蜂農相應的授粉費。
3.政府按要求設立的示范蜂場,有代表性地扶助有一定規模養的蜂場,按標準化運行,讓他們買得起放蜂車,實現轉地放蜂機械化,減輕蜂農繁重的勞動強度。

表1 2010年贛州市石城縣養蜂生產調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