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偉
規范縣級權力尤其是縣委書記權力運作和行使的改革,在實踐操作中能夠走多遠?
2010年3月,全國縣委書記任職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390名2008年11月后任職的縣委書記參加了這期培訓,這是中央第一次在國家級培訓機構對新任縣委書記進行任職培訓,改變了中央黨校以培訓省部級、廳局級領導干部為主的“傳統”。此前,中央還專門頒發了《關于加強縣委書記隊伍建設的若干規定》。云南省紅河州開遠市(1981年11月設立的縣級市)市委書記李存貴也參加了那次培訓。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和李源潮部長先后來給大家授課,他們的相關文章和報告非常全面、非常實在,給學員們明確指出了‘怎樣當好縣委書記的方法和理念?!崩畲尜F說,各種相應的舉動和改革措施不斷出臺,意味著中央高層對縣級政權建設的重視,同時也可以看出縣委書記在當前經濟發展和政治體系中重要性的提升,“要建立實施一系列制度,保證‘打造陽光黨委政府,建設黨政有機體實至名歸”。
從早期的“政治路線唯上”演變成近期的“經濟指標優先”,再轉變成目前的“民生問題為重”——或說“經濟指標與民生問題并重”,不同時期上級組織對縣委書記的要求都不一樣。
已經有學者指出,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要求無疑是讓縣委書記自限權力,但制度設計要做的是把縣委書記“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打破制度困境。面對“經濟指標與民生問題并重”新的要求,“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結合更加重要。
對于大多數普通干部及老百姓而言,縣委書記的一言一行,既是實實在在的政治活動,也是“黨的形象”在基層中的具體表現。由此,如果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能將權力具體為一個個看得見的職能,同時對越權、濫權者及時問責,那么將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李存貴認為,規范縣委書記權力,制度建設是根本,“規則本身如何制定是一個方面,如何得到有效執行又是另外一個方面。目前一些基層干部對各種制度的認識、理解經常是不全面的,這樣往往產生了許多不應該的矛盾和麻煩。作為一名地方黨的書記,也包括各種掌握著一定權力的領導干部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則不但容易作繭自縛,還將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作為領導干部應該熟悉、尊重國家相應的規章制度,千萬不要‘無知者無畏”。
新華社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個事件:某縣級市人事局局長向領導打報告,希望將其未畢業的兒子特批“吃財政飯”。從書記、常務副市長到市長都批示同意。編制辦也開出了編制使用通知單。事情被披露后,引起廣泛質疑,目前已經得到糾正。在用人問題上的違規行為現在很容易引起社會輿論的激烈反彈。
毋庸置疑,選人用人也是一種權力。為了做到“科學評價、公正提拔”,杜絕帶病提拔等現象,近年來中央也陸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大群眾推薦權(群眾投票低于30%的不予提拔),嚴肅打擊、處理群眾投票中的拉票行為;干部考查中聽取群眾代表意見;設立中央巡視組,不定期到基層聽取意見;考察干部發現“帶病提拔”情況后,追究考察干部責任等。目的就是用制度管人,按規則辦事。
作為縣委書記最關鍵的權力——人事權仍然需要繼續改革。眾所周知,干部是黨執政的基礎,黨管干部是確保黨的執政能力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對縣委書記的“用人權”問題依然要進行改革深化。因此,建立合理的干部任期內評價機制,嚴格執行任用程序才是可行的辦法,如黨委委員、常委會票決采用電子計票,群眾推薦不過一次否決等。
李存貴也認為,規范縣委書記權力,關鍵之一是規范干部提拔任用機制。李存貴表示,黨委在加強和改進對人大、政協工作領導的同時,也要加強和改善后者對黨政工作的監督,建立四套班子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同時推動社會民主,擴大全社會對黨政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
目前,在其所工作的開遠市,小龍潭鎮已經順利完成公推直選鄉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的試點工作,并計劃適時予以推廣,其余鄉鎮和部門主要還是采取“民主推薦”等一系列程序,按相關規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