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秋
離1月19日胡錦濤主席到訪白宮還有一段時間,中日外長接踵訪美,為各自領導人訪美做準備。雖然布熱津斯基稱“胡總書記訪美是鄧小平后中美最重要接觸”。在頭號議題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金磚四國”吸納南非的利好尚未出盡,就傳來巴西女總統向中國發難之聲。而轉瞬即至的美防長蓋茨訪華,以3艘航母匯聚西太平洋Vs中國曝光“航母殺手”殲-20原型的軟對抗,預示著前路同樣坎坷。在朝鮮呼吁與韓國無條件會談的氣氛中,美特使博斯沃思眼下的韓中日穿梭訪問,已經不那么醒目了。總之,新年伊始的中美官方接觸,仍處戰略試探狀態。
對歐外交是另一塊短板。在整個歐洲為瑞典、丹麥、意大利、希臘的恐怖襲擊圖謀風聲鶴唳的時候,中國領導人帶著大量訂單的來訪總是受歡迎的。去年溫家寶訪希、胡錦濤訪葡之后,中國都承諾將為之注資,今年初李克強副總理訪問西班牙也不例外。中國已持西班牙10%左右的公債,如果西班牙能協助推翻歐盟對華武器禁運,中國還將有所表示。除了這三國,中國領導人近幾個月來巡訪的比利時、意大利、法國、英國和德國,對華都有所保留,更不用說令中企競標大工程受阻的東歐諸國了。
環顧周邊,去年末剛簽得大單的巴基斯坦倒是中國鐵哥們,但該國政局不穩,圣誕節女人彈襲擊、執政聯盟解體、扎爾達里親信遇刺……難怪穆沙拉夫倡言復出。勉強有勝算的是在東南亞。隨著云南通往新加坡的高鐵今年開建,沿線諸國都將感受到中國一日千里的發展這度,陸權的上升也將降低海權摩擦的敏感度。隨著高鐵等惠民技術日益走向世界,一個中國崛起的新形象,將有助于彌補官方外交的不足,幫助世界悅納中國。
周邊風云
韓日軍事合作勢在必行
據韓國《東亞日報》報道,由于駐日美軍基地之中的7個兼任美韓聯合軍司令部基地,韓半島一旦出現緊急情況,美軍就得使用日本內基地,如果韓日沒有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議(GSOMIA)與相互軍需支持協議(ACSA),美軍作戰就會受到阻礙。因此,美國參聯會主席馬倫去年12月訪韓時也強調了日本參與聯合演習以及擴大日本角色的必要性。目前,韓國與美、俄、越等21國簽署了GSOMIA,另外與美、泰、新等8國簽署了ACSA。不過,因擔心經歷日占時期的國民對此反感,韓軍方對韓日軍事協議的簽署持有極其慎重的態度。
巴基斯坦省督遇刺身亡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省督塔西爾1月4日在首都伊斯蘭堡一個繁華集市里遭到一名護衛槍殺。塔西爾是執政黨人民黨的成員。事發后襲擊者向警方自首,承認自己被塔西爾反對先知法的言論所激怒。近幾周來塔西爾是巴國的焦點人物,因為他公開反對巴國法院在2010年11月做出的一項判決。該判決以45歲的農場工人、女基督徒Asia Bibi褻瀆先知穆罕默德為由判處其死刑。塔西爾的反對言論遭到了巴國伊斯蘭政黨的譴責。
火箭爆炸挫印太空計劃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圣誕節周末,印度通信衛星升空后偏離軌道繼而爆炸,是印度一年內第二次衛星發射失敗。印度科學家試圖找出這枚由俄羅斯設計的引擎推進的火箭因何出現故障。印度的火箭發射計劃雄心勃勃,并擬向新加坡等國推銷其低成本發射業務。新德里還計劃在未來幾年發射載人航天器。中國和日本過去3年中也啟動了探月項目。預計中國將在2011年8月發射巴基斯坦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