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核,再一次危機

2011-05-30 10:48:04應琛
新民周刊 2011年11期

應琛

驚天動地的強震,10米浪高的巨大海嘯,火山爆發,城市火災不斷……在接近2012的日子,電影《日本沉沒》中“悲慘”的科學幻想,就像上演了一場“現實版”。

3月11日,日本遭遇1200年不遇的9級地震,讓日本久已擔心的夢魘越來越接近現實。這是有正式記錄以來日本發生的最大一次地震,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此次地震等一系列災害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面臨的最為嚴重的危機。

上帝連鎖性的懲罰,讓人類感受到自身異常得渺小。自3月12日晚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發生爆炸之后,核電站的連連告急更是加深了人們的恐慌。現在的日本已經掉進“原子深淵”。顯而易見,1945年后的日本對核能是一種又愛又恨的態度。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號機組和3號機組的泄漏雖仍在控制之中,不至于很快出現災難性后果。但要真正解除險情,并且做好后續處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對于身處彼岸的中國而言,這一事件無論如何結局,都將是彌足珍貴的一課。雖然在可控的情況下,即使風向弄人,在飄洋過海之后,能夠影響到內地的放射性物質,應該是微乎其微。但我們絲毫不應該有隔岸觀火的心態,尤其是對于中國核電行業而言,潛在的影響,無論如何都不能低估。

應當看到,此次事故為人們進行核科普提供契機的同時,也為世界核技術領域帶來了一個新課題——在未來核電站設計時,需要將地震與海嘯的疊加作用考慮進去,在沿海與地震頻發地方更是如此。正如美國《紐約時報》所寫,福島事故,很可能將重新改寫整個核電圖景。

持續升溫的核電站危機

地震發生后,日本全國共有4座核電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共有11座核反應堆停止運轉。

4座受影響的核電站分別是距東京約200公里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第二核電站,距東京約120公里的東海第二核電站,以及距東京約250公里的女川核電站,這4座核電站均位于東京以北或東北。

因地震造成核電站操作系統的普通和應急供電全部中斷,福島第一和第二核電站的6個核反應堆冷卻系統失靈,進入“緊急狀態”。

復旦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袁竹書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核電站的反應堆與一般的煤氣灶不同。停堆只能說明反應堆的連鎖裂變反應停止了,但實際上它的燃料棒里還有部分鈾235在裂變,這就會產生熱量。

形象地說,核電站就是一個巨大的水壺。核反應堆本身就是能量源,負責產生熱量發電。在受控制的裂變反應中,溫度可達到數百度。熱量由鈾等放射性材料的原子發生核裂變產生。這一過程不僅會產生熱量,同時也會產生輻射和放射性副產品。通過放射性衰變,放射性副產品也會產生熱量。

也就是說,人們無法立即關閉原子反應堆。熾熱的燃料棒需要幾天時間才能冷卻,需要使用足夠的冷卻劑才能做到這一點。

袁竹書強調,如果不采取措施冷卻,這些熱量足以熔化反應堆芯,導致核燃料泄漏,提高爆炸的可能性。他表示,在冷卻系統全部失效的情況下,一般使用兩種措施,“第一就是把平時密封的閥門打開,直接排氣來降低氣壓。第二種就是用高壓泵把海水灌注到反應堆堆芯進行冷卻。”

顯然,日本政府也是這么做的。但遺憾的是,當地時間12日下午15時許以及14日上午11時左右,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和3號機組相繼傳出爆炸聲,上空升起大量濃煙。

據悉,1號機組和3號機組都是由于反應堆水位降低,很可能發生了“堆芯熔毀”。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于14日表示,3號機組的爆炸和此前1號機組的爆炸同屬氫氣爆炸,并非核爆炸。

而3號反應堆的問題更禍不單行,因為“氫氣爆炸”和“堆芯熔毀”如果引發核泄漏,除了鈾之外,還有钚。綠色和平組織的能源顧問解釋:“钚是一種用于反應堆發電的特殊燃料,钚釋放到環境中,對健康危害更大,包括更高的潛在癌癥發生率。”

目前,日本政府也把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的人員疏散范圍由原來的方圓10公里擴大至20公里,把福島第二核電站周圍的人員疏散范圍由3公里提升至10公里。

可惜的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核反應堆冷卻水的水位14日下午曾急劇下降,以致核燃料棒完全露出水面。在東京電力公司向反應堆內注入海水之后,水位于晚上9時34分恢復到燃料棒一半的位置。但在當晚11時左右,核反應堆內釋放氣體降壓的安全閥門關閉,致使內部壓力升高。冷卻水位隨即急劇下降,核燃料棒再次完全裸露,反應堆芯處于空燒狀態。

15日早晨,其2號機組又傳出爆炸聲。負責核電站運營的東京電力開始撤離部分工作人員。據東京電力公司報告,事發時間為6時10分左右,可能是2號機組反應堆的控制壓力池出現損壞。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說,2號機組的核燃料棒露出水面約2.7米,露出長度差不多是核燃料棒的一半。發生爆炸聲后不久,福島第一核電站四周監測到965.5毫希的輻射,之后下降到882毫希。上述輻射數值不會立即對人體產生影響。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5日早晨也表示,覆蓋2號機組核反應堆的設備一部分出現了損壞,核反應堆容器有無法完全密封輻射的可能性,核電站周邊的輻射水平沒有顯著上升,不會立即對附近居民的健康產生影響。據悉,目前海水注入工作仍在繼續,反應堆未見大變化。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前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副主任郁祖盛告訴《新民周刊》:“現在實際上就是冷卻和升溫在拼比。如果人為的冷卻能夠壓過升溫,那么整個堆的壓力就會降下來。即使打開閥門排氣會產生放射性擴散,也是一種有序的、人工控制的放射性釋放。從我們的專業角度預計,它的影響可能是近程的。”

同時,日本專家表示,海水灌入是目前冷卻反應堆的最佳方法,但海水中的硼元素將不可避免地腐蝕反應堆,這一昂貴的設備恐將徹底報廢。

對此,郁祖盛深有同感:“灌注海水與打開閥門排氣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這是舍車保帥的做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安全殼的完整性,不然就會變成無序釋放。”但他表示,雖然日本政府初步確定此次核泄漏事故為4級,即造成“局部性危害”,“但如果這么多堆都排放,恐怕事故會升級。”

就在記者截稿時獲悉,當地時間15日11點,日本方面舉行發布會通報最新核電站情況時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起火,隨后被迅速撲滅。而據共同社,繼中午剛剛公布的“東京放射性輻射超標”之后,又有兩個縣出現超標——位于本州島中部的千葉縣兩度檢測到正常水平2到4倍的放射量;關東地區櫪木縣首府宇都宮的輻射水平達到正常時候的33倍。日本內閣已宣布在福島核電站30公里半徑范圍內設禁飛區。

切爾諾貝利悲劇不會重演

核泄漏事故可以說是核電廠的噩夢。

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事故被定為5級,當時由于制冷系統出現故障,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而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更被定為最高級7級。當時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導致8噸放射性物質泄漏,直接污染核電站周圍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萬人受到輻射,影響至今仍未徹底消除。

在采訪中,所有專家均表示,人們大可不必為切爾諾貝利的悲劇是否會重演而擔心,“切爾諾貝利是在低功率的溫高壓情況下突然失控,所以它的噴射流是能直接上升到幾千公里高空,通過大氣環流進行遠程擴散,屬于高架傳播。”

與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顯著不同的是,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有15厘米厚的不銹鋼護罩保護,爆炸發生后的視頻畫面顯示,1號機組的混凝土保護體頂部和墻體消失,但反應堆不銹鋼護罩沒有受到破壞。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并沒有安放在密閉容器內。此外,法國核安全局12日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爆炸是“化學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與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語。

郁祖盛還反復強調,即使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也不可能是核爆炸,而是氫氧混合的化學爆炸,“就算是切爾諾貝利事故也不是核爆炸。核電站用的二氧化鈾濃度只有3%-6%,而武器級的鈾濃度到90%以上,就是想讓它核爆也不可能。這就正如烈度白酒可以點燃,啤酒卻很難點燃是一樣的。”

目前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計劃向核電站附近居民發放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碘片。銫137會造成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復旦放射醫學研究所教授吳錦海告訴記者,在接受輻射的幾小時之內,人往往會出現惡心與嘔吐,隨后可能經歷腹瀉、頭痛和發燒。在最初癥狀之后,人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不再顯示任何癥狀,然而往往在幾周之內,又有新的、更加嚴重的癥狀發生。如果接受了高等程度的輻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癥狀都可能立即出現,并伴隨著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臟器損害。

“我們的身體會嘗試修復這些損傷,但是有時損傷過于嚴重或涉及太多組織與臟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復。最容易為輻射所傷的身體部分包括腸胃上皮細胞以及生成血細胞的那些骨髓細胞。當然,健康受損的程度取決于一個人暴露在輻射中的時間以及輻射的強度。”吳錦海說,“在防治上,為了將后續輻射污染降低到最低,首先要去除衣物鞋帽,接著用肥皂和清水緩和地洗滌皮膚。目前,已有藥物可增加白細胞數量,以減少骨髓受到輻射傷害所帶來的影響,并且降低免疫系統受損后感染病原體的風險。”

據介紹,對于空氣中的放射性,常用計量單位用毫西弗(mSV)。1毫西弗=1000微西弗。為了給人們一個實際的概念,郁祖盛列舉了一些形象的數字:“如果人受到短時間的低于100個毫西弗的照射,對人體不會產生什么影響;如果短時間照射超過4000個毫西弗就是一個致死劑量。做一次飛機高空飛行,受到的宇宙射線,當中的放射性相當于0.001個毫西弗。而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和周圍居民所受到的放射性劑量是0.25個毫西弗/年,這也是絕對安全的。”

他說,目前確認受到輻射的22人,日本政府稱是一種清洗級的污染。“我認為是準確的,所謂清洗級的污染,就是說人去洗澡,把受污染的衣物全部換掉,那么對人不會有長期的影響。服用碘片只是一種保護性措施。本身并沒有其他的意義。目前,對我國的居民來說用不著。”

人們怕什么?

對于放射性的恐慌,可以說是一種人類的共性——人類害怕未知,且天性對負面信息更敏感。正如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物理學教授穆勒曾在一本書中指出:這也許是榮格說過的“種族記憶”的新例子——我們害怕看不見的危險,最初也許只是怕那些潛伏的捕食者或敵人。

那么,如何消除公眾這種恐慌呢?一篇對法國核安全局核安全局副局長采訪的舊文中說,“法國的核安全局每年都要發表一次長達400多頁的年報,披露各種情況,包括核設施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僅在2004年年報中就披露了核電站存在的100項安全隱患,其中,很多隱患都是安全級別很低的,并且很快就可以到解決的。他們還會經常舉行新聞發布會,與媒體溝通,向社會釋疑。

在法國以及世界核電界,已經建立起了一種核電廠特有的企業文化———無論哪個環節、哪個人出何種程度的安全事故,絕不追究責任,而是鼓勵及時報告,再由管理者向政府主管部門和公眾通報,決不隱瞞。

在這一點上,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屬的東京電力公司顯然有些“并不光彩的過去”。

東京電力已有60年歷史,是日本的一家巨型電力企業,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民營核電商。在核能占全國電力供應份額超過1/3的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核電廠供應了全國一半的核能發電量。然而,這樣一個核電巨頭,據日本媒體報道在過去10年內對其下屬核電站反應堆核心結構出現裂縫瞞而不報,甚至不惜篡改數據、偽造安全記錄。而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的數據,也曾在1979~1998年先后28次被篡改。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下轄的核能安全保安院披露,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京電力公司有疑問的安全記錄多達29份,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號和2號反應堆也在黑名單上。此外,在東京電力公司被檢查的13座反應堆中,有8座一直在缺乏全面檢修的狀況下運轉。

這種情況下,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頻發。比如1978年時就曾發生臨界事故,但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布于眾。而在2006年時,該核電站6號機組又被報道發生過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

除了擅自篡改數據并隱瞞事故外,福島第一核電站還存在著超期服役的問題。今年2月,根據東京電力公司對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的分析報告,該機組已經服役40年,出現了一系列老化的跡象。

雖然專家分析,在日本這樣多地震的國家,仍然使用福島第一核電站這樣的老式沸水堆機組,十分不妥當,但在2010年——其40年使用壽命已到后,福島第一核電站不知何故又比原本計劃延壽20年。如果沒有此次事件發生,第一核電站的正式退役需要到2031年。

對此,郁祖盛的觀點是:“事故與延壽沒有直接關系。延壽是要經過很嚴格的審查的,現在從它的表現來看,它的應急柴油機及時啟動了,但卻因為次生災害而喪失。也就是說,現在要追究的是它原有的設計基準,對抗震也好,風暴潮也好,是否包括了現在的實際情況。從事實來看,是沒有被包括。”

公平地講,日本官方這次似乎已經吸取了一些教訓。從11日起,日方至少一直在定期對第一核電站的狀況發布公告。雖然信息的傳播并不算順暢。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日本對于喪失關鍵能源供給充滿了恐懼,這種恐懼幾近病態,但又并非完全缺乏理性。據了解,日本共有55座核電站,居世界第三,核能占全國電力供應的34.7%,對核能依存度相當高。就在去年,日本經濟產業省提出的能源基本計劃草案還表示,日本將以確保安全為前提,重點發展以核電為主的低碳電源,到2030年至少增加14座核電站,核電站的利用率從現在的60%提高到90%。

換句話說,讓日本政府放棄核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但毀滅性的地震和海嘯所帶來的一系列事件,讓人們不得不懷疑日本這個迄今全球地震最活躍的國家卻擁有全世界約十分之一的核電站,是不是一個好主意。

3月14日,德國環境保護主義者組織的數萬人抗議大游行繼續要求政府停止使用核電。德國主張清潔能源但反對核能過快發展的反對黨人士稱,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表明,“即便在日本這樣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為意外情形做好充分準備的國家,核能依舊呈現不可控和高風險的特性。”

綠色和平組織則發出聲明,認為日本正陷入核電危機,后果可大可小,并呼吁全球逐步放棄使用核電,停止建造新的核電廠。

但郁祖盛的看法是:“并不是說日本是多地震國家就不能建核電站。這個概念是錯誤的。關鍵是建核電站的地區,在抗震、抗風暴潮,甚至海嘯,預計會達到什么程度,這些都要納入設計基準。”

日本現在可以做的是,重新思考需要什么樣的核工業。福島第一核電站已經運行了40年,整座電站未來非常有可能被停用。如果日本必須擁有核反應堆,就必須建造現代化的反應堆(目前日本核電站采用的都是二代核技術),能夠經受住的地震級別要遠遠超過幾十年前過度樂觀的規劃者的設想。后備發電機組,以及核電站的其他“周邊”設施幾乎與核心反應堆本身同樣重要,應該相應地進行建造或重建。

日本首相菅直人將此次災難稱為日本戰后最嚴峻的危機,不過日本也可以從中收獲一些正面的信息。公眾的反應——鎮定、尊嚴、慷慨——顯示了日本社會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雖然死亡人數可能會急劇上升,但鑒于日本準備周密,同樣規模的自然災害如果發生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幾乎可以肯定傷亡人數會高得多。如果在當下的危機結束后,日本能對本國的核工業進行徹底而誠懇的反思,則又能從廢墟中收獲一條積極的教訓。

“寶貴一課”

早在1997年的一部紀錄片《前線》里,請很多公民寫下了他們從“核能”聯想到的東西。他們的答案是:災難、煩惱、厭惡、危險,以及輻射。

從歷史上看,每一次核電事故都會伴隨著核電發展的“低谷期”。美國三里島核電站核事故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事故,這兩次核電發展史上最嚴重的事故,引發人們對于核電的憂慮,此前已經“狂飆突進”了將近20年的全球核電發展很快來了個“急剎車”。

數據顯示,兩次事故后的20多年間,全球新投運的核電機組僅110多臺,而同期關閉的核電機組卻高達80臺以上,實際等于20年間新增核電機組30臺左右。作為對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球投入運營的核電機組高達417臺,其中大約有350臺至今仍在服役。

然而,時光無法倒流。從上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E=mc2,之后由這個簡潔公式所揭示的原子中的巨大能量逐漸變成了現實。1942年12月2日15點20分,在芝加哥大學西操場上,物理學家費米啟動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反應堆。1954年6月27日,蘇聯在奧布寧斯克建成世界第一座電功率5MW試驗電廠。1957年,美國建成電功率為90MW的西平港原型核電廠。不管人類是否愿意,有沒有做好準備,清潔的、綠色的,讓人歡喜又讓人憂的核能登場了。

其實,核能雖然看上去很高科技,卻并不神秘,《辛普森的一家》中,辛普森便是一位核安全檢查員。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核安全檢查員曾說:“仁慈而萬能的上帝,感謝你賜予我們核能——世界上最清潔的能源,僅次于太陽能。當然了,太陽能只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家伙癡人說夢罷了。阿門!”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全世界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發展所有的非再生能源是刻不容緩的。但風能、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利用上目前主要存在兩大問題,郁祖盛說:“第一是轉化效率低和成本高,第二就是受地域和天氣制約。所以真正能夠解決能源結構和抗污染問題,唯一能夠大規模地以工業化的方式來解決的,到目前為止只有核電。這個方向,我相信,全世界不管是什么政黨的執政者都看清楚了。”

他表示,目前我國尚未監測出空氣中輻射性存在異常。“從現在的情況看,對我國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甚至說是沒有影響。但事故還在發展,所以我們現在不能說是完全樂觀,完全沒有問題的。下結論可能還需要幾天。”

于中國而言,核電起步也晚;第一個核電機組,一直到1991年才正式并網發電,至今還不足20年。福島事故的發生,無疑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去更好地理解核電業的復雜性,以及潛在影響的廣度。更何況,中國核電正處在一個從適度發展到積極發展的重要關頭。在這樣的關頭,多一些參照系,總是件好事。

確實,“安全性”是籠罩在核電產業頭上的最大的陰影。如何在確保核設施安全性與滿足能源需求之間取得平衡,是中國核電大發展過程中需要謹慎考慮的問題。

但郁祖盛認為,此次福島事故不應該成為動搖我們發展核電的一個理由,很可能一二十年之后,我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核電大國。“我們需要做的是怎么冷靜地吸取教訓:一是要審核我們所有的廠址選擇中,設防標準是否足夠保守。第二,三代技術肯定比二代技術有更強的設防能力,在我們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更突出這方面的因素。二代的核電廠應該在總量上有所預控。另外它的設防標準應該就要仔細的嚴格審查。”

同時,他強調,我國的發展速度應該適應于我們的準備能力。“不要去做我們準備不足,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這是要出問題的。我覺得還是要穩扎穩打。核電發展是不能搞所謂的大躍進的。在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速度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對此,袁竹書的看法是,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基本已經能夠安全地使用核能,“但這次非常特殊的情況,可能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福島事故,會使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來促使核技術進一步地改進”。

目前,中國已經并網發電的核電機組是11個。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在建的為20個機組,占到了全球在建機組的近四成。除了中國之外,印度和俄羅斯也都對于發展核電頗為積極。

應當承認,中國的核電發展,從技術和監管上起點并不低。無論是自主研發的,還是來自法國、俄羅斯以及美國的,在安全性上都遠超此次發生事故的福島核電機組。而在國家核安全局的牽頭下,中國的核電安全規范,也完全滿足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要求。過去20年來,未出現任何導致放射性外泄的安全事故,就是一個例證。

根據《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到2020年中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4%,核電年發電量達到2600億~2800億千瓦時。包括紅沿河、寧德、陽江、廣西防城港以及田灣5、6號機組,嶺澳二期2號機等項目將采用“二代加”核電技術;廣東臺山核電站將采用法國阿海琺公司提供的EPR技術;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將采用AP1000技術。未來,中國核電將出現AP1000、法國EPR、中國自主研發的“二代加”等三類技術并存的情況。

但作為國家整體而言,核電發展一定要留有余地。不能讓監管者或者經營者、建設者有疲于奔命的的感覺。

郁祖盛指出,在中國核電選址中,規避地震帶是一個前提條件。“但這不代表持續監測就無意義,要知道,我們很難說已經對所有斷層都有了百分之百的了解。”

還有專家表示,在內地建設核電站,一般是采取河水或者說江水降溫。因此,一旦發生事故,對于水源地可能會造成污染。對此,人們一定要有最壞情況預案;不能因為過于相信技術,而疏于演練和防范。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好核電安全的科學普及,以及信息公開工作。通過增加透明度,來最終消除公眾不必要的恐慌。一味回避安全問題,短期之內或有利于項目推進,但長期而言,只會使得整個行業付出更大的代價。此外,核電站的退役,也是一個必須從規劃之初就必須嚴肅考慮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99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久久美女精品| 久久福利片|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视频a| 欧美色视频日本|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免费国产福利|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亚洲无线视频| 9cao视频精品|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网| 亚洲三级成人|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婷婷五月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国产jizz| 国产色网站|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99re在线视频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国产特级毛片|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婷五月综合|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爽妇精品|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丁香六月综合网|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 第一页|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99视频在线免费看|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婷婷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爽爽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看看一级毛片|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色九九视频| 99re经典视频在线|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