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姬


色,戒
由于一部3D電影的上映,據說今年上半年一些內地游客去香港多了一項游程。你懂的。
對于大多數70后和少數80后而言,聚在一起看錄像帶是他們開始分泌荷爾蒙時的啟蒙課程。現在的90后一出生就有自己的房間,大街上隨處可見抱著娃賣碟的婦女,網上各種視頻的小窗口想攔都攔不住,他們哪里還會理解當年偷偷摸摸拉起窗簾的那種興奮和刺激。
據說70后對自己性生活的滿意程度普遍高于80后,這可能和他們的期望值不高有關。在談性色變的年代,1969年由上海中醫學院、浙江中醫學院等集體編著的《赤腳醫生手冊》,一直是中國人的全民健康指導手冊。它和不少手抄本一起,充當了60后和70后的性啟蒙教材。如果家里有些藏書,70后還能從《紅樓夢》第五回的“太虛幻境”中琢磨出什么,隔了很多年,他們會在錄像廳里,從張國榮演繹的紅樓中驗證自己當年的理解。
70后去領取結婚證時,民政局大廳會放一些宣傳資料,刻板無趣地介紹性知識。相比之下,在中國古代,閨女出閣前,娘家會給她看看“壓箱底”——有時是一個枕頭,有時是一個茶碗或者一卷畫。在細膩又堅固的優雅中春意盎然。很長一段時間,腐朽的“壓箱底”被禁了。可越是被禁,就越有市場。香港從1988年有了電影分級制度,如今的美食家蔡瀾當年對葷腥的研究很是精到,70后有很大一批曾是葉玉卿、舒淇、李麗珍和葉子楣等人的粉絲。
在70后大量結婚的90年代末,DVD一時風靡,80后的性啟蒙要陽光得多。學校里的生理衛生課依舊蜻蜓點水,老師羞答答地語焉不詳,甚至讓你自學。其實80后的相關知識可能遠遠超過了老師。不少人的知識來自日本。被寫進中文歌詞的飯島愛在1994年就宣布退出,那一年中國通過美國Sprint公司連入Internet的64K國際專線開通,首次實現了與Internet的全功能連接。第二年,Win95上市。“看片”成為很個人的事,錄像廳的時代過去了。1998年擴招后,更多的80后喜歡在寢室夜話中交流。大學校園網的FTP文件夾下,總會有一兩個大家心照不宣的目錄。
80后的初次性經驗年齡比70后提前,而且和第一個性對象結婚的比例也在降低。因為有了選擇和比較,所以80后未必對婚后性伴侶感到滿意。于是情趣產品大量出現,到淘寶逛逛就知道這個市場有多大了。
相比70后的壓抑和80后的好奇,90后在青春期對待性更加冷靜。他們可以旁若無人地討論防狼攻略——自帶“裝備”,既保護自己又能及時取證。從初中開始,90后的戀愛就不是什么秘密,羨煞那些只有到大學才能戀愛的70后和80后。 90后對A片的興趣遠不及70后和80后。當去年大嘴美女朱莉婭·羅伯茨的電影《Eat, Pray, Love》被中國人翻譯成《飯,禱,愛》時,70后和80后們都會心一笑,而90后很可能不明所以。
婚,戀
《將愛情進行到底》是70年代人的婚戀觀,他們往往按部就班、循規蹈矩。如果一個70后現在還沒結婚,往往被人懷疑——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是腦子有毛病。70后婚姻出現大危機的概率較低,離婚是他們最后的選擇。在70后看來,就算沒有了最初的激情,他們還會為孩子或其他原因遵守這份契約。
對于80后來說,白頭偕老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是一種目標。他們更傾向于晚婚。80后對于婚姻更加務實,他們更多考慮到自身的感受,對于無法忍受的錯誤婚姻,會選擇徹底放棄。80后也發明了“閃婚”、“裸婚”和“試婚”,花9塊錢領張結婚證已經不再那么神圣。
21世紀的新興人類——“剩男剩女”,主要群體是80后,也是現在鋪天蓋地相親節目的主要收視人群。在“我愛問連岳”系列,咨詢情感問題的大多是80后,70后忙著孩子的事,90后還沒玩夠呢。曾經忙于學業和工作的80后女生等到了恨嫁的年齡,卻發現“名草”都有主了,現在再不抓緊,就要和90后搶老公了。至于“剩男”,也許要怪不斷抬高房價的未來丈母娘,或是網游世界的過于美好和豐富。
每年的光棍節似乎都是對80后單身群體最大的嘲諷,尤其是今年百年難遇的光棍節——2011年11月11日,似乎再不找個戀人,實在是不像話。一些80后考慮在光棍節這一天去香港買一部iPhone4S,調戲siri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除了英法兩國是男聲,其他國家的siri都是女聲。當然,廣大“果粉”希望蘋果公司能讓客戶自由選擇聲音。可以隨時和“夢中情人”對話,宅男宅女們還有誰愿意去相親呢?
也許是深受80后剩斗士的刺激,如今的交友網站上有許多90后的信息,尋求自己合適的伴侶。但他們的征婚標準太有個性,不時出現“不要天蝎”,“只要外籍”,“最好像春哥”等十分另類的條目。
第一代90后現在剛滿21歲,但他們已經覺得自己老了,這讓80后和70后情何以堪?
婚姻觀大PK
70后的婚禮要聽爺爺奶奶的,按照老習俗來辦,這點不可避免;80后的婚禮大多是照顧父母的面子,因為他們隨過的份子太多,需要子女結婚來回收;90后的婚禮基本看自己的意思,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吧。
70后經常是裸婚的,悄悄領個證就算了,反正辦不辦都一樣過日子;80后是要講排場的,怎么也得有自己的個性,不隆重不熱烈就沒有面子;90后是自我中心的,別說裸婚了,裸體婚都有可能發生。
70后結婚,禮都不重;80后是要份子的;90后是要實力PK的,一切都需要用錢來衡量。
70后結婚的年代大多要單位開證明,不想讓人知道都不行;80后結婚大多是拿著戶口本和身份證就領了證,所以很多都是隱婚;等90后都要結婚了,估計會更開放,程序更簡潔。
70后大多是戀愛后就結婚;80后大多是同居之后才要結婚;90后不太可能跟同居的人結婚。
70后結婚是要旅游的;80后是把結婚當旅游的;90后是旅游一趟就回來結婚的。
70后要先帶對方見父母再結婚;80后是結了婚再見父母;90后可能離婚了父母都沒見著呢。
70后想玩了才結婚;80后玩煩了才結婚;90后無聊了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