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樂韻

10月21日—11月2日,“Eco Chic——通向綠色時尚”瑞典時裝展首次亮相上海,14位瑞典設計師用北歐風格的作品詮釋著他們的環保理念。就外觀而言,他們的綠色時裝與以傳統方式生產的服裝并無兩樣,使之與眾不同的是隱含其中的價值觀和設計態度。
一邊設計,一邊公益
卡米拉·威爾頓(Camilla Wellton)從10歲開始就嘗試著做衣服,但她不是一位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如果不是一次志愿者經歷,她可能成為一名環境學者。
“我熱愛樹木,高中的時候就對環境學有濃厚興趣。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很多行業的發展對我們生活所在的地球造成了極大的環境破壞,這是非常令人沮喪的。”在亞馬孫雨林地區的一次環保志愿者實踐活動,讓她醒悟:原來現實與課本中描述的情況有著巨大反差,為了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實現碳補償,生長較慢的樹木要被砍掉,改為栽種長速更快的品種。“可真正的自然不是應該讓各種樹木自由生長嗎?”
卡米拉決定放棄環境學科的學習,既然自己熱愛自然,又喜歡做衣服,何不將這兩者有機結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這個行業做出一些改變?她重新選擇讀商科,畢業后,卡米拉創立了同名服裝品牌,立志打造奢華時尚。
“在我看來,‘奢華是充分享受自我,要想延續這種快樂,就不可以太放縱自己。人類要在地球上生活很長的時間,我想做‘環保、‘可持續的奢華,即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資源,使用有機面料,避免化學產品對人和動物產生有害影響。”燙著個性爆炸頭卡米拉比著手說,“環保和奢華是可以攜手并行的。”
卡米拉傾向于采用可循環以及重復使用的面料和材質,比如莫代爾、真絲、亞麻、棉布、竹纖維等,因為天然的纖維不會像生產人造纖維那樣產生許多污染環境的污水。不過“天然”并不一定等于環保,名副其實的有機面料需要在很多方面達到嚴格的標準才行。
很多天然纖維的生長過程往往是被忽略的。比如被稱為“軟黃金”的羊絨,在養殖山羊過程中,會給植被帶來極大的破壞;廉價的純棉布料依賴于大量的棉花種植,但據非營利性組織“可持續棉花計劃”指出,傳統普通棉花的生長需要消耗掉世界上25%的化學農藥和化肥。相比較而言,有機棉在生產過程中不采用轉基因技術,不用化肥和農藥,但產量要比傳統棉花產量低14%—33%,最終的服裝成本就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一條品牌有機棉牛仔褲,最終市價可能比普通牛仔褲貴上5倍左右。
“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時裝正在起步階段,這還是一個新興產業,所以我們面臨的最大障礙來自面料供應。”與卡米拉合作的面料供應商有來自德國、比利時等地的,較難找的面料價格相對高,卡米拉和對方砍價時,也不忘給對方戴高帽:“我們都是為了環保,價格是不是再商量一下?”
初出茅廬的卡米拉憑借簡約優雅的設計在時尚界嶄露頭角,她略帶興奮地說,已經有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粉絲在關注她的設計。事業逐漸走上正軌的同時,她沒有忘記最初的夢想:保護自然環境。每年,她將品牌10%的利潤投資于東非維多利亞湖邊緣的一個植樹項目。
“我很早就想啟動一個護林計劃。維多利亞湖的項目由一家非營利機構在運作,他們已經做了10年。我想用植樹的方式表達對地球的感謝和回饋,希望自己的品牌做大以后,能將植樹項目的投資追加到利潤的20%。”
卡米拉認為,“創造出與我們所徜徉的土地相融洽的美麗服飾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年輕的她用一種認真的口吻說:我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回顧一生時,能自豪地說,我的工作對地球是有所貢獻的。
放慢時尚的腳步
你的衣櫥多久會更新一次?你穿著時間最長的衣服是哪件?全球時尚的潮流,早就因為快時尚的興起而加快了節奏,追趕時髦的人們,永遠伸著脖子張望櫥窗里的新貨上架。但是70歲的瑞典服裝出口皇后古德倫·胡登(Gudrun Sjdén)告訴我們:請享受慢時尚——放慢時尚的腳步,減少消費主義,追求永恒的時尚。
從1976年一手創立同名服裝品牌至今,古德倫·胡登始終踐行綠色設計。已經一頭白發的她仍然是品牌的主要設計師,在辦公室里的旺盛精力不亞于一個小年輕。她的設計靈感主要來自大自然,絢麗的色彩和大膽的圖案、多樣的民族元素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慢時尚和快時尚最大的不同在于品質,讓設計擁有更持久的使用壽命是古德倫的關鍵理念之一。90年代初,全球時裝行業出現了第一波環保風潮。古德倫·胡登從1992年開始在設計選料中加入大量有機棉,并且采用植物染料。該品牌采購部門經理安娜·隆內斯特德介紹說,目前60%的產品都采用了有機面料。
快時尚玩的是“快準狠”,但不經穿的面料和粗糙的做工往往令人尷尬,而且反而造成更大浪費。“有機面料的成本確實較貴,但是從長期來看是值得的,因為耐穿的衣服可以和其他衣服混合搭配很多年。”安娜承認,在培育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方面,確實需要花一段時間。“你要向顧客解釋,為什么售價會相對較高。我們不能讓售價成為顧客拒絕產品的原因。”所以,古德倫盡量壓低售價,“以便讓消費者更容易地接受,從而改變消費習慣。”
讓古德倫欣喜的是,不僅瑞典本土的消費者接受了帶有環保附加值的服裝,連海外消費者也被其理念和設計所吸引。自公司從2007年運營網絡銷售以來,渠道覆蓋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大海外市場如德國,“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古德倫在產品目錄上通過圖示的方式向消費者講述設計的故事,從靈感來源到材料開發、染制過程、成品出樣等,全透明的生產過程讓消費者形成“信任”心理。她還在衣服上貼了自創的環保標記:一片葉子代表原材料是有機的,三片葉子則表示整個生產過程都在環保控制體系之下。
90年代的環保熱潮過后,很多設計師不再追逐“綠色”,因為它不流行了。但古德倫一直沒有放棄,對她來說,“綠色”不是趕時髦,就是她本人一直遵循的生活態度。“我想,做一個榜樣和設計出更長使用壽命的衣服,是我能為邁向一個更環保、更美好的世界所作的最重要的貢獻。”
以舊翻新
埃米·布利克斯特是“瑞典往事”品牌的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她的口號是:“鞋子讓世界更美好”。
埃米也是個半路出家的設計師,在做鞋子以前,她是一名教授瑞典語的教師。2006年的一天,她經過童年居住過的瑞典南部村莊,發現附近的一家木鞋廠早已倒閉,只遺下300雙70年代風格的庫存木鞋。毫無時尚從業經驗的埃米以極其便宜的價格買下了這批無人問津的鞋子,想著或許可以把這些“古董”改造成耐穿的新品?當時她沒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此出現轉折。
埃米興沖沖地把大采購的戰利品搬回家,在復古的基礎上稍加改造,然后叫朋友們來參觀。沒想到,朋友們都發瘋般地想要買到更多這種木鞋。埃米感嘆,當今大批量生產的鞋類缺乏傳統木鞋曾經具有的創造力、自然工藝和品質。于是,在她與童年伙伴希拉·溫高·紐曼的合作下,一個名叫“瑞典往事”的鞋子品牌誕生了。
“我們延續70年代的傳統做工,采用有機材料,比如皮革源于意大利經過生態加工的天然粒面皮革,木材則來自瑞典都有的歐椴樹軟木。所有鞋子都在瑞典工廠手工制作完成,由工匠一個釘子一個釘子地敲出來,整個過程符合生態制作工藝,而且是機器無法比擬的。”將環保融入設計,也是埃米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我在當老師的時候,不光會教瑞典語,也會向學生講解自然保護的重要性。瑞典人從小就會培養環保意識。”
目前,上海已經有前衛時尚買家引入了“瑞典往事”的產品,但是從標價來看,似乎不是普通大眾愿意輕易嘗試的。對此,埃米婉轉地表示:“因為我們的產品都是在瑞典生產,人工成本就相對較高,但是這樣做的好處是控制質量。我相信,愿意購買我們產品的顧客都是有環保意識的,你會愿意買黑工廠剝削工人所產出的商品嗎?你愿意購買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而生產出來的東西嗎?所以我想,只關注便宜價格的顧客不是我們的客戶群。”
埃米說這話當然有她的底氣,目前美國是“瑞典往事”最大的海外市場,一些好萊塢明星對這種復古木鞋的青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出演《欲望都市》的女星莎拉·杰西卡·帕克、鄉村歌后多莉·帕頓等。
現在,埃米還給自己13歲的兒子設計鞋子,“他的同學們都好奇地問他,這是什么鞋?”埃米相信,與其去追隨潮流,不如讓潮流成為生活的點綴,讓自己回歸自然、回歸經典,把產品的效用發揮到極致,“當一件事情不斷地做到精致就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