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從法網勇奪大滿貫,到此后的溫網、美網一蹶不振,再到前不久國慶期間在家門口的中網公開賽上首輪吞蛋出局,慘遭淘汰……中國網壇天后李娜,在書寫了傳奇,一戰成名之后,恍若成了難得一現的曇花。娜姐究竟怎么啦?她的成績為何起伏落差如此之大?她為何斗志全無、狀態一瀉千里?就像2008年劉翔的退賽一樣,她給外界留下的除了驚訝之外還有謎團。
問題出在教練?
目前,盡管李娜深陷狀態低迷的漩渦,她的人氣依然火爆。在中網酣戰期間,她拍攝的“用運動走遍世界”的廣告深受球迷喜愛。畫面中,機場安檢人員問:“你從哪里來?”李娜答:“斯圖加特、馬德里、羅馬、巴黎、倫敦!”“要去哪里?”“多倫多、辛辛那提、紐約、東京、北京、伊斯坦布爾!”“要做什么?”“打網球!”
從這一段對白中,我們不難感受到,李娜在職業網球生涯中的忙碌和操勞。網球賽季一年長達11個月,幾乎每周都有比賽,幾乎沒有任何選手能夠全年保持巔峰狀態,不過像李娜這樣巨星級的選手成績如此大起大伏還是讓人感到了意外。考慮到李娜畢竟年近30歲,也曾有專家建議:“李娜需要設計自己的模式,根據自己的體能、心理、精力來調整目標,不要想著每一次參賽都必須拿到什么樣的成績。現在應該在參賽安排上進行更好的籌劃。既然已經成為了第一級別的運動員,就不能帶著沖擊的心理去參加比賽了,至少在一部分比賽中,需要具備和她地位相稱的表現。每年重點準備一到兩個大滿貫賽事,爭取有上佳表現。其他的賽事根據自己的身心狀況隨時調整目標,不要受外界的影響,因為外界的期望值已經很高,為了滿足觀眾、媒體和贊助商的種種期望而去參賽,只會讓她在每一項賽事上疲于奔命。”
可是中國網球一姐似乎缺少這種精心的籌劃和設計,盡管李娜也有經紀人,但李娜背后的團隊走的不是國際模式,最終還是她的丈夫拍板說了算。小作坊似的“夫妻店”限制了思路的進一步開拓,李娜的背后還缺少一個成熟的團隊。很難想象如果姚明背后沒有“姚之隊”,劉翔背后沒有強大的教練組會是怎么樣。美網失利后,李娜曾隱晦地表達了對教練莫滕森的不滿。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們發現曾經創造神奇、成就夢想的李娜陷入了戰績糟糕的“漩渦”之中,幾乎在一夜之間,她似乎換了一個人,兇狠的打法、頑強的韌勁都沒有了,我們在場上看到的是連連失誤,戰術混亂。
“通常來講我非常喜歡打硬地比賽,但是我認為這兩次打得就跟屎一樣。”將自己的狀態形容得如此不堪,李娜隨后在總結敗因時將矛頭直指莫藤森:“在比賽開始前,我對教練說,我感覺擊球的時間點節奏不好,他則告訴我一切很完美。我說,一切是沒問題,但我總是第一輪就輸球,顯然現在不可能沒有問題。”李娜又說:“在場上要做什么、怎么做,完全不是在‘自動狀態,而是很被動,整個人不在競技狀態。有時在場上甚至沒有任何信心可言。現在我感覺網球對我來說成了件非常難的事。”從李娜這番話中可以看出,對于她來說最關鍵的不是技術調整,而是信心重建。這種重建,應該來自她強大的內心,而不應再依靠教練的鼓勵。
其實,李娜的神經曾經強大過,那個時候她將丹麥教練莫藤森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她認為丹麥人的鼓勵,是自己在羅蘭加洛斯取得成功的關鍵。李娜與莫滕森合作的時間實際上并不長,今年4月,兩人才走到一起,一個月后,李娜奪得法網冠軍。在那難忘的一個月里,莫滕森并未改變李娜的任何技術能力,他只改變了李娜的心理。他告訴李娜,如何調整心態和情緒。然而讓人不解的是,為什么李娜成名后,李娜開始對莫滕森產生了嚴重的懷疑。有專家分析,莫滕森的長處在于提供心理輔導,從整體執教水平而言,他并非第一流的教練。莫滕森本人既未拿過大滿貫單打冠軍也未長期執教過大滿貫冠軍,他缺少擔任大滿貫冠軍教練的經驗和視野。在李娜拿到法網冠軍之前,莫滕森非常適合李娜,因為當時李娜有能力卻發揮不出來,他可以幫助李娜打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但現在,李娜需要一個更有經驗、更有能力的金牌教練。所以說,從這種角度分析,李娜炒掉莫滕森也未必不是明智之舉。可是李娜炒掉莫滕森之后,卻沒有很快找到一個新的合適的教練,她的老公姜山又重新擔任起她的教練,如今的李娜已經不是過去的李娜了,她成了眾矢之的,姜山又當教練又當財務總管,顯然,這樣的“夫妻組合”,已經很難支撐起如今的“李娜王朝”,因為現在所有的對手都在重視和研究李娜的打法。
當然,對于李娜來說,法網奪冠之后,一系列的糟糕戰績也未必是她的最后“悲劇”,因為半個月后她還將以首位中國球員的榮耀參加WTA年終總決賽。或許,這次大賽的表現將成為李娜終結2011賽季的完美方式。屆時,八位單打和四對雙打球員將爭奪500萬美元的總獎金。因此,除了凈掙積分的考慮之外,這項賽事也將為李娜堪稱“金錢風暴”的本賽季提供最后一張豐厚的獎金支票。
不過,國人對李娜的期望值并不僅僅是一個年終總決賽或一個法網冠軍,人們期待她的運動生命能夠更輝煌一些。或許李娜目前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是功成名就瘋狂吸金呢?還是不被金錢擊倒,回到訓練場上繼續打下去,爭當女網霸主?現在世界女網形勢大亂,美國的大威正處在沒落階段,比利時的小克已結婚生子,而李娜應該有希望去沖擊明年倫敦奧運會金牌或再奪一個大滿貫冠軍。李娜的未來需要作出規劃。
被贊助商擊垮?
有人說,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其征服的對手,看一個人的底牌,要看其身邊的好友。如今的李娜,在比賽中輸給的對手越來越弱,換掉教練后,身邊的好友也只剩下了自己的老公姜山。
一個不容回避的事實是,此起彼伏的商業活動、品牌代言耗費掉了娜姐太多的訓練時間。當名利的巨大誘惑來了,淡定的人畢竟是少數。況且,脫離了體制,網管中心管不了她,單飛淘金的娜姐也沒有理由去淡泊名利。在訓練比賽與商業活動之間,走向國際化的李娜分身乏術,只能如浮萍一般身不由己地隨波逐流。這也正是李娜征途中的煩惱。在中網公開賽上首輪黯然出局后,李娜當眾稱贊那個俄羅斯美女莎拉波娃,穿梭于名利場,而競技狀態依然保持得不遜任何對手,那真是太了不起啊。
回顧李娜的成功軌跡,你會發現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復制的傳奇。近12年來,在經歷了大運會勇奪三冠、突然退役、復出和一次次上演輝煌,從2004年重新拿起球拍到法網奪冠,大器晚成的李娜終于完成了飛躍。在2010年賽季WTA年度獎金排名上,李娜從以往百名開外的位置奇跡般躍居前列,成為網壇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人。在本屆法網比賽之前,李娜本賽季獎金數超過了14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53萬),作為本賽季唯一兩次打入大滿貫決賽的女子網球運動員,李娜憑借法網一項冠軍又拿到175萬美元獎金,幾乎相當于過去12年中她所有獎金的總額。至此她在本賽季總獎金數已經超越了此前排在她前面的克里斯特爾斯、沃茲尼亞奇和阿扎倫卡,本賽季獎金總數已經高居榜首。
法網登頂之后,央視經濟頻道主持人芮成鋼曾在微博中預測,李娜今年的代言費用將輕松突破2億元人民幣!據估計今年姚明的收入將在1.3億左右,劉翔更低一些,李娜必然將成為新的“國家形象”。一年之前,李娜在商業上的收入只有500萬人民幣,甚至比不上隊友鄭潔和彭帥,隨著她在澳網、法網的成功,人氣和國際知名度飛速攀升,李娜很快就吸引了贊助商的目光。有統計顯示,2003年,劉翔為某飲料代言的費用僅為35萬元,但是到了2008年奧運會開幕前,劉翔的一級代言單價已達到1200萬元。隨著法網奪冠,李娜的身價已經暴漲,舉例來說,2009年,體育品牌耐克給李娜的合同數額并不大,而如今李娜為耐克的代言費在2000萬人民幣左右。而瑞士頂級名表勞力士和李娜簽訂的合同也在1800萬元左右。
除了國際品牌,國內許多企業也盯緊了這位新偶像,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國際級別大牌女性,李娜商業價值絲毫不比當時的劉翔低。劉翔國內商業價值曾超過億元,而李娜的商業價值將隨著她在法網奪冠已直線飆升到數億元。
從今年年初奪得澳網亞軍之后,李娜的贊助合同開始增多。法網奪冠之后,她在一個多月里就簽下了四五家贊助商,另外還有三家贊助商正在等著和她簽約。細心的球迷注意到,在李娜老公姜山的帽子上和李娜的球衣上都是廣告。李娜在美國的經紀人表示,李娜目前的商業價值在女子職業網球選手中已經僅次于才貌雙全的莎拉波娃。據相關方面分析,李娜的商業合同總金額已經超過400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高達2.5億元。
然而,巨額商業收入卻成為一把雙刃劍。贊助商們看中了李娜作為中國第一位網球大滿貫女單冠軍的商業價值,不惜血本,瘋狂簽約,但數額巨大的贊助合同卻也成為壓在李娜心頭的無形大山。據業內專家分析:“國際球星的商業簽單的上限一般大都在6至7個,而李娜卻已簽下了十多個,這些贊助合同里通常都會有捆綁協議,運動員在大滿貫比賽里打進第一輪、第二輪或決賽,經濟回報相差很多。當比賽成績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后,李娜的心理壓力肯定會陡然倍增。”
李娜在奪得法網冠軍后,情緒平靜地接過獎杯。曾經有媒體問李娜:“很多首次拿到大滿貫冠軍的運動員都會激動得流下眼淚,你怎么能這么克制?”李娜淡然一笑:“這叫淡定。”
過去李娜打比賽,成績無論好壞都只有她本人和部分球迷關注。現在,李娜的每一場球都牽扯著媒體、廣大球迷和贊助商的神經。這種周邊環境的巨大改變,不可能對李娜不造成影響。
在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高沈陽看來,李娜對生活和比賽環境的驟然變化是有預期的,也是能夠適應的。“李娜的淡定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有目共睹的。”高沈陽表示,李娜的淡定性格來自她坎坷的成長經歷,她的網球生涯并非一帆風順,中途還曾一度退出國家隊。“中國女子網球是國際化比較早的項目,李娜對國際職業網球運動運作的模式很早就有接觸和了解,我相信,她對成為大滿貫冠軍后的生活肯定早有預料。”
不過,李娜畢竟是中國第一位大滿貫網球女單冠軍,外界對這個冠軍的反響之強烈,依然超乎她的想象。很多人不管以前看不看網球,現在都奔著李娜而去。以往的中國網球公開賽,人們總是普遍對決賽、半決賽感興趣,如今則是對李娜參加的比賽感興趣,不管是不是決賽,人們都會非常關注。所以說,李娜的個性再淡定,她也會感覺到社會上對她的這股關注熱流。
在美網首輪出局后,李娜也曾提到了法網冠軍帶來的壓力,“如果擊敗了你,她們可以說‘噢,我擊敗了大滿貫冠軍,所以這讓比賽變得更加艱難。”盡管身為大滿貫冠軍得主,但這個尊貴的頭銜帶給李娜的,并不僅僅是榮譽和金錢,還有前所未有的艱難和困惑。
一個法網冠軍給李娜帶來了億萬人的追捧,至高無上的榮耀,還有那些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巨額贊助合同。第一次,李娜的名字出現在福布斯女運動員富豪榜候選名單上,盡管她還比不上莎拉波娃,但在亞洲,她是響當當的女網天后,在中國體壇,她是唯一一位可以比肩姚明、劉翔的運動員。劉翔是中國傳統體制下的運動員,姚明是美國制造的”航母“,這兩位中國體壇巨星并沒有被金錢擊倒而是被傷病擊倒,而李娜的天平卻似乎在向金錢和名利傾斜:“當你閃閃發光的時候,請小心那些嫉妒甚至是仇恨的眼神。”這是一句英國諺語,形容李娜如今的處境再合適不過了。就像哈勒普這樣的天才少女,她渴望成功,成功的其中一步便是擊敗李娜這樣的人物,在贏得晉級資格的同時,也贏來報紙的版面和網站的頭條。
要知道,如今的李娜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她一次成功還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成功,她需要用再次的勝利來證明自己。被贊助商快要武裝到牙齒的娜姐,是很難再像以前那樣享受比賽了。因為關注她的人,甚至比她還要焦慮。而對于一步登天的李娜來說,她與小威和海寧這樣的名將的差距不僅存在于技術層面,更存在于精神層面。說到底,李娜需要一顆勇敢的心。
回顧這一年,李娜告訴記者,法網奪冠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夢想。“但是當這個夢想完成以后,多多少少有一段時間會感覺很渺茫,因為長久以來的夢想達到以后,會去想‘自己的下一個目標應該是什么,有時候就會覺得內心很彷徨。”李娜說,總的來說,這一年“有喜有悲”,所以只能給自己打六七十分,“其實我心里40分就算是及格了。”“這也比較像我的風格,起起伏伏。因為人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個高水平的線上,多多少少都會有起伏,只是我的幅度比別人稍微大點。”李娜自我調侃道。但她也表示,接下來自己會慢慢調整,“每一個人都希望可以迅速從不好的境遇中走出來,但是自己的付出終究旁人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做好自己就行了。”
毋容置疑,在輝煌與低迷交織的這個賽季過后,作為亞洲首位大滿貫冠軍得主,李娜必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如何才能盡快掙脫目前的漩渦,如何在職業網壇成為真正的巨星,是她亟待攻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