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解軍
傳統觀點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與IPF在臨床表現和病理特點上是兩種相互獨立、不能并存的疾病,但近年來,發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合并肺間質纖維化。本文對比分析2003年5月至2010年12月本院確診的56例COPD患者與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纖維化(PF-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纖維化疾病的臨床特征。
1.1 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2003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齡45~79歲,平均(58.4±8.9)歲,病程6個月~6年,平均(2.8±4.1)年;COPD患者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COPD診斷標準[1],COPD患者中吸煙者11例,吸煙時間8~36年。選擇同期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纖維化(PF-COPD)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齡43~82歲,平均(60.3±10.9)歲,病程3~27年,平均(4.67±9.75)年;患者中吸煙者15例,吸煙時間9~41年。PF-COPD病例除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COPD診斷標準外,同時出現肺部Velcro啰音或可見杵狀指(趾),肺功能測定結果不完全符合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CT顯示肺氣腫和肺間質纖維化的雙重特點。
1.2 方法 回顧性對比分析PF-COPD患者與COPD患者的臨床表現、CT、血氣檢查結果、肺功能改變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表現 PF-COPD患者與COPD患者都有長期大量的吸煙史,PF-COPD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反復發作,呼吸困難逐漸加重;COPD患者臨床上均表現為呼氣性呼氣困難。且PF-COPD組患者發現有肺部濕啰音、桶狀胸、Velcro啰音、杵狀指(趾)、肺心病相關體征。
2.2 CT檢查 56例COPD患者均有肺氣腫,且有39例肺大皰;26例PF-COPD患者均有肺氣腫及胸膜下蜂窩狀影,其中6例毛玻璃樣、網格狀和結節狀影,肺大泡患者5例。
2.3 肺功能 PF-COPD組用力肺活量(FVC)較COPD低;PF-COPD組的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下降幅度與COPD組下降幅度相當;PF-COPD組第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不如COPD組下降明顯。見表1。
表1 兩組肺功能比較(±s)

表1 兩組肺功能比較(±s)
組別 例數 FVC(%pred) FEV1(%pred) FEV1%PF-COPD 26 62.3±7.2 58.3±7.8 79.3±9.4 COPD 56 75.6±8.1 62.7±6.3 64.1±8.3 P<0.05 >0.05 <0.05
2.4 血氣分析比較 兩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但PF—COPD組出現低氧血癥較明顯,PF—COPD組PaO2(58.37±11.19)mmHg,COPD組PaO2(66.19±10.64)mmHg,兩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COPD組PaCO2較PF—COPD組明顯升高;PF—COPD組PaCO2(56.82±9.61)mmHg,COPD組PaCO2(67.26±11.74)mmHg,兩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COPD是一種不可完全逆轉的氣流受限為特點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展多與肺部對有害氣體的異常炎癥反應相關[2]。由于長期吸煙等有害物質或反復合并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等,均會誘發致纖維化細胞因子,是形成慢性肺纖維化的主要因素[3-4]。近年來研究表明,肺纖維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種極為常見的病理改變,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必然趨勢和病理結局[5]。
COPD和肺間質纖維化在臨床上各有特點,而PF-COPD是兩種疾病同時存在,使得兩種疾病的特點共存或者單一疾病的特點變得不典型。本研究以臨床癥狀為重要線索,通過動脈血氣分析、肺功能檢查,CT檢查而確診。作者認為PF-COPD有以下臨床特點:(1)患者在慢性咳嗽基礎上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2)除肺氣腫外,兩下肺可聞及典型的Velcro啰音,常與濕性啰音并存。(3)肺功能檢查及血氣分析:主要是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血氣分析主要表現為低氧血癥,但二氧化碳潴留有所減輕。
綜上所述,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肺間質纖維化可以并存,因此在肺間質纖維化患者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特點時,要考慮兩種疾病共存,利用CT等做出正確的臨床診斷。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魯慧敏,施萍.老年COPD患者呼吸肌力與肺通氣功能關系探討[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5,15(2):1841-1843.
[3]Ryu JH,Colby TV,Hartman TE,et a1.smoking-related international Lung diseases:a concise review[J].ERS J,200l,17:122-132.
[4]高遠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觀察與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0):9-10.
[5]周賢梅,戴令娟,蔡后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間質纖維化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03,18(22):127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