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茂才
廣東省東莞市沙田醫(yī)院急診科,廣東東莞 52398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肌持久而嚴重的缺血,導致部分心肌急性壞死的一種病癥[1]。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及多種不良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AMI的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急性期死亡率達11%~15%[2]。盡快實施心肌再灌注是治療AMI的有效方法,本研究觀察不同急救方案對AMI的治療效果?,F報道如下:
選擇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120例AMI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及對不同方案的接受程度分為3組:對照組、尿激酶組(UK組)和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組(rt-PA組)。對照組40例,男24 例,女 16 例;年齡 38~70 歲,平均(56.5±4.6)歲;梗死部位:前間壁14例,前壁12例,廣泛前壁10例,前壁+下壁4例。UK組 40例,男 25例,女 15例;年齡 39~69歲,平均(56.0±5.2)歲;梗死部位:前間壁 13例,前壁 13例,廣泛前壁9例,前壁+下壁5例。rt-PA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 38~71 歲,平均(55.8±4.7)歲;梗死部位:前間壁 13 例,前壁12例,廣泛前壁10例,前壁+下壁5例。三組患者性別、年齡、梗死部位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鎮(zhèn)靜、止痛、吸氧等一般處理措施。先給予腸溶阿司匹林0.3 g/d嚼服,以后0.1 g/d;再給予低分子肝素鈣皮下注射5 000 U/次,1次/12 h,連用7 d;硝酸甘油持續(xù)微量泵靜脈注射2~3 d。根據病情需要,酌情給予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類、β-受體阻滯劑及他汀類藥物[3]。
UK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將尿激酶150萬U溶于100 ml生理鹽水中快速靜滴(30 min內滴完);8 h后以低分子肝素鈣5 000 U皮下注射,2次/日,連用7 d,使凝血時間維持在正常值的1.5~2.0倍之間。同時酌情給予硝酸甘油、卡托普利、倍他樂克等藥物。
rt-PA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rt-PA靜脈溶栓治療,劑量體重標準:0.6 mg/kg;首先在1 min內靜脈滴注總劑量的10%,再在60 min內靜脈滴注剩余90%劑量的rt-PA。溶栓24 h內不進行抗血小板治療,之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 5 000 U/12 h[4]。
觀察3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心絞痛、再發(fā)心肌梗死、心臟衰竭、住院病死率)和價效比(價效比=費用/再通率)。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UK組、rt-PA組心絞痛、再發(fā)心肌梗死、心臟衰竭、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或 P<0.01);與 UK 組比較,rt-PA組心絞痛發(fā)生率更低(P<0.05)。見表1。
rt-PA組的治療費用及價效比顯著高于UK組(P<0.01),再通率也高于UK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n(%)]

表2 UK組與rt-PA組患者的價效比
溶栓療法是當今治療AMI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基層醫(yī)院應用較為廣泛。UK是腎小球血管內皮細胞生成的一種纖溶酶原激活物,能使纖溶酶原轉變?yōu)槔w溶酶,進而裂解纖維蛋白,使血凝塊破碎,縮小或消除血管內血栓,重新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流[5]。rt-PA是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一種絲氨酸蛋白酶,選擇性地與血栓表面的纖維蛋白結合而形成復合物,激活血栓部位的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溶解血栓。
本研究觀察了不同急救方案對AMI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溶栓治療AMI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保守內科治療;rt-PA組心絞痛發(fā)生率明顯低于UK組(P<0.05),且rt-PA組的價效比顯著高于UK組(P<0.01)。其再發(fā)心肌梗死率、心臟衰竭率及住院病死率均低于UK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對于AMI患者,rt-PA的溶栓效果優(yōu)于UK組,在不具備介入治療的條件下是梗死心肌再灌注的首選藥物。按發(fā)病時間分類:1 h為黃金時間,2 h為最佳時間,6 h為規(guī)定時間窗;6~12 h為延遲溶栓[6-7]。本組患者均在發(fā)病12 h以內接受急救治療,其中接受溶栓治療的患者,取得較滿意療效。未接受溶栓治療的患者病死率達17.5%。總之,rt-PA的再通率、近期臨床效果均明顯高于UK,在介入治療受限的情況下可作為首選溶栓藥物使用。
[1]張循,施凱奕.急性心肌梗死111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7,28(6):612-613.
[2]李康林,楊慶鐘.急性心肌梗死9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5):218-219.
[3]莫曉云,伍玉蘭,黃錦坤,等.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51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8,30(6):34-35.
[4]錢招昕,汪洋,李潔,等.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不同再灌注方案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07,15(4):360-364.
[5]衛(wèi)志天.院前急救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6,35(6):530-531.
[6]王爾杰.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23(11):1632.
[7]熊麗萍.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8):53.